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文興
特勤人員體能訓練模式研究
施文興
在系統分析特勤人員體能訓練需求的基礎上,從訓練模式、內容、方法及訓練中需要注意把握的問題等方面對特勤人員體能訓練進行了系統分析研究,對規范特勤人員體能訓練,鞏固和提高部隊戰斗力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特勤人員;體能訓練;療養院
特勤人員體能狀況直接關系到其思維判斷能力和專業技能的發揮以及心理狀態的穩定。因此,對特勤人員體能訓練模式進行研究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特殊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對特勤人員的體力、耐受力及平衡性會造成一定的影響,這就對特勤人員的體能提出了特殊的要求。
1.1 空勤人員體能需求 高性能戰機具有高過載、高認知負荷、高度心理應激、高電磁輻射等特性,極易導致空勤人員飛行錯覺、高空缺氧和嚴重飛行疲勞[1],這些特性都要求飛行人員具備較強的體能儲備和應急反應能力,對飛行人員的抗荷能力、飛行耐力、靈敏性、協調性都有著非常高的要求。
1.2 海勤人員體能需求 隨著遠洋護航等非戰爭軍事行動日趨常態化,海勤人員執行任務時間長、距離遠、體能消耗大,新型潛艦特殊作業環境,污染、噪聲、振動、輻射等各種環境因素對海勤人員影響較大[2],加之生活空間狹小、營養補給困難、生活單調乏味等因素,易產生較多心理問題[3]。對海勤人員來說,出航前加強體能訓練,提高身體素質,增強體能儲備尤其重要。
根據特勤人員成長階段不同,體能訓練通常有院校教學訓練、部隊軍事體能訓練、療養院集中訓考、個人體育鍛煉4種模式。
2.1 院校教學訓練 體育訓練課目是各類特勤院校的必修課目,特勤人員在校期間都必須接受正規有序的體能訓練。院校體能訓練的特點是師資力量強、訓練設施設備齊全、訓練內容齊全、項目集中統一,訓練考核標準要求強,特勤人員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韌、靈敏等各項身體素質能得到全面鍛煉和提高。通過院校體能訓練,增強了特勤人員的體質,提高運動技能,從而使他們能夠適應高強度的特勤專業訓練,滿足特勤保障需要。
根據特勤人員體能需求和體能標準,訓練內容上通常分為力量、耐力、速度靈敏、抗荷、抗眩暈等。(1)提高耐力項目:3000 m跑步、游泳、足球、綜合訓練器及全身運動;(2)提高抗荷能力項目:60 m計時跑、仰臥起坐、俯臥撐、100 m蛙跳、負重50 kg杠鈴深蹲起立;(3)提高靈敏協調、反應速度項目:球類活動、技巧性體操訓練和專門器械體操等;(4)提高空間定向能力項目:旋梯、固定滾輪、擺頭操、墊上運動和“打地轉”等。
體能訓練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訓練方法的正確應用。特勤人員體能訓練必須結合勤務特點,突出重點,嚴格要求。在訓練方法上通常劃分為重復訓練、變換訓練、間歇訓練、循環訓練等[4]。
4.1 重復訓練法 重復訓練法是指按照要求反復進行某一動作練習的方法。重復訓練法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機體的各器官的機能,促進身體發展,另一方面又有利于建立和鞏固動作技術定型和熟練應用技術。重復訓練法應結合游戲、比賽等方法,應盡量選用簡單而有實效的動作手段,以保證練習的準確性,提高練習的實效性。
4.2 變換訓練法 變換訓練法是指在訓練過程中,有目的地設定不同運動項目、運動負荷、動作組合等練習,提高特勤人員對訓練內容的適應能力,消除由于長時間固定在一定的環境下練習時所產生的厭煩情緒,從而調動訓練的積極性。訓練條件的變換,要針對不同勤務特點,在訓練中預先確定,循序漸進,不能驟然突變。
4.3 間歇訓練法 間歇訓練法是指嚴格控制間歇時間,在人體機能未完全恢復情況下即進行下一次訓練的訓練方法,是提高特勤人員有氧耐力的主要方法。這種方法同樣包括重復法和變換法,訓練時可采用一種手段,也可采用變換手段來組合,整個方法關鍵是控制間歇時間。在采用間歇訓練法時,應以穩定的技術動作為基礎。
4.4 循環訓練法 循環訓練法是指根據訓練目標要求,建立多個練習站,各練習站的訓練內容和強度是不同的,特勤人員按照一定的順序、路線,依次完成每站的練習,周而復始的進行訓練的方法。一個循環中包括了身體素質各個方面的訓練,每站的運動負荷一般為特勤人員所能承受的最大負荷的1/3~1/2。休息方式應是中、輕度的積極休息。
5.1 遵循全面系統原則 現代戰爭對特勤人員的體能要求是綜合性的,體能訓練必須兼顧全面,協調發展,使力量、速度、耐力、反應、柔韌性等身體素質得到全面提高,以適應特勤任務需要。堅持正課訓練項目多樣化,避免長期固定訓練少數的幾個項目。
