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鵬年
(吉木乃縣水利局,新疆吉木乃 836800)
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要求我們對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作出有效的解決,而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就成為有效的途徑,其不但可促進農村飲水水質改善,還可使水性傳染病和地方病得到降低,實現農民醫療支出費用的減少,增強人民體質,提高健康水平。推進精神與物質雙向建設,促進社會的進步與發展,使農村飲水困難村的生活、生存環境得以有效改善,進而實現農村勞動力資源的節省與解放,使其更多地投入到工農業生產,增加經濟收入。
吉木乃縣面對新形勢,堅持以人為本,采取切實措施,遵循“水質優先、集中為主”和“群眾自籌、地方配套、國家投入”的建設思路,來保障人民群眾能夠喝上干凈水,從而在根本上解決人民最現實、最直接、最關心的問題,為文明和諧的新農村構建奠定堅實基礎。
吉木乃縣位于薩吾爾山北麓,額爾齊斯河南岸,地處N47°01'36″~ N47°54'40″,E85°01'33″~ E87°02'48″之間。東西長約120 km,南北寬約110 km,行政區域面積8 222 km2,下轄5鄉2鎮41個行政村。
吉木乃縣是以牧為主的農牧結合縣,長期以來,由于缺少飲水工程設施,人畜混雜飲用,造成嚴重水污染,人民生活十分艱苦,流行病時有發生,直到1995年全縣仍有2.16萬人及20.8萬頭(只)牲畜的飲水問題尚未得到有效地解決。
吉木乃縣針對農村飲水安全的現狀與其中存在的問題,來進行合理布局和統籌規劃,并結合本縣的實際,按照“全面規劃,突出重點,逐年實施”的工作原則,把工作重點放在農牧民人口較多,飲用水困難較大的鄉上。吉木乃縣為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在各級政府的支持下,到2012年為止共投入資金1 000多萬元,完成改水工程14處,解決了23 855人的安全飲水問題。
為促使項目工程建設能夠從根本上得到落實,縣政府組織了由有關單位領導為成員、副縣長為組長的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領導小組,來對工程建設與管理進行具體的負責;在農村年終綜合績效考核與經濟目標管理考核中納入農村飲水安全工作,分縣、鄉、村3個等級來進行目標責任書的簽訂,從而為工程的資金和質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在工程的具體實施過程中,由縣委、縣政府的分管領導和主要領導進行了多次專題會的召開,來就情況匯報加以聽取與總結,對工作作出研究與部署,并深入實地進行現場辦公或調研檢查,解決了在工程建設中所碰到的問題與困難,初步形成了運轉協調、齊抓共管、各方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從而保證項目得到有效地實施。
為保證工程的有效、科學實施,依據國家水利部《地方性氟砷病防治改水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和《農村飲改水項目實施管理細則》中農村人飲困難“三個一”的標準,采用集中連片供水方式,供水設施建設到自然村公共給水點,有條件的村供水到戶,水質符合《農村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縣水利局邀請設計院有關專家來我縣進行實地踏勘,對工程建設的可行性提出了科學論證,對水源地水量進行了詳細地論證,并對水質做了化驗。結合本縣實際情況,設計院編寫了《可行性研究報告》和《實施方案》,為工程實施打下了良好基礎。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是一項造福于民、惠及子孫的民心工程。在工程實施中,推行招投標制、項目法人制、合同管理制、財務報賬制、廉政責任制、工程監理制管理。嚴把設備材料關、水質關、工程質量關、隊伍選擇關、工程驗收關,來保障水質;并實行統一的規劃、資金使用、采購供應、質量標準和檢查驗收,來確保建一處,成一處,發揮效益一處。
嚴格審查施工企業的資質、資金、業績、質量保證金等,來選擇出資質優秀的建筑工程企業來進行施工。
聘請有責任感、經驗豐富、且具備監理資質的水利監理工程師,來實施工程質量監理。對工程設備、材料應用接收貨驗收簽證制度;對單項工程、單位工程、分部工程等,應用檢查驗收簽證制度。
依據《水利水電工程招投標》規定內容,來明確PVC管材類型,經縣政府采購中心批準后,來實施統一的采購招標。對生產企業的生產合格許可證、營業證等資質進行審查,來進行正規企業產品的選擇。對于所采購的管材,應對出廠合格證進行認真的核查,執行驗單接貨簽證、工地質檢制度,來進行嚴格的出入庫管理。
