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許昌勘測設計研究院)
□陳紅柳(許昌市潁汝灌溉管理局)
目前,我國雖然實行了監理人員注冊管理制度,但由于相當一部分注冊人員并不在所注冊單位從事監理工作,實際從事監理工作的人員主要是剛畢業的學生、退休的職工等,使得持證上崗人員的數量非常少,不能滿足工程建設的需要。而且相當一部分人員素質偏低,不能嚴格按照監理規范要求進行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監理原始記錄簡單、格式化,不能完全體現監理的工作。監理通知編寫不規范,該采用數字量化的不量化,該引用規范的不填寫規范號等。監理人員在工地現場卻不能發現問題,或發現問題卻不能及時要求施工單位進行整改,導致不必要的麻煩出現。個別監理人員不顧監理職業道德,對施工單位進行吃、拿、卡、要等。
由于現如今監理公司較多,競爭激烈,部分建設單位迫于政府壓力,才委托監理單位實行監理,而部分項目建設單位不是以整體服務來衡量,而是以報價來認定,導致個別監理公司為了生存,不得不壓低報價,來爭取監理業務(據了解現在房地產開發商支付監理費用低的達到工程造價的0.5%,而且還不能按時、足額支付)。而得到項目的監理單位,不能按照正常的人員、設備等來進行安排、配備,使得監理單位服務不到位,影響了監理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工作質量。時間久而久之,導致整個社會對監理市場失去信心。
按照監理規范,監理單位需要進行的是“質量、進度、投資”3個方面的控制,但如今,除了較大的國家投資的工程項目外,其他的工程項目監理只能控制工程質量,而對于進度、投資卻無能為力。監理單位無法控制工程投資,從而導致個別施工單位不服從監理,造成監理工作強度、成本增加。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一是建設單位沒有充分認識到監理在工程質量、進度、投資控制方面真正的作用,只是迫于政府強制才委托監理,二是建設單位不愿意放棄對工程的管理權,認為一放棄工程管理權,施工單位就不會把自己放在眼里,有種權利失落感在作怪。
現如今,有一種說法:“工程有事找監理,監理是怎么監理的”。工程有任何問題,直接對準監理,這讓人感到有點不可思議。按照監理規范,監理單位承擔的只是監理責任,任何時候都不能免除施工單位的責任,因為施工單位才是工程質量的保證體系,而監理單位只是對工程進行控制。但個別建設單位管理人員由于不了解監理,在工程中總認為施工最重要,而忽略監理在工程控制中的管理作用,總認為監理是拿他的錢,就應該聽他的話,導致監理開展工作無法做到公平、公正。
首先,監理單位應加強對監理人員進行業務技能上的培訓、建筑法、監理法律法規等的培訓,特別是職業道德的培訓,因為做任何事情不能保證良好的道德修養,即便是水平、能力再強,也無法做到公平、公正;其次監理單位要加強對監理人員的管理、巡查,設立相關考評制度等作為監理人員業績考核的一個重要條件;第三,政府主管部門應加大對監理人員持證上崗的檢查力度,特別是總監理工程師的到崗率,并根據檢查情況采取相關處理措施。
首先,作為監理單位要尊重自己所從事的這個行業,嚴格按照監理合同要求配備相應的人員、設備。不能單純的為了追求一時的利益,而放棄原則,去低價競活,導致監理這個朝陽行業成為一個夕陽行業;其次,政府主管部門應加大檢查力度,包括監理合同的簽訂是否規范,監理取費是否合理,監理單位資質是否符合,監理人員的配備是否合理,是否履行監理職責,是否持證上崗,監理實施細則、平行檢測、監理日記、旁站記錄等是否同步等,對于檢查發現的問題應及時通報、整改,直至停業整頓、吊銷資質等。
首先,業主管理人員要在監理合同約定的范圍內行使自己的權利,履行自己的義務,不能把合同之外的東西強加給監理,更不能私自變更監理指令;其次,業主方面的管理人員應加大培訓力度,認真了解國家法律法規、監理規范等,使自己在工作中能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充分認識到監理的重要性;第三,監理單位要加強和業主的溝通,特別是業主發出的指令,一定要進行嚴格的篩選,若業主行為得當,就應該及時的執行,若指令是錯誤的,要及時指出其錯誤,并認真講明原因,爭取得到業主的認可。
為了保證工程監理行業的健康發展,監理單位自身首先要規范,提高自身素質,不能單純的為了逐利,而放棄原則,導致監理市場越來越混亂;其次,政府部門要加強監管、宣傳、引導,以保證監理行業的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