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羽,孫 偉,孫 瑋
(1.牡丹江市西安區海南水務站,黑龍江牡丹江157000;2.林口縣水務局,黑龍江林口157600; 3.牡丹江市水務局,黑龍江牡丹江157000)
牡丹江市地處山區丘陵,江河水系密布,水庫數量眾多。水庫既是水利設施的主體,也是興利除害的“命脈工程”。近年來,國家加了大水利基礎設施的投入,增強了水庫除險加固力度,這為我市水庫建設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對如何建設好水庫、管理好水庫、發揮水庫的綜合功能,是我們每個水務工作者必須進行探索和思考的問題。
牡丹江市水庫建設起步于“大躍進”時期,當時群起而上,忽視了工程質量,一部分水庫建成后未用先廢,一部分成半截子工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經過新建、續建和除險加固工程建設,水庫質量整體有了明顯的提高,其防洪、灌溉、養魚、發電、旅游等綜合效益日益突出。經過幾十年的開發建設和完善提高,牡丹江市的水庫從少到多,由小到大,具備了一定規模,初步形成了以大中型水庫為骨干、小型水庫為補充、綜合效益明顯的水利主體工程體系,這些財富是老輩人為我們創造的,我們這一代要倍加珍惜,要建設好、管理好、利用好。牡丹江市現有各類水庫45座,(含電力系統蓮花湖水庫和農管局的雙峰水庫)。其中大型4座、中型5座、小型36座。設計總庫容62億m3。
從目前工程狀況分析:蓮花水庫運行狀況良好,鏡泊湖、樺樹川、團結、亮子河、小龍爪、臥龍河、九佛溝、雙豐等8座大中型水庫經過近幾年的除險加固,已基本摘掉病險水庫的帽子,全市大中型水庫主體工程均達到設計標準。小型水庫中,寧安市和盛、九良子、大唐、聯合,林口縣高云、牛心、中山陽,海林市長石、萬丈、密江,東寧縣城子溝,穆棱市清河,城區斗溝子、石頭溝等14座小(1)型水庫主體工程除險加固已經完成。由國家投資正在進行除險加固的水庫工程有:綏芬河市天長山、寧安市三林2座水庫,已完成大壩安全鑒定和正在做除險加固初步設計的小型水庫有:牡丹江市城區八達、篩子溝、共榮、躍進,寧安市閆家、連家,林口縣前進等7座水庫,全市還有22座小型水庫尚未完成除險加固,小(2)型水庫均不同程度的存在安全隱患、帶病運行。
早期除險加固的多數大中型水庫大壩位移、沉限等工程觀測和壩體浸潤線、壩基滲流量、入庫流量等水文觀測設施不配套。
由于水庫大壩工程、水文觀測設施不配套,水庫大壩位移、沉限、浸潤線、滲流觀測無法進行,報出的水庫入庫流量也是經還原計算而得出的數據。更談不上計算機網絡化管理。
修建水庫的目的是為了發揮防洪兼顧灌溉、發電、養魚、旅游等綜合功能。水庫除險加固前,多數水庫一味的考慮防洪安全,放棄興利效益,隨之帶來的問題就是降等運行,即大型按中型運行,中型按小型運行,小型按塘壩運行,使水庫綜合功能不能更好的發揮其最大經濟效益,而只注重社會效益,二者不能兼顧統一。
1)受政策制約,大中型水庫除險加固,要求地方1:1的匹配,由于地方財力有限,地方匹配資金到不了位。
2)受機制制約,各大中型水庫遠離城市集鎮,教育、醫療等環境較差,待遇不高,養不住專業管理人才。
3)受體制制約,多數小型水庫由鄉鎮或村管理,加之基層水務站職能削弱,小型水庫還是處于粗放管理。
1)是爭取專項資金或歲修經費,完善配套設施建設。國家管理的大中型水庫,要積極爭取專項資金或歲修經費,盡快建設完善工程觀測、水文觀測等配套設施,提高管理科技含量。
2)建立市場化運行機制,實現水庫良性循環。小型水庫要按照產權主體多元化、產權流動市場化的方向,采取水利部門管理、出售、租賃、承包、股份制等多種形式,把好建設管理關,實現水庫良性循環。
3)提高管理水平,發揮水庫綜合效益。國家管理的大中型水庫爭取早日實現先進、安全、可靠的工程觀測、水文觀測自動化管理系統;小型水庫要抓住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建設機遇,優先建設安裝雨水情監測預警系統,在確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庫綜合效益。
4)建立水庫安全聯動機制,確保水庫大壩及下游安全。水庫運行狀態的好壞直接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水庫工程一旦失事,其后患遠大于山洪災害。因此,對水庫防洪安全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無論是哪一級、哪一部門管理的水庫,哪一級主要領導是水庫防汛第一責任人,就應對水庫安全負總責。同時,要嚴格建立水庫管理單位、下游受洪水威脅區之間的防汛信息保障聯動機制,確保水庫大壩及下游群從生命財產的安全。
綜上所述,牡丹江市病險水庫數量多,險情復雜.嚴重威脅公共安全。為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由各級政府組織對嚴重的病險水庫進行全面加固是必要的。分析了牡丹江市病險水庫的危害特點,提出了在除險加固工程設計中忽視和應該注意和解決的一些問題,以供病險水庫除險加固設計借鑒。
[1]水利部.SL258—2000水庫大壩安全評價導則[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0.
[2]張學君.小型水庫除險加固設計應注意的幾個問題[J],建筑科學與監理,2008(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