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軍,朱長發
國家及軍隊醫療保障制度改革全面推開,取得明顯成效,新型醫療保障制度已基本形成。這給軍隊中小型醫院發展帶來了新一輪機遇和挑戰。醫院必須立足更高起點,冷靜思考,抓住機遇,采取措施,迎難而上,實現醫院創新發展、和諧發展、安全發展,謀劃醫院可持續發展戰略[1]。
當前,國家新醫改方案的出臺,給公立醫院的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醫院的各項運行制度將受到深刻影響,“以藥養醫”的局面將被逐步改變,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責任更加艱巨而具體[2]。軍隊醫院作為公益性單位,應該也必須以社會效益作為一切活動的準則[3],積極適應國家醫改形勢變化,結合實際,深入研究,理性思考。要緊緊圍繞“平時保健康、戰時保打贏”的工作主線,繼續以“醫院質量管理年”活動為主題,完善綜合目標管理責任制,突出基礎建設和內涵建設,推進人性化服務,全面提升醫院管理水平,增強醫院發展后勁,促進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軍事效益有機統一。
始終堅持軍事斗爭衛勤準備的龍頭地位不動搖,扎實推進新形勢下軍事斗爭衛勤準備,按照“鞏固、創新、突破、集成、提升”的發展思路,把醫院戰備工作向常態化聚焦。要系統總結“藍盾行動”、“和平方舟醫療服務萬里海疆行”、“和諧使命”等衛勤保障經驗,抓好成果轉化,探索隨醫院船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常態化機制,擬定隨船執行非戰爭軍事行動衛勤任務保障方案,不斷提升醫院遂行多樣化軍事任務衛勤保障能力。
抓好新形勢下軍事斗爭衛勤準備,關鍵在于找準抓手,具體推進。對于醫院而言,這個抓手就是緊貼實戰要求和使命任務需求,適應新型保障能力生成模式轉變,積極推進衛勤訓練穩步發展。要深化崗位練兵,針對醫院專業分類多、保障任務重、工勤矛盾突出的特點,狠抓全員崗位普訓,嚴格按綱施訓、按級施考、按職問責,廣泛采取官兵分訓、集中培訓、編組輪訓、比武競賽等多種方法,確保人員訓全、時間訓夠、內容訓實、質量訓優;要注重結合執行重大任務抓訓練,緊緊抓住實兵演習、遠海護航、搶險救災等任務,大力開展力量抽組、物資籌措、伴隨保障、基地保障等訓練,全面提升醫院綜合衛勤保障能力。
醫院情況特殊,地方人員進出較多,官兵對外交往頻繁,容易淡化軍人意識、放松自身要求。醫院作為展示軍人形象的窗口,更要注重把貫徹條令條例作為一項重要學習內容,堅持反復抓學習、點滴促養成,確保“四個秩序”不斷正規。
提升醫院綜合實力,創造有利于大家工作、生活和學習的良好條件,是以人為本;征求群眾意見、尊重群眾主體地位和民主權利也是以人為本;依法從嚴治軍,嚴格管理,確保部隊安全穩定、環境和諧。只有堅持以人為本,才能促進醫院建設的和諧發展。
門診要突出“首診負責制”、“首問負責制”;住院要突出三級醫師查房、病歷書寫、疑難病例討論等核心制度,在細節上堅持精摳細抓,把牢安全防線。
清除制約醫院發展的不利因素,為醫院快速發展鋪平道路。
3.1.1 徹底清查醫療設備 切實了解現有設備堪用、待修理、待報廢等狀況,對年度設備采購計劃要進行充分研究和論證,細化方案,實現與醫院船醫療設備的對接。
3.1.2 培養高素質醫務人才隊伍 醫院要做大,首先人才要做強。醫院人力不足、人才缺失的矛盾仍較突出。雖然從基層選調了一批醫療干部,并向社會招聘了一批合同制醫護人員,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員緊張的現狀,但是這部分人員資歷淺,臨床經驗缺,成為骨干力量還需要一定的成長周期,要通過引導、使用和管理等一系列步驟和環節,逐步建設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全面、能力突出、活力充沛的人才隊伍[4]。
3.1.3 合理調整醫療布局 對管理不得力、運營不規范的合作科室予以清理,對大內科、大外科等學科實行三級學科分科,對門診樓加以改建和擴建,努力實現軍地患者分流就診等等一些列改革措施,從而徹底改變醫院擁、擠、堵、塞的現狀,為醫院快速發展奠定基礎。
理順推動醫院發展的種種關系,為醫院快速發展架設橋梁。
3.2.1 理順機關與科室的幫帶關系 強基層必先強機關。作為機關人員,要有協助黨委建言獻策的能力,幫助科室解決問題的能力,帶動基層做好表率的能力。為此,機關干部要做好以下三點:一更新觀念,與時俱進,這是堅持正確政治路線的思想基礎;二勤政廉潔,干凈干事,這是當干部起碼的行為準則;三勤下科室,常跑病房,多聽聽基層的呼聲,這是與群眾保持密切聯系的基本方法。
3.2.2 理順醫院與體系部隊的紐帶關系 醫院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體系部隊。要將服務保障鏈主動前伸至軍港、碼頭、訓練場等一線官兵特別是偏遠連隊?;鶎硬筷犪t療能力弱[5],醫院更要加強對基層部隊的傳、幫、帶、教,與基層衛生機構簽訂幫帶協議,發揮醫院自身優勢,積極給予人才、技術、設備、智力支持,并優先安排基層軍醫來院進修學習。
3.2.3 重建醫院與鄉村醫生的合作關系 結合當地實際,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廣開門路,與廣大鄉村醫生、農村衛生所、社區醫療機構、地方船廠等開展軍民共建活動。以農村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為契機,擴大收治量,力爭使醫院收治量在現有基礎上再上一個新臺階。
3.3.1 傳統項目要做優 醫院老專家、老同志多,經驗豐富,要繼續發揮其作用,培養人才;部分科室如骨科、燒傷科、高壓氧科等優勢學科在部隊和社會上已經形成了一定影響,要采取措施力爭做得更好,保持競爭力。
3.3.2 特色項目要做大 重點扶持一批具有發展潛力的學科,要把以往為基層官兵、為駐地群眾服務中取得的經驗和成果,進行積累和深化,進而形成醫院的優勢。
3.3.3 新興項目要做強 著眼醫院船岸基依托醫院這一歷史性機遇,大力發展新學科、拓展新內容,主動作為、加強探索,形成新的亮點。在此基礎上,加強對外醫療宣傳力度,擴大醫院影響力,從而擴大收容,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1] 朱子華,傅凱麗,張宏濤,等.談邊遠艱苦地區軍隊醫院建設發展[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0,17(12):1109-1110.
[2] 易利華,包黎剛,胡敏敏.我院在體制改革中創新醫院管理模式探析[J] .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10,26(1):15-17.
[3] 呂海軍.軍隊醫院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關系研究[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0,17(12):11041106.
[4] 王魁英,楊波,譚映軍,等.醫院高層次人才培養的做法[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9,16(2):135-136.
[5] 呂宏迪,張玉西,閆學安,等.軍隊醫院院外基地化保障模式的探索[J] .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10,17(3):21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