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 平
(貴州省公路局)
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網作為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國家高速公路網的補充和完善,是農村公路主要集散通道和實現不同運輸方式之間有效銜接的重要途徑。主要發揮干線和集散功能,提供速度較快、可選性和應急替代等運輸服務,側重體現普通干線公路服務的普遍性,區別于高速公路服務的高效性。多年來,貴州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網引導了區域經濟、產業、人口、城鎮布局的快速發展,扶貧開發,促進了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由于近30年來整體格局基本保持不變,現有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網不僅難以適應當前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而且無法滿足交通運輸事業科學發展的需要。
貴州省位于中國西南的東南部,截止2011年11月,下轄9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6個地級市、3個自治州),88個縣級行政區劃單位(其中13個市轄區、7個縣級市、56個縣、11個自治縣、1個特區),省會貴陽市。東毗湖南、南鄰廣西、西連云南、北接四川和重慶市,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03°36'~109°35'、北緯24°37'~29°13'之間,全省東西長約595km,南北相距約509km,面積約17.6萬km2,占全國國土面積的1.8%,人口約3474萬。
截至2011年底,貴州省公路總里程達到157820km,其中普通國省道10435km,占公路總里程的6.61%。普通國道2666km,其中:高速公路48km、一級公路58km、二級公路995km、三級公路1555km、四級公路10km,其中二級及以上等級公路占普通國道里程的41.3%;省道7769km(含省高506km),其中:高速公路506km、一級公路44km、二級公路2143km、三級公路3529km、四級公路1547km,其中二級及以上等級公路里程占普通省道里程的34.7%。
目前,貴州省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存在的問題一是里程總量少,密度低,技術等級低,公路路網結構不盡合理,服務能力和水平亟待提升。二是省內干線交通網絡尚未形成,大部分重要縣無快速通道連接,主要工礦區、產業園區、重點旅游區、重點鄉(鎮)缺少有效的干線連接。三是對外連通不足,出省通道數量少、技術等級底、通行能力小。四是與其它運輸方式協調不夠,相互銜接不順暢,綜合運輸效率不高。五是地勢地形險惡、地質條件復雜,經濟基礎薄弱制約貴州普通國省道干線公路的發展。這些瓶頸因素已經嚴重制約了貴州省經濟社會的發展,已不能適應當前貴州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求。
(1)準確把握貴州交通發展的戰略定位,合理確定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的功能定位。
2012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號文),深刻分析了貴州的社會經濟發展現狀,指出了貧窮和落后是貴州的主要矛盾,交通基礎設施薄弱仍是制約貴州社會經濟的發展的主要瓶頸因素,堅持把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放在優先位置,按照統籌兼顧、合理布局、適度超前的原則,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打破交通瓶頸制約,充分發揮西南重要陸路交通樞紐的區位優勢。明確了貴州交通為西南重要陸路交通樞紐的戰略定位,只有準確把握這一交通發展戰略定位,才能合理確定貴州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的功能定位,指導貴州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的合理規劃。
(2)充分了解國家相關部委對普通國省干線的政策導向,理清普通國省干線中普通國道、省道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思路,合理規劃普通國道和省道規模。
國道是由具有全國性和區域性政治、經濟、國防意義的干線公路組成,主要聯接首都和各省省會、自治區首府、和直轄市,通達所有地級行政中心和縣市,覆蓋重要交通樞紐、口岸和戰略要地,主要承擔國際間、區域間和城際間的公路客貨運輸。普通國道發揮干線功能,在承擔中長距離客貨運輸的同時還承擔沿線對出入便捷要求較高的短途運輸,提供速度較快、可選性和應急替代等運輸服務,側重體現國家公路服務的普遍性,區別于國家高速公路服務的高效性。當前,國家相關部委正在研究國家公路網的布局規劃,考慮構建收費體系和非收費體系,資金投資向擬向國家公路網傾斜。
