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群
(湖南五凌電力公司 長沙市 410000)
托口水電站主壩為混合壩型,左岸為混凝土重力壩,最大壩高82.00 m。右岸為粘土心墻堆石壩(含混凝土制墻),最大壩高63.00 m,需堆石料約52萬m3,防滲土料約 8萬 m3。
在可行性研究階段,規(guī)劃的粘土主料源有兩個:小羊山土料場和王麻溪左岸土料場(副壩開挖區(qū))。小羊山土料屬中壓縮性土,粘粒含量、塑性指數(shù)適中,天然含水率略高于最優(yōu)含水量,較易壓實固結,擊實土的滲透系數(shù)為2.15×10-6m/s,主要質量指標可滿足堆石壩防滲用料要求;儲量可滿足用料要求;剝采比18.2%,易于開采,距主壩壩址公路距離12.5 km,推薦為主壩粘土心墻堆石壩防滲心墻的土料料源。王麻溪左岸土料場為副壩的開挖區(qū),該區(qū)土料中混雜有白堊系礫巖層的風化砂礫,對其均一性、透水性有影響,其他物理力學指標與小羊山土料相近,滿足堆石壩防滲用料要求;儲量滿足工程用料要求,屬副壩開挖料;開挖點距主壩壩址公路距離8.5 km,推薦為圍堰防滲用料。
近幾年來建設土石壩的突出進步之一,就是筑壩材料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對于高堆石壩而言,其防滲體材料要求的側重點與低壩不同,防滲體裂縫及隨后的滲流沖刷,是影響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心墻防滲土料通常選擇具低壓縮變形的土料,以減少其發(fā)生裂縫的可能性,含砂礫的寬級配土料由于壓實性好,壓縮性低,裂縫自愈能力強等優(yōu)點而在國內外堆石壩中得到普遍地使用。因此,托口水電站主壩粘土心墻堆石壩最大壩高63.00 m,使用含風化砂礫的王麻溪左岸土料作為主壩防滲體填筑材料,具有可行性;王麻溪左岸土料位于副壩開挖區(qū),屬開挖棄料,且離主壩的公路距離與小羊山土料場離主壩的公路距離短4 km,若利用其作為主壩防滲體,具有經濟性;小羊山土料場在托口集鎮(zhèn)邊,土料的開采運輸對托口集鎮(zhèn)居民有影響,土料的實際施工將反受居民制約,而王麻溪左岸土料位于工程專用公路邊,屬坡地,無居民,開采、運輸、施工便利。因此,開展進一步的實驗研究,采用含礫質的粘土填筑主壩粘土心墻堆石壩具有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研究分兩大類:含風化碎(礫)石的土料和摻和粉質粘土的風化碎(礫)石土料。通過室內土試驗,研究確定土料的物理力學與質量指標;通過現(xiàn)場填筑碾壓試驗判斷土料是否能夠符合和滿足相關規(guī)程、規(guī)范對心墻料的填筑質量要求;通過對現(xiàn)場碾壓土體原狀樣進行室內力學性質試驗,確定土料碾壓后的力學特性。通過對王麻溪左岸土料進行較系統(tǒng)全面的室內和現(xiàn)場試驗研究,為心墻堆石壩提供相關參數(shù),以期直接利用含風化碎(礫)石的開挖土料上壩,或摻加適量粉質粘土后上壩,實現(xiàn)多種土料在心墻堆石壩施工中的應用進行有效的探索。
現(xiàn)場取王麻溪左岸土料進行了3組土工試驗分析。碎(礫)石土土料的基本特性見表1。

表1 王麻溪左岸土料場碎(礫)石土試驗成果表
根據(jù)相關規(guī)程、規(guī)范初步判斷,碎(礫)石土土料P5(>5 mm)含量、粘粒含量、滲透系數(shù)等指標符合要求,擊實最干密度大于天然干密度,塑性指數(shù)、天然含水率等指標偏高。
同時,對碾壓場土料現(xiàn)場取樣,進行顆粒分析,擊實等室內土工實驗,試驗成果見表2。

表2 碾壓場土粒顆粒級配、擊實試驗成果表
試驗成果表明,填筑碾壓的碎(礫)石土料較原室內土工試驗粗顆粒含量降低,粘粒含量明顯提高,表明碾壓工序對土料中的風化碎(礫)石有一定的破碎作用,并改善了顆粒級配。碾壓用土料的擊實指標平均值為:碎(礫)石土料最大干密度1.85 g/cm3,最優(yōu)含水率15.3%;混合土料最大干密度1.79 g/cm3,最優(yōu)含水率15.0%。
模擬實際填筑碾壓施工工法,選擇適合的壓實機械,擬定壓實參數(shù),對碎(礫)石土進行了10個小場填筑碾壓試驗。其主要壓實特性基本特征值及填筑碾壓的力學特性指標見表 3,表 4。
根據(jù)試驗成果綜合分析,碎(礫)石土在自然含水率較多的狀態(tài)下,經搌動碾碾壓6~8遍后,平均干密度大于其天然狀態(tài),屬于中壓縮性土,具有較高的臨界滲透坡降和破壞滲透坡降以及低滲透性能。按室內擊實試驗成果可推斷,若在連續(xù)晴天或高溫、干燥季節(jié),碎(礫)
石土的天然含水率降低時,其碾壓干密度值將會有較大幅度提高,甚至接近室內擊實試驗最大干密度值。由此可判斷王麻溪左岸土料場碎(礫)石土能作為心墻防滲料使用。
同時,將碎(礫)石土與粉質粘土按1∶1混合,對混合土進行了4個小場填筑碾壓試驗。其主要壓實特性基本特征值及填筑碾壓后的力學特性指標見表5,表6。
由此成果分析,碎(礫)石土與粉質粘土均可單獨作為心墻防滲料使用,在心墻堆石壩施工過程中不必要人為摻混兩種土料。

表3 碎(礫)石土主要壓實特性基本特征值表

表4 碎(礫)石土碾壓后主要力學特性指標表

表5 混合土主要壓實特性基本特征值表

表6 混合土碾壓后主要力學特性指標表
(1)根據(jù)王麻溪左岸土料場心墻土料現(xiàn)場碾壓試驗與室內土工試驗成果綜合判斷,土料質量滿足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要求,土料填筑碾壓質量較好,密實度均大于土料天然狀態(tài),現(xiàn)場滲透系數(shù)近似值為i×10-6m/s,碾壓后原狀樣的滲透系數(shù)為(i×10-6~i×10-8)cm/s,具有較高的臨界滲流坡降和破壞滲流坡降,為中-低壓縮性土,判斷碎(礫)石土料、摻加粉質粘土土料都能作為心墻防滲料使用。
(2)王麻溪左岸土料場心墻土料液限水塑性指數(shù)較規(guī)范要求偏高,對含水率變化較敏感。本次心墻料現(xiàn)場填筑碾壓試驗的經驗表明,在土料含水率相對適宜(被碾壓土料與碾輪不出現(xiàn)沾粘)時,高液限和高塑性指數(shù)土料對開采、運輸、填筑以及碾壓等施工工作不會產生明顯的不利影響。
(3)為保證大壩心墻施工質量,施工組織設計時應考慮避開雨雪季節(jié)施工,或至少避免在連續(xù)雨雪天氣施工,同時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將土料含水率調整到接近最有含水率狀態(tài),以避免或減小心墻料因含水率偏高對大壩心墻施工質量帶來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