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江
(江蘇省淮陰工學院,江蘇 淮安 223001)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江澤民同志曾經強調“學風端正,事業興旺;學風不正,事業受挫”。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大會上也要求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提升人才培養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人才培養。學風建設是高校建設的重要方面,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優良的學風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強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學風建設的思路是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引,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就業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質量為生命線。從“要我學”走向“我要學”,志存高遠、敬業愛校、自重自律、自強自立,真正做到“博學篤行,與時俱進”,為大學生以后的順利就業打下堅實基礎!
當前學風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現象:如理想追求不夠遠大,存在專業情緒,學習缺乏動力,學習目的不明確,文明素質不高,課堂紀律松散,上課遲到、曠課、說話、吃東西、看其他書籍、趕其他作業,少數同學甚至抄襲作業,考試作弊等。因此,必須提高全體師生對進一步抓好高校學風建設重要性的認識,齊抓共管,形成合力,逐漸建立全員育人和全程育人的觀念和機制。
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的主要措施:
各班級、團支部通過組織召開報告會、交流會、演講會等多種形式和豐富多彩的活動,教育大學生做好生涯規劃,確立人生目標;通過輔導員、班主任、學生導師、任課教師、學生骨干、助理班主任調查研究學生思想狀況,了解學生所思所想,注意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知識素質和實際能力素質,更能適應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的需要,通過邀請杰出校友報告會、學校就業單位技術負責人或人力資源部領導來校講學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針對90 后大學生的成長特點,以創建“周恩來班”、“省先進班集體”、“省市紅旗團支部”、“校優良學風班”等為載體,持續不斷的深入開展“學恩來精神,創優良學風”活動,學校要大力建設創新實驗室,建立大學生創新實驗基地,每年(上下學期)召開兩次學風建設大會,組織大學生參加大學生數模競賽、創業競賽、電子設計競賽、機器人競賽、創新創意競賽、“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等活動,開設成功成才知識講座,大學生生涯輔導講座、請高年級的省優秀學生干部、省三好學生、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高等數學競賽獲獎者、校特等獎獲得者、考研成功同學等舉辦學習經驗交流會等等,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目前主要選取六個方面進行:學生上課出勤率、學生晚自修率由學生會按周匯總、考試不及格率、重修率由學院教務員按學期匯總、四級英語通過率、計算機二級通過率由院教學秘書匯總。檢查結果定期在一定范圍內公布。
建立晨讀制度及檢查制度。晨讀是提高學生外語能力,改變學生學習狀態的有效手段。每個在校學生都應參加晨讀,晨讀的時間至少為30 分鐘。平時加強檢查,督查人員可由校院領導,學工辦主任,團總支書記,班主任,導師、學生會主席及學生骨干組成。禁止學生在上課時間從事聊天、游戲等非學習性活動,班級可以組織主題班會,專題討論,現身說法,征文等活動,引起大學生深思,不失時機的引導同學們自覺 “告別不良網吧,高揚理想風帆”。
班主任要積極配合大學外語教學,學校可開設不同水平的英語四、六級考前輔導班,開展外語學習經驗交流會,舉辦大學生英語文化節。組織英語辯論賽、舉辦英語角、模擬聯合國大會等活動,引導學生積極使用英語交流。
獨立完成課后作業,是學生掌握課程內容、實現教學目的的必要手段,是培養學生刻苦學習、誠信考試的有效途徑。杜絕作業抄襲,倡導誠信考試。學校應請任課教師負責對其所任課程的學生作業狀況作出鑒定,班主任協助任課教師做好對作業抄襲同學的教育和處理工作,對有三次作業抄襲行為的學生將給以警告處分。考試前加大宣傳力度,對作弊者嚴肅處理。本科生取消學位,責令其寫出書面檢查,在班級公開檢討,系里請家長到學校,雙方一起當面繼續批評教育。
嚴格執行學籍管理有關規定,對欠學分比較多的同學,要與其談心、幫助他分析主觀原因,及時與學生家長聯系,形成家校工作合力。對認識比較到位,下決心準備痛改前非的學生學校可以給予一次試讀機會。
《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應樹立“人才多樣化、人人能成才”的人才觀;“育人為本”的教育觀;始終把學生當親人,默默奉獻,既教書又育人。學校對教師教書育人抓學風必須提出明確要求,通過評選優秀教師和教書育人先進獎等促進教風的轉變。
[1]韓延明.學風建設:大學可持續發展的永恒主題【J】高等教育研究,2006,(3)
[2]段雪輝.對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的幾點思考【J】高教研究,2007,(2)
[3]柳芃.淺論高校學風建設【J】大家,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