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煤化集團 永煤公司 車集礦 魏大慶
我國煤炭運輸主要依靠鐵路、公路、海路及內河水運,其中鐵路運輸是我國煤炭運輸最主要的方式,我國已形成自北向南、從西向東的運煤鐵路網,鐵路運輸已占全國煤炭總運輸量的70%。2010中國鐵路煤炭總運輸量達到23.66億t,增量超過1億t,比2009年增長60%,其中電煤的運輸量同比增長36%。隨著我國煤炭運輸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我國已經形成了東部沿海煤炭運輸通道和長江、京杭大運河(山東-江蘇段)運煤通道,為我國的煤炭運輸提供了重要通道。
1.鐵路運輸改革措施滯后于我國經濟的發展,尤其是合同計劃運輸網絡,鐵路計劃中的重要部分,已經無法滿足市場經濟和法律法規的實質要求。鐵路運輸部門提供勞動并獲得合理的報酬由用戶確定,并且要反映市場原則和合同的約束點,但是在實際運輸過程中,合同履行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合同計劃的不合理性。要解決這一問題,不能完全依靠鐵路本身調整,要靠用戶和鐵路部門的共同努力。
2.運輸計劃方面。目前煤炭運輸普遍的大容量計劃雖然有助于保證重要用戶的需求,但鐵路運輸市場阻礙了這一計劃的實施和研究。微觀調查顯示,大容量計劃和小圖小容量計劃之間存在一定的矛盾。如,某些企業在實際產能增長的同時調整了生產計劃,但是其運輸計劃卻并沒有調整。近年來,我國鐵路運輸計劃的調整并沒有考慮到供求關系的變化,嚴重影響了了我國鐵路運輸計劃的合理制訂。
3.某些鐵路運輸公司利用自身的壟斷地位制訂雙重標準,但是在合同中又無法滿足煤炭供給和需求兩方面的要求,導致供需雙方矛盾不斷加劇,合同中的運輸問題難以解決。在供需雙方矛盾調整的過程中,對利益性質相同的運輸用戶,鐵路運輸公司往往沒有進行嚴格調查,認定違反合同的永遠是用戶,供求雙方的不是出于平等的地位。在交通安排或流量低于正常需求時,鐵路部門往往無理由的取消運輸計劃,而對供需雙方沒有任何合理的解釋,這給煤炭企業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損失,導致雙方的矛盾進一步加劇。
1.以市場為導向,對進行優化交通運輸資源配置,實現鐵路運輸企業市場化,使有限的資源配置到最需要的環節。充分發揮和促進鐵路運輸的資源優勢,促進國家交通結構協調發展。同時,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市場需求。
2.嚴格關稅管理。我國管轄的鐵路貨運系統實行銀行收費,可以參考其他壟斷服務行業的運輸價格水平,利用銀行收取運輸的相關費用,實行網絡化采集模式,煤炭企業間的網絡調度。實行遠程支付,既可以提高收費效率,減少收取款項所消耗的煤炭企業的成本;又可以有效地控制壞賬存在的風險,利于實施預防監督,杜絕亂收費現象。要改變目前的鐵路運輸管理和經營理念、規范間的關系,要開拓新的運輸資源,探索新的市場配置模式,實現鐵路運輸公司和煤炭企業的雙贏。煤礦企業要以《合同法》為基礎,全面調節煤炭運輸工作,合理規范市場的供求關系。在履行合同的基礎上,交通服務和貨物流將逐步形成一個能夠真實反映供求關系的合理模式。
3.緩解緊張的煤電油運輸矛盾。明確重要材料和重要線路等使用鐵路運輸的優勢,煤電油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煤電油運輸出問題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從煤炭生產布局來看,要重點抓國家重點煤炭生產基地的煤炭運輸。從交通運輸的角度來看,要抓住我國煤炭運輸和過境的7個主要港口。中國東部、中部、南部都在加大煤電油運輸的管理力度,要著眼于解決煤電油運輸的現有問題。
4.排除貿易壟斷經營的影響。運輸壟斷改革的關鍵是引入競爭機制,線路運營商之間應完全分離,要實行鐵路多元經營,嚴格執行《煤炭法》,禁止鐵路運輸企業利用自身的優勢進行壟斷經營,以保障公平的市場環境。
5.基于市場主體的平等利益關系,建立健全相關政策法規。新的《合同法》對煤炭企業和鐵路運輸企業之間經濟利益的調整有了明確的規范,對交通運輸行業和托運人之間的關系也有了合理的說明。舊的法律法規已經不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相關部門要對其進行修改,出臺更合理的法律法規,為更多的利益糾紛提供更為合理的制度保障。
我國目前的煤炭鐵路運輸已不能滿足當前和未來經濟、社會和交通發展的需要,鐵路運輸改革勢在必行。鐵路運輸系統的改革不僅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對于我國煤炭鐵路運輸業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