強化各鄉鎮的現場施工管理,以施工程序為依據來嚴格進行,遵循“三檢”制度,即整體項目終檢、不定期項目抽查、施工企業自檢自查。施工過程中嚴格按圖施工,確因個別需要變動的,必須通過設計變更,確保了工程施工速度和質量。
實行分部工程驗收,承包單位自檢合格后,便就驗收提出申請。而現場技術員、監理工程師則負責對分部項目施工的設計要求符合程度進行檢查,當驗收合格后便可進行分部工程簽證的填寫。
實行單位工程驗收,將合同視作單位,在工程完畢后,施工單位進行申報或提出書面報告,經縣水利局項目部核準后,來進行單位工程驗收簽訂書的填寫,并上報縣項目辦進行驗收。
單項工程竣工后,由施工單位進行竣工決算,報水利局項目辦審核。經縣財政局委托中介機構審價,由縣項目辦收集編制竣工資料,組織水利、計劃、財政、衛生等有關部門和單位的人員組成驗收小組,按照《水利工程建設項目驗收管理規定》、《農村飲水安全項目建設管理辦法》、《村鎮供水工程技術規范》等文件要求進行竣工驗收,討論并通過《竣工驗收鑒定書》、竣工驗收小組成員在《竣工驗收鑒定書》上簽字。
資金使用方面,應做到項目資金的專款專用,由施工單位對資金支出提出申請,經水行政主管部門的技術人員驗收后,便將進度上報至財政部門、水行政主管部門,經過批準后,方可進行資金的撥付。通過支票運行的方式,來保證資金的合理、安全適用,從而促進資金使用效率的進一步提高。并由檢查、財政、設計部門進行監督,從而保障工程建設中項目資金的有效使用。
吉木乃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由吉木乃縣水利局行使管理權,成立了農村供水管理總站,負責全縣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的運行管理。各鄉、鎮成立了鄉級供水管理站,從鄉里聘請2名有責任心、懂技術的人進行管理,負責該站供水工程設施的保護、維修和安全運行。
對各項目村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進行相關培訓,強化節約用水、安全用水方面的知識宣傳,做好基金維護、制度制定等工作;用水協會來對群眾意見匯總、稅費征收監督、解決運行管理中的問題進行負責;而管理員則對水工程的運行、維護管理、稅費征收、維護等工作進行負責,從而服務于用戶,保證供水到戶的足量、及時與安全。
結合當前工程運行的經驗和情況,來進行供水工程管理、村用水管理員職責、水價合適等相關管理制度的制定。
進行安全運行制度的制定,來對供水設施的管理進一步強化,并參照規程嚴格操作;實行上報制度,向上級主觀部門和當地政府對供水水源水質的情況進行定期的通報,從而為人民群眾的安全用水提供保障。保證水費的嚴格收繳,遵循“抄表到戶、依表結算”的原則,并接受用戶的實時監督;供水企業以供水成本核定為依據來確定水費標準,并上報稅務局進行審核,再通過縣物價部門批準之后方可執行。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具有很強的公益性,這就要求政府應通過減少稅費、財政補貼等相關優惠政策,來調動農民籌資投勞的積極性,參與到后期管網的維護。當地的發改部門聯合水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合理收益、補償成本、優質優價、公平負擔”的原則,來對供水價格作出合理科學的確定。供水單位應當對入戶水表、供水點水表、總水表進行科學地布設,依靠表來作出準確計量。
吉木乃縣農村供水管理總站統一對水管人員進行工程管理、維護技能培訓,做到持證上崗;通過廣播、電視、報刊等多種方式來對節約用水、環境衛生、飲水衛生等知識進行宣傳;強化水質監測、水源保護工作,來促進管理人員管理水平和業務技術的進一步提升,促進正確使用維護供水設施,確保工程良性運行和用水安全。
[1]陸建紅,李發站.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對策研究[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08(06):89-91.
[2]任紅霞,楊少俊.聞喜縣飲水解困工程管理模式的探討[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2(06):41-42.
[3]楊建,韓花.大通縣農村人畜飲水工程水費征收初探[J].中國農村水利水電,200l(10):41-42.
[4]張漢松,劉允.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管理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國水利,2007(17):30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