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剛
(河南濮陽市中原油田天然氣處理廠,河南 濮陽 457162)
隨著企業的不斷發展,網絡信息化投入不斷加大,隨之而來的計算機管理問題也越來越突出。由于計算機設備使用壽命較短,更新升級頻繁,擁有大量的計算機設備就意味著每年都要有很多計算機設備需要淘汰和更新,與此同時,大量的計算機設備也是的企業的能源消耗巨大。
云計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種新興的商業計算模型。它將計算任務分布在大量計算機構成的資源池上,使各種應用系統能夠根據需要獲取計算力、存儲空間和各種軟件服務。云計算采用的自動化管理軟件,對各個應用軟件和運行系統進行自動化管理,從而減少人力管理,促使管理簡單化,降低了人力成本和管理成本。
2.1 主機系統整合
主機系統的整合包含了小型機、X86服務器、云平臺配置管理集群。
小型機整合:把小型機部分單獨出來,把小型機做成一個小型機資源塊,配合虛擬化軟件,很好的細化了利用了小型機的IT資源;X86 服務器整合:對于除小型機之外的X86的服務器,可以采用vmware或者hyper-v的虛擬化軟件進行整合。
2.2 存儲優化分級存儲
企業的各類應用系統會產生大量的數據,隨著數據庫的日益增長,傳統的在線存儲方式已不能滿足存儲需要,需要大容量本地一級硬盤。這樣會造成投資成本巨大,而且管理起來也相對較復雜;另一方面由于磁盤中存儲的大部分數據訪問率并不高,仍然占用了大量的硬盤空間,會導致數據讀取速度下降。針對這種情況,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存儲分級規劃,實現在性能和價格間的平衡。分級存儲管理所實現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將用戶所有存儲資源集中管理,提高存儲設備的利用率,從而達到節約成本的目地。分級存儲的各種存儲設備如:硬盤、磁帶機、NAS、高端存儲系統等是按級別設置的。并且要依據數據存儲存放的數據價值不同,合理分配、利用每種存儲資源。
2.3 云平臺業務流程設計
2.3.1 云計算平臺的搭建:該階段主要是要設計搭建一個物理上可以工作的云計算平臺。主要涉及的工作包括服務器、網絡、存儲的設計、安裝、調試,并輔以相應平臺軟件的安裝、設置。
2.3.2 云管理平臺的部署:該階段工作主要是在已經搭建的云計算平臺上,根據企業各部門的業務特點,為其安裝云計算平臺的管理軟件。
2.3.3 應用遷移:在云計算平臺平穩投入運行以后,可以考慮進行第三階段,即將原先運行于純物理平臺的應用,分期分批地向云計算平臺遷移,并做業務切換云計算平臺的搭建,就是讓各種必須的軟硬件組合起來,創造一個能夠讓云計算平臺運行起來的環境。從硬件結構上說,云計算平臺可以分為服務器、存儲、網絡等三個部分。根據處理器架構的不同,服務器還可以分為x86系列、HP的IA64芯片系列等。
2.3.4 云計算平臺管理部署
云計算平臺的搭建階段完成以后,云計算平臺的每個組件將都可以獨立工作。但是這時云計算平臺仍只是出于一個松耦合的階段,沒有整合性可言。要完成任何一個簡單的業務性操作,可能都需要在不同的平臺上,以不同的方式手工地運行一系列的命令。整個過程可能冗長而又繁瑣,而且極容易犯錯。所以,仍然需要對云管理平臺進行部署工作。
2.3.5 應用遷移
在云計算平臺上線以后,還存在一個將現有的應用向云計算平臺遷移的過程。只有將應用遷移到云計算平臺,才能更好地發揮云計算平臺的作用。
3.1 設備安裝。
3.2 根據設計,將服務器、存儲、交換機等連接調整到位。
3.3 在現有的物理機平臺上安裝一個可用的 VMWare vSphere系統。
3.4 在一臺管理用物理機上安裝Windows 2008R2操作系統,并配置Hyper-V
3.5 在一臺管理用物理機上安裝 Microsoft SQL Database Server, 創建并配置數據庫;
3.6 為管理平臺安裝一臺裝有Active Directory的虛機,并將其用作管理用物理機群的主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ler)。
3.7 創建若干臺虛擬機,分別安裝配置System Center Operation Management, DDTK等云平臺管理軟件包,并使之成為一個可用的開發測試虛擬機群。
3.8 創建若干臺虛擬機,作為給用戶的門戶網站。將應用發布到這些門戶網站上。并將這些虛擬機放在生產用VLAN上,提供全廠云計算的內部用戶訪問。
企業計算機設備終端和服務器系統通過使用云功能服務后,可以實現以下目標:
4.1 提高IT資源利用率
使用云計算平臺,將所有計算機設備資源集中到數據中心資源池,根據實際使用需要自動分配設備資源,管理人員能夠監控到設備資源的使用情況,包括CPU、內存和存儲的使用率;云計算平臺的IT資源調度管理和資源回收功能,通過虛擬化的整合,能夠最大限度提高現有設備資源的使用效率,避免設備資源的浪費。根據調查顯示,人均計算機設備的IT資源利用率不足20%,通過用云計算平臺,可將現有設備資源利用率提高到70%。
4.2 降低數據存貯成本
傳統的在線存儲方式,各類數據都存儲在一線磁盤存儲設備上。這樣造成較多數據的訪問率較低,寶貴的磁盤空間被大量占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浪費。如果把這些數據轉移到存儲性能稍低的磁盤或光盤存儲設備上,存儲成本可得以大幅降低。
4.3 降低IT維護成本
通過購買更少的硬件設備、軟件許可來降低一次性的采購成本。使用云計算平臺,平均服務器的使用壽命5—8年,而且更加穩定,處理能力更強。考慮到PC機的使用效率較低,以及服務的CPU處理能力,500臺PC大約等同于8臺IBM X3850服務器,按照6年折舊,大約每年更換2臺,只需花費18萬左右,直接節省50% 信息化成本。
作為中小企業,云計算提供了一次巨大的商業機遇,是中小企業走向管理信息化的重要轉折點。中小企業要想生存和發展,就必須緊跟時代潮流,充分利用先進科技手段,實現管理信息化、自動化,而實現信息化管理的關鍵在于要提高企業信息化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率,提高信息化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