省道由具有全省政治、經濟意義的公路以及不屬于國家公路的省際間重要公路組成,主要聯接省會、地級行政中心、縣級行政區,通達重要的經濟開發區、交通樞紐、旅游景區和重要鄉鎮,是對國家公路網的補充和完善,也是農村公路主要集散通道和實現不同運輸方式之間有效銜接的重要途徑,主要承擔省域(市、州)際間、縣際間、縣城與重要鄉鎮間和部分省際間的客貨運輸,主要發揮干線和集散功能。在規劃過程中應結合貴州省實際情況,認真研究省道的功能定位、統籌規劃原則、做好節點分析、明確發展目標、合理確定規模和期限,切實做好貴州省省道公路網規劃調整工作。
了解國家相關部委對普通國省干線的政策導向,理清國道和省道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思路,結合貴州現有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現狀,同時要充分調研貴州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的管養體制、建設養護資金來源等。合理確定國道和省道規模的比例,而不是簡單的全國平均水平或西部地區平均水平進行測算。
(3)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網需重點處理好的問題。
一是處理好與區域內國家高速公路網的關系。把國家高速公路網與普通國道公路網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考慮,既考慮兩者功能的差異,又考慮兩者的優勢互補。兼顧“以高速公路為主體的收費公路體系和以普通公路為主體的不收費公路體系”建設。在國家高速公路沒有覆蓋的區域,注重其社會、政治、經濟意義;在國家高速公路已覆蓋,注重其應急替代及提供不收費公路服務的功能。
二是處理好普通國道的經濟意義與政治、社會意義兼顧的關系。統籌兼顧,共建和諧,促進公共服務均等化,體現國家普通國道應有的社會意義,充分考慮貴州省屬老、少、邊、窮地區的省情,據統計,全省88個縣域中,尚有65個(縣)區屬國家集中連片特困縣,區域內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網承擔著較為重要的社會、政治意義,主體不收費的普通國道覆蓋以縣級區域為主體的城鎮意義重大,充分體現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充分尊重老百姓出行方式選擇的意愿,充分體現普通國道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理念。線路調整、新增時,應力求兼顧對縣級區域及重要鄉鎮的覆蓋。
三是處理好與鄰省公路網的關系。貴州省與鄰省大都為陸路連接,而這些地區又是貧困人口分布多,貧困程度最深的地區。認真分析鄰省公路網現狀和規劃情況,結合鄰省區域政治中心、經濟中心、旅游等資源分布情況,統籌兼顧,規劃編制過程中通過與鄰省交通運輸部門座談、函件等方式充分交流、溝通,達成多項共識,使線路既符合本省實際,又兼顧鄰省需求,充分體現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網作為對于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應有的功能和作用,尤其對集中連片特困開發作用顯著。
四是處理好與區域內其它公路網絡及與其他運輸方式銜接的關系。注重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網與農村公路的功能匹配與銜接,兼顧工礦區、產業園區、重點旅游區、重點鄉(鎮)、高速公路匝道的連接線規劃。充分發揮路網整體作用。注重與水路、城市道路、民航等的銜接,發揮綜合交通的組合優勢。
五是處理好普通省國干線公網路段技術等級的利用與規劃關系。應根據線路走廊帶交通量流量現狀,遠景交通流量初步預計,結合區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兼顧公路網中現有普通公路的技術狀況,合理確定規劃路段技術等級標準。
六是滿足區域經濟、資源分布和環境保護的關系。貴州北上進入成渝經濟區,西連滇中城市群,東連長珠潭城市群,是西南地區通往珠江三角洲、北部灣經濟區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重要陸路交通樞紐。全省礦產資源、生物資源、水能資源和旅游資源豐富,煤、磷、重晶石、鋁土等礦產儲量位居全國前列,資源優勢明顯。線路布局時應既考慮本省及鄰省區域的經濟、資源分布情況,又應充分考慮保護環境的需要。
(4)普通國省道規劃時應結合國家高速公路規劃、省高布局,梳理公路網結構層次,建立完整、全面、清晰的路線命名規則和編碼體系。真正為公眾出行提供準確、便捷的路線信息,提升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網的服務和管理水平。
編制普通國省干線公路網調整規劃要結合人口分布、產業布局、自然條件以及周邊省市干線公路網布局,形成通道能力充分、布局合理、密度適合、覆蓋全州各縣(市)及重要鄉鎮、暢通周邊省(市)的國省干線公路網。國省干線公路與綜合運輸體系及高速公路、農村公路協調發展,實現全省路網系統完善、層次分明、干支相連、快速安全。
[1]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公路局.2011全國公路統計資料摘要[R].2012.
[2]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交規劃發[2010]112號.公路網規劃編制辦法[R].2010.
[3]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交規劃發[2011]788號.開展省道網規劃調整工作指導意見[R].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