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強
(榆林市榆陽區水政水資源管理辦公室,陜西榆林 719000)
水利作為基礎產業以及設施,與千家萬戶密不可分,是關系國計民生的一項大工程,不僅影響到經濟的發展而且影響到社會的穩定。目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日益推進,為水政工作的開展帶來了新的考驗。要想發展水利,重點是人才,因此急需建立一支業務水平高,政治過硬的正規水政監察隊伍,目前對水政監察人員提出了新要求,不僅要求作風正派,嚴格遵守紀律,而且要有全新的理念。
盡管通過開展法律培訓,使各級水政監察隊伍的執法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可是相比于水政監察隊伍在規范化方面的要求來說,還遠遠不夠。當前在水政監察隊伍中存在很多半路出家的人,而真正熟悉業務的人員并不多;從整體來看執法水平普遍較低;一些水政監察員不僅缺乏法律知識,而且水利知識也缺乏;亦即,就算水政監察人員具備了專業知識,也不具備獨立辦案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不管是基層執法隊伍,還是市局水政支隊,都存在著相同的問題,即水政執法力量薄弱。比如某市有一水政支隊,在崗執法人員合計共有8名,負責市區面積>500 km2的區域,其主要職責是:河湖采砂,城市水務以及地下水管理,水事件調查以及水環境管理,此外還包括對水行政執法工作進行的指導以及管理。與此存在的巨大反差是,都屬于執法機構,僅僅是市區內的城管執法人員總人數就超過了260人,可是專業的水政監察員只占到76人,這充分表明水政執法力量非常薄弱。
因為經費不足等原因,關于水政監察員,不管是其待遇還是裝備設施普遍較差,很多縣缺乏專門的執法車輛以及船只,即便是有了執法專用車,但無法保證其執法專用,如接到群眾舉報有非法采砂、非法打井后,因交通工具的原因不能及時到案發現場查處,以致讓違法人員逃之夭夭,致使群眾覺得執法不力,甚至認為執法人員和違法人員串通一氣,影響部門形象和政府公信力。此外水行政執法人員由于沒有工作經費作為保障,進而造成人心渙散,隊伍變化較大。
目前的水法律以及法規中,有一些不足之處,嚴重影響了執法工作,減弱了其應有的威嚴。以某市采砂為例,長期以來,水利執法人員采取多種措施加以打擊,然而由于在執法過程中缺乏一定的執法依據,造成執法效果很不理想。新《水法》對河道采砂的許可制度、禁采區均作了明確規定,但對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沒有明確,至今沒有出臺相應配套的規定,處罰依據缺失;《河道管理條例》由于出臺較早,處罰力度相對較弱,主要是“警告”、“責令停止”、“采取補救措施”、“沒收不當收入”等,可操作性較差,“罰款”相對來說比較有效,可是對部分違章采砂戶而言,經常抱著這樣的心態即“一小時就可以把罰的一千元收回,一晚上就可以把罰的一萬元收回”,因此出現了這樣的現象,即很多業主不惜冒著巨大的風險而選擇了罰款。所以,對部分違法采砂的現象,實施強硬手段是存在一定難度的。
在當前做好水政監察以及執法工作,整頓秩序,促進發展,建立“和諧水利”,積極協助防汛工作并推進經濟發展,其效果高低與水政監察人員的綜合素質有著密切關系,同時監察人員綜合素質的高低又決定了水利事業能否順利完成。
水政監察隊伍必須要有以下兩方面的素質:①必須熟練掌握業務技能;②要有過硬的思想政治素質,只有同時具備了這兩方面的素質,才能實現作風正派,公正嚴明,業務熟練,政治堅定的水政監察隊伍的建立,這是依法行政的基礎。所以,必須要做好下面的工作:
1)水政監察隊伍的整體思想政治素質必須要提高。在此主要指的是思想道德建設要加強,要盡最大的努力使水政監察人員形成勇敢,堅強,正派的品質以及依法辦事和嚴格執法的基本素質。與此同時,對其在責任心方面的要求也較高,不僅要對群眾負責,而且要對法律法規以及客觀事實負責,在辦案過程中要嚴格執法,確保法律在群眾心目中的威望,確保政府在群眾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2)執法水平要進一步提高。要有專門的培訓機制以開展經常性的培訓,確保其真正學到法律法規知識,此外業務技能的培養也要強化,尤其要提高其調查取證以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還要提高其執法水平,關于這項工作可以采取對案件進行交流探討的方式進行,使其積累經驗,以促進執法水平以及監察能力的不斷提升。
關于執法力度的加強,應該將關鍵點放在職責明確上,將對河道、水質保護以及水域等進行的監督檢查分配到單獨的個人,采取個人承包的方式。確保每個人都承擔一定的責任與壓力,以促進執法工作順利開展。主要措施是:
1)突擊活動與定期檢查同時進行。關于該區域中的水事行為,根據法律要求與審批手續以及有關方案,要開展定期檢查以及一定次數的回訪,如果某些項目發生變更,要及時進行變更手續的辦理,如果在檢查過程中發現或者是收到群眾揭發的違法行為要通過突擊性措施立即立案,并進行查處,要確保查、管結合,關鍵在于執法。
2)集體辦理和個人分工同時進行。部分水政監察人員在實際工作過程中會發現一些非常難解決的水事違法行為,鑒于此,水政監察隊伍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召集人員,以團體優勢進行查處,實現重點突破。
3)行政處罰與宣傳教育同時進行。宣傳教育是為了使人們樹立水法律理念,而處罰是為了增大宣傳教育范圍,一定要正確使用行政處罰措施,盡可能實現以一個案子教育一大群人,要注意教育是主要手段,處罰只是輔助手段。
4)行政執法與項目審批同時進行。不管是開發水資源以及取水許可,還是占用河道堤防以及水土保持等,都要嚴格遵守有關法律進行審批手續的辦理,如果發現有不遵守水法規的行為,一定要立案查處,以確保審批過程盡可能規范,維護水行政執法工作的秩序。
水政監察部門如果單純依靠自己開展執法工作的話,很多工作是無法完成的,因此必須要聯合其他力量,與這些力量積極配合以建立合力來促進水利法制化工作的順利開展。協調外界和內部之間的關系,其實也屬于水政監察部門的一項基本工作,與海事局,公安局以及環保局等進行的協調都是對外協調。而水利行政主管單位開展的內部工作都是內部協調,內外協調工作如果做的好,能促進其他工作有效進行,還有助于對一些關鍵水事案件進行查處,屬于水政監察隊伍建設在進行規范化過程中的一個必要階段。
水政監察隊伍建設的規范化需要長期堅持,水行政執法工作肩負著重大的責任,與其他領域相比而言,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水政監察工作在借鑒其他領域在執法方面豐富經驗的基礎上,其自身也存在著一定的特殊性。所以要使監察工作確實做好做到位,一定要進行綜合的考慮,細致的研究,此外還要規范體制,在此基礎上做到科學實施。
[1]石磊.監理隊伍素質對公路建設的作用[J].山西建筑,2007(16):189-190.
[2]李曉東,甄成東.規范水行政執法 再鑄水政新篇章[J].治淮,2009(08):34-35.
[3]李一海.淺議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水政監察體制[J].水利發展研究,2005(1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