5.2 結合特勤專業特點 根據特勤專業特點和任務要求,空勤人員要突出抗荷、缺氧耐力、反應速度以及動作靈敏性訓練;海勤人員重點強化有氧耐力、抗眩暈、抗疲勞訓練。在共同專業訓練基礎上,要結合個體實際,加強弱項的針對性訓練,提高身體綜合素質。
5.3 關注訓練安全 加強體能訓練過程中運動傷的預防,訓練前要加強參訓人員的教育引導,增強訓練風險意識、安全意識,努力完善安全防護和急救設施設備;做好訓練準備活動,加強訓練過程的安全監督和保護,避免運動訓練傷的發生。
特勤體能訓練是一項長期的、必須持之以恒的訓練課目,新大綱對特勤人員體能訓練有著十分明確的要求,要教育引導廣大特勤人員樹立正確的訓練觀念,充分利用一切訓練資源,加強訓練,固強補弱,努力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以保障高技術條件下部隊戰斗力。
[1] 王瑞淦,張衛兵,方以群,等.現代高技術戰爭與特勤療養[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9,16(2):211-213.
[2] 柯文琪.現代艦船衛生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250-252.
[3] 肖存杰,潘滬湘,馬鵬,等.連續航行對艦艇人員健康的影響[J].中華航海醫學與高氣壓醫學雜志,2007,14(5):289-292.
[4] 李智斌.體能訓練的基本方法[J].中國療養醫學,2004,13(4):239.
Research on the physical training of special service personnel
SHI Wen-xing
(Hangzhou Sanatorium,Nanjing Military Command,Hangzhou 310007,China)
Following systematic analysis on the physical training requirements for special service personnel,this paper made tho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the physical training of special service personnel,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training mode,contents,methods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that might be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training.It wa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standardization of physical training of special service personnel,as well as the strengthening and promotion of fighting ability of military units.
Special service personnel;Physical training;Sanatorium
R821.12
B
1009-0754(2012)01-0034-03
310007 杭州,南京軍區杭州療養院
2.2 部隊軍事體能訓練 按照相關規定,空軍部隊不組織飛行時必須每天完成正課體能訓練;飛行當日有條件的也應組織體能訓練;與院校相比,空軍部隊更注重特勤人員的專業技能訓練。部隊的體能訓練設施設備不夠完備,往往是專項訓練設備多,通用訓練設備少;力量耐力訓練多,靈敏柔韌訓練少。體能訓練主要以打球和長跑為主,特勤人員的體能訓練全面性、系統性相對欠缺,訓練目的是以維持體能為主。
2.3 療養院集中訓考 根據總部有關規定,特勤人員療養期間必須組織體能訓練并進行體能考核。各特勤療養院都編有體療科,配備了專職體育教員和各類訓練設施設備,根據特勤人員的體能訓練考核標準,開展相應項目體能訓練。療養期間的訓練特點是內容全面,集中組訓,分類考核。療養院集中訓考模式是僅次于院校模式的較為正規的訓練過程。
2.4 個人自我鍛煉 特勤人員針對個體身體素質弱項以及自身的興趣愛好,進行體能訓練。這類訓練能充分調動特勤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針對性強、訓練效果好,是特勤人員保持良好體能狀態的根本所在。要教育引導特勤人員樹立長期訓練、自我訓練觀念,積極做好體能訓練工作,保持良好的體能狀態。
2011-06-30)
(本文編輯:王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