錢 鋼,劉 勝,陳森林,黃志強,孫德好
遠程醫療是將通訊技術、計算機信息技術與現代醫學相結合的產物。遠程會診是遠程醫療研究中應用最廣泛的領域,專家對患者的醫療健康信息、圖形圖像和初步診斷結果進行交互式討論,幫助得出正確的診斷結果,從而指導患者治療和康復[1]。2011年亞丁灣護航過程中,利用遠程專家會診系統在亞丁灣不同海域成功救治2名患者,充分體現了遠程醫療在軍事醫學應用方面的重要性。
病例1,男性,40歲,已執行護航任務7個月。于2011年5月22日上午左側鼻腔少量出血(約2 ml),就診時已自行止血,訴出血前噴嚏2次。隨即檢查鼻腔,未見明顯出血部位,查血常規,白細胞、紅細胞及血小板數均正常,查血壓正常。給予平臥休息、密切隨訪處理。5月23日凌晨1:30,患者無明顯誘因突然出現兩側鼻腔出血,大量鮮血涌出,當時測得血壓為124/78 mm Hg(與平時相似),心率78次/min,立即給予左側鼻腔前鼻腔凡士林紗布填塞止血,同時肌肉注射、靜脈注射“立止血”,靜脈滴注止血藥物和維生素K1,約15 min后血止,出血量約300 ml。此后患者在平臥狀態、填塞物壓迫的情況下,分別于9:30和15:30再次涌血,均經重新填塞和使用止血藥物后逐漸止血,出血量均為150~200 ml。因整個護航編隊無耳鼻喉科醫師和相關器械,患者累計出血已達600 ml,且繼續出血的可能性非常大,編隊救護所經討論決定,立即開通與海軍總醫院的遠程醫療會診系統。海軍總醫院耳鼻喉科專家聽取病史匯報、詢問患者情況后認為:在沒有設備做詳細檢查的情況下,出血原因暫時不明確,出血部位很可能位于后鼻腔,目前主要工作是確切止血。根據海軍總醫院耳鼻喉科專家會診的建議,在5月24日凌晨患者再次大出血時,利用艦上現有器材,果斷進行了后鼻腔導管水囊壓迫填塞和前鼻腔重新填塞,同時輔以止血、降壓等治療,止血效果明顯。此后多次遠程會診中,專家對治療方法和取得的療效給予了肯定,并提出了進一步建議。經一系列后續治療,患者病情迅速穩定,至5月26日基本不再出血。護航編隊此前已擬制了補給艦提前停靠國外港口送患者至后方醫院治療的應急計劃,由于有了遠程會診系統,患者得到了及時、正確、有效的治療,避免了護航計劃的改變,使護航任務繼續按原計劃順利進行。
病例2,男性,19歲,已執行任務9個月。于2011年7月5日在對艦艇保養時,因1粒細小生銹鐵屑飛濺入眼就診。經檢查,鐵屑位于角膜瞳孔邊緣處,針尖大小,嵌入角膜,以滴眼液反復沖洗未能取出。由于護航編隊未配置眼科醫師和相關器械,為預防可能發生的感染穿孔而致失明,立即開通了遠程會診系統。在眼科專家的指導下,經過表面麻醉后以針尖小心挑出鐵屑,并以抗生素滴眼液反復滴眼預防感染,2 d后患者已無不適,避免了患者可能發生角膜感染、潰瘍、穿孔等嚴重眼睛損害。
遠程醫療會診系統對于沒有專科醫師和專科技術的護航艦艇編隊而言,在整個救治過程中無疑起到了關鍵性和決定性的作用。編隊救護所借助遠程醫療會診系統,成功救治了這2例患者,不僅穩定了患者的情緒和心理,而且堅定了整個護航編隊官兵繼續完成護航任務的信心,避免了編隊由于醫療需要更改護航計劃、靠港計劃以及由此產生的一系列問題,也節約了大量經費。
3.1 裝備遠程醫療會診系統的必要性 與近海或陸上執行任務不同,護航地點遠在萬里之外,患者無法及時后送至岸基醫院,后援力量也無法短期內到達編隊;與短期任務不同,護航任務時間長、強度大、環境惡劣、生活條件差,艦員易出現疲勞、思想麻痹、免疫力下降等情況,平時不易出現的疾病和潛在疾病容易突然發生。因此,遠程醫療會診系統不僅是軍隊信息化建設的需要,也是遂行特定護航任務和長遠航任務所必要的。
3.2 遠程醫療會診系統的有效性 與醫院船不同,亞丁灣護航編隊是以補給艦為依托建立編隊救護所,醫療設施和設備少而簡,醫療專業人員少,涵蓋的科室有限,以應對常見病、多發病和外傷為主,醫療力量相對薄弱,對偶發、少見但仍然足以威脅重要臟器和生命的疾病可能缺乏治療技術和手段。一旦發生這一類疾病,若不能及時正確處置,必將影響和遲滯護航行動,因此,后方的支援顯得更加重要。遠程醫療會診系統的運用,充分利用了遠隔萬里的雄厚的國內醫療資源,實踐表明,在沒有增加人員和設備的情況下,使現有醫療衛生力量得到極大改善,大大拓展了新形勢下我海軍遂行新使命、新任務的能力。
3.3 遠程醫療會診系統的進一步應用 隨著我海軍艦艇活動海域的擴展,航程也逐漸加大,任務時間可能更長,任務艦員數量會大大增加,隨艦醫療保障任務將更艱巨更復雜,我海軍可能建立起類似美軍的衛勤保障模式,結合遠程醫療系統,提升艦船的主體保障作用[2],拓寬未來我海軍的自我醫療保障能力。
4.1 對完善遠程醫療會診系統的建議 (1)該補給艦的遠程會診系統,音頻以電話連接,視頻則以網絡鏈接,要使音視頻同步,必須分別同時連接電話和網絡,繁瑣而費時。建議能將音頻與視頻整合,方便鏈接并提高速度。(2)由于帶寬不足,傳輸的畫面不清晰、不及時,影響了需要高質量畫面的手術術野、X線影像和超聲圖像的顯示,影響了會診的準確性和及時性。建議增加帶寬,改善圖像傳輸質量,提高會診效率。(3)該系統僅有的1個攝像頭位于手術室,且固定于天花板,限制了系統的應用。希望增加系統的移動性,以便更靈活、更清晰地攝取所需畫面,使之更好地為會診服務。(4)該系統沒有文字和圖像的上傳和下載功能,限制了更多信息的互動,希望該系統能真正成為整合了音頻與視頻、文字與圖像資料傳輸功能的多媒體互動平臺,實現遠程醫療會診的更多功能。
4.2 對遠程醫療的展望 隨著寬帶通信技術的不斷提高,遠程醫療開發應用不斷拓寬,不僅僅局限于目前的遠程醫療會診系統,虛擬醫院、數字化圖書館和遠程心理會診成為新的研究和建設熱點[2],未來遠程醫療會更完善、更有效,顯示出更重大的軍事意義。
[1]牛啟潤,周毅,王婷,等.遠程醫療會診系統的構建[J].中國數字醫學,2010,5(9):48-51.
[2]朱偉,張建,萬輝,等.淺談遠程醫療對航母衛勤保障發展的重要意義[J].海軍醫學雜志,2011,32(3):208-209.
(本文編輯:施 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