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飛
(訥河市六合河道堤防管理站,黑龍江訥河163100)
通天水庫位于倭肯河上游左岸二級支流通天林場溝上,通天林場溝為碾子河河一級支流,地處勃利縣勃利鎮境內。水庫上游集雨面積30 km2,總庫容為102.54×104m3。由土壩、溢洪道、輸水洞組成。水庫始建于1958年,工程施工幾次停滯,至1984年方才竣工。水庫由土壩、溢洪道、輸水洞三部分組成。
通天水庫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顧防洪、旅游、養魚等綜合利用的小(1)水庫,設計灌溉水田73.3 hm2,保護下游勃利縣城,保護人口5萬人口,保護牡佳、勃七鐵路,保護省道308及勃利—羅泉縣級公路,保護耕地面積1333.3 hm2。
根據通天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報告,鑒定結論為三類壩,應盡早進行除險加固。水庫工程經過多年的運行,出現了很多質量問題,形成水庫運行障礙及隱患,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土壩:大壩防洪標準經復核已達設計高程,但壩前迎水側塊石護坡經多年運行,現已風化、塌陷,下游排水棱體塊石風化、局部破損,壩后有滲漏現象。
2)溢洪道:兩側側墻、底板、陡坡及消力池漿砌石老化嚴重,陡坡漿砌石底板下游滲漏通道,陡坡段后效能設施不完善、尾水渠未開挖,溢洪道已不能正常使用。
3)輸水洞:現啟閉塔冰凍部位內外壁凍蝕嚴重,下游消力池破損嚴重,海漫沖毀;輸水洞閘門、啟閉設備銹蝕嚴重,閘門啟閉不靈,輸水洞已不能正常運行。
4)壩上沒有搶險照明設施,水庫無必要的觀測、通訊、交通設備及水文測報設施,水庫管理制度不善,大壩運行管理較差。
為保證水庫及下游人口生命財產安全,應盡早排除水庫險情,實現水庫安全運行,因此進行通天水庫除險加固建設是十分必要的。
通天水庫總庫容102.54×104m3,本次設計按《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及《防洪標準》GB50201—94規定,水庫屬于小(Ⅰ)型丘陵區水庫,工程等級為Ⅳ等,主要建筑物土壩、溢洪道、輸水洞為4級。水庫按10 a一遇洪水設計,按100 a一遇洪水校核。溢洪道消能防沖按20 a一遇洪水標準設計。
水庫原設計死水位265.7 m,死庫容為5.8×104m3。根據本次實測地形圖量算,該水位下庫容目前為0.3×104m3,灌溉輸水洞底高程目前為265.0 m,但該輸水洞目前基本廢棄,本次擬重建。
根據本次水文分析成果,壩址以上年輸沙量2 449.5 t,按水庫再運行50 a考慮,泥沙淤積庫容為9.42×104m3,按來沙60%淤積在水庫中,計算水庫泥沙淤積庫容需5.65×104m3,本次按照復核后的庫容曲線,運行期末水庫淤積高程為267.36 m,現狀死水位不能滿足未來水庫運用要求,故本次按滿足淤積和輸水洞放水要求確定死水位267.6 m,相應死庫容為7.0×104m3,可以滿足運用要求。
本次設計仍采用原設計的正常蓄水位271.50 m,相應庫容72.90×104m3。水庫按上述規模復核可灌水田面積113.3 hm2,灌溉保證率為75%,滿足水庫的工程任務要求,因此,本次設計正常蓄水位不變。
土壩上游設護坡,護坡上部頂高程為275.20 m高程,下部至死水位267.60m。護坡塊石厚30 cm,碎石墊層20 cm,砂礫石20 cm。死水位以下采用拋石固腳,邊坡為1∶4.0。土壩下游滲漏段在樁號0+180—0+280采用蓋重,首端1.0 m,末端0.5 m,長20 m。
1)對溢洪道進口底板、堰體及水平段底板、陡坡段底板、消力池底板進行混凝土襯砌補強,先把裂縫混凝土表面鑿毛2 cm,裂縫處鑿成梯型或U型槽,清除被修補處的灰塵、松動的雜物,用環氧樹脂進行封堵,再澆筑混凝土厚度20 cm,現狀高程為271.28 m,正常蓄水位高程為271.5 m,堰頂高程滿足要求。底板加鋼筋網一層直徑12 mm,間距20cm×20cm,用錨桿固定在底板基礎上。
2)左右兩側漿砌石邊墻損壞處維修,用環氧樹脂進行補強。
3)溢洪道消能工的完善:海漫段由兩部分組成,前段漿砌石段長7.7 m保留,后段干砌石段長12.3 m拆除重建,拆除表層護砌保留原基礎齒,干砌石厚度60 cm,碎石墊層30 cm,砂礫石墊層20 cm。尾端設置防沖槽深1.45 m,槽兩側岸邊進行護砌,干砌石厚度30 cm,碎石墊層20 cm,砂礫石墊層20 cm。出口尾水渠進行開挖。
輸水洞在原址拆除重建,現狀底高程基本滿足運行要求,考慮淤積影響底高程抬高0.5 m,盡量利用原底板在原位置處修建輸水洞。設計灌溉流量為2.0 m3/s,為1孔混凝土方涵,為壩下埋管形式。孔口尺寸為1.0m×1.8m。進口段為八字型采用混凝土U型槽結構,長度為6.0 m,凈寬由4 m變為1 m,底板頂高程為265.5 m;閘室段長3.5 m,寬2.6 m,高6.5 m;洞身長50 m,每段洞長10 m,共5段,i=1/1000,洞身斷面1.0×1.8 m;消力池為鋼筋混凝土U型槽結構,擴散式,凈寬由1 m增加至5 m,消力池長10 m,深1.0 m;海漫段長15 m,海漫采取30 cm干砌石護砌,下設碎石及砂礫石墊層各20 cm。海漫末端防沖槽進行干砌石護砌,防沖槽底寬為1.0 m,深度為1.0 m。
抗凍設計:由于輸水洞埋深很深達10 m,在凍深線以下且地基為砂巖,故洞身不考慮抗凍設計。出口墻后和消力池底板設置保溫板,防止凍脹產生。
本水庫已經圓滿的通過黑龍江省水利廳的審查,現在已經開始施工。
[1]七臺河市水務局.勃利縣通天水庫大壩安全鑒定報告書[R].七臺河:七臺河市水務局,2009.
[2]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勃利縣通天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R].哈爾濱: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