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蘭花科創玉溪煤礦 李博英
礦井通風是指通過采用安全,經濟和有效的方法,排除礦井中的有害氣體和灰塵,以調節井下的氣候條件,為井下工作人員提供足夠的氧氣。礦井通風可以防止氣體爆炸事故的發生,保證礦井生產活動正常運行。礦井通風需要使井下風流按照指定的線路流動,從而使各個通風地點得到所需要的風流量,為此,就需要在某些巷道中配備相應的通風設施來控制風流。科學的構建和維護通風設施是通風系統穩定運行的基礎,也是保證礦井正常生產的必要條件。
目前,國內礦井通風設施與國外相比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這也是造成我國煤礦開采死亡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我國礦井通風系統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礦井通風系統不合理。由于礦產資源分布不均勻,多數企業在進行開采規劃時往往只考慮了富產區,通風設施也是針對富產區設計的。對于貧礦區來說,由于也存在大量的資源和一些伴生礦,因此往往是制訂臨時性的規劃對貧礦區進行開采,導致貧礦區缺乏必要的通風系統,對礦井的安全生產造成了很大影響。
2.通風設施設置不合理。通風設施設置不合理主要包括以下兩個方面。
(1)生產布局不合理。在采掘工作中對礦井通風的考慮過少,導致回采工作面處于對角風路中,隨著工作面的不斷前進,巷道風流的阻力逐漸加大,使得回采工作面的風量不足,影響礦井通風。
(2)通風設施不達標。由于通風設施的質量達不到要求,功率不能滿足送風的需求,致使井下空氣流通性不足,應該構筑密閉的地方沒有密閉,導致采區進風量很大但是作業面風量不足,使得通風管理產生困難。
3.回風段阻力過大。由于礦井規劃過程中考慮不周,巷道轉彎、岔道過多,通風設施拆除不徹底,礦物堵塞等原因,使得回風段阻隔物過多,回風阻力過大,導致回風段通風不暢。
4.回風段段面過小。由于回風段段面過小,風流運行阻力過大,通風設施運行過程中功率消耗過大,使風速受到限制,不能很好地送風。
5.增阻調節不合理。目前,在礦井通風系統中,對于風流的調節一般采用增阻調節。這種調節方法會使通風系統的風流阻力增加,從而使礦井總進風量減少,作業面風量達不到要求,而通常采取縮小調節風窗面積措施會堵塞巷道,從而形成一種惡性調節的局面。
通風系統出現故障或不合理的設置會導致漏風的發生,漏風會嚴重威脅到井下工作人員的生命安全。通風系統漏風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會使工作區域風流量減少,導致瓦斯氣體積聚,若不能及時排散,就很容易引起瓦斯爆炸事故。我國每年的瓦斯爆炸事故多是因為通風不暢加上工人不規范的操作引起的火花或許抽煙所導致的。
2.會導致工作區域與外界風流交替減少,使作業面區域氣溫升高,不利于人體的身心健康;同時還增加了更多的安全隱患,不利于礦井的安全生產。
3.會導致通風設施運行負擔增加,通風系統復雜化,嚴重影響風流運行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增加了風量調節的難度。
4.會造成風流短路,使風流無法正常抵達規定的區域。
1.要做好礦井的規劃設計。在礦井開采之前就要考慮到伴生礦開采規劃,不能僅僅對主礦作出規劃。在新礦井的設計和生活礦井的擴建設計時要考慮周全,對影響礦井生產安全的各種因素要進行全面的分析,要制定合理的應對突發事故的措施。
2.要合理設置通風設施。采用最合理的風道尺寸,對專用的風道的段面進行優選,段面尺寸要足夠大,彎道要盡量減少,使得風流進入礦井的阻力減少,能夠滿足作業面的需求。
3.加大對通風設施的投入力度,首先要購買質量好的通風設備,功率要達到送風的要求,其次是對于通風設備的型號要根據礦井的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使通風設備的性能和礦井通風的要求相匹配,再次,要合理的布局通風巷道,對于該構筑密閉的地方要密閉,不能使用風門來代替,減少漏風的現象,減少風阻的設置,對于區域風量的調節可以改變分區主扇的分配,增加并聯風道。
4.要加大采區巷道的段面。隨著礦井開采技術的進步和礦井管理體制的加強,礦井開采朝著集中作業的方向發展。隨著單位時間段內產量的提升,礦物運輸需要運輸巷道也更為寬闊。需要注意的是,在產量增加的同時,瓦斯等易燃易爆氣體的涌出量也會增加,因此巷道要有足夠的空間來滿足運輸的要求和氣體排出的要求。
5.合理安排生產規劃。要做到平衡生產,要嚴格地貫徹回采程序,進行集中化的開采,縮短生產線。一方面可以提高產量和次生礦的開采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易燃易爆氣體的排出。
礦井通風設施是保障礦井工人的第一道生命線,礦井通風設施的安全性直接關乎工人的生命安全和生產的正常進行,因此,在礦井生產中一定要將通風設施安全運行放在生產工作的首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井下生產的安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