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千秋煤礦 張福偉
永久避難硐室在千秋煤礦建設中的應用
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千秋煤礦 張福偉
一直以來,我國的安全生產形勢嚴峻,其中煤礦安全生產事故較為突出,社會影響十分惡劣。筆者所在的千秋煤礦,在2011年11月3日,發生了沖擊地壓礦難,造成10人死亡,因此,做好事故應急措施,在事故發生后積極營救被困人員,是煤礦安全生產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本文,筆者就永久避難硐室在千秋煤礦的應用進行了可行性分析,為煤礦安全生產提供了新的思路。
1.永久避難硐室概念及特點。永久避難硐室是煤礦采掘到底層深部時,在井下建立的高抗震強度的,包括水源、食物和通訊設備,供受困人員臨時避難的場所。永久避難硐室一般位于主要運輸巷道內,采用鉆孔通風和應急氧氣生成設備。永久避難硐室具有位置固定、功能齊全、與外界溝通順暢等優點,但是,由于位置固定,在發生礦難時,地下氧氣消耗,瓦斯泄露的環境下,工人的呼吸面具供氧時間短,不利于開展及時營救工作。
2.國內外永久避難硐室建設現狀。
(1)國外永久避難硐室建設現狀。目前,在全球礦業發達國家,永久避難硐室的應用十分普遍。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亞、印度、英國和日本等國都在使用安全硐室,其中,加拿大和南非使用安全硐室已有多年歷史。國外的永久避難硐室建設運用已經相當成熟,且效果顯著。如,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銅礦發生塌方事故,后經各方救援人員全力營救,33名被困礦工于事發69天后成功升井,全部獲救。
(2)國內永久避難硐室建設現狀。反觀國內,直到2006年6月6日,我國才正式開始進行礦井避難研究,2009年在潞安集團常村煤礦建立國內首個避難硐室。2010年8月24日,正式發布有關“六大系統”建設完善工作的文件。總體來看,我國避難硐室的建設和研究都處于初步階段,而且在推廣上也略顯不足,仍然不能滿足當前煤礦安全生產的需要。
1.永久避難硐室在千秋煤礦建設的必要性。首先,建設永久避難硐室是千秋煤礦安全生產和及時救援的有力保障,可大大提高了事故發生后受困人員獲救的可能性。其次,建設“六大系統”齊備的永久避難硐室是國家安全生產總局和國家煤礦生產形勢的要求,我國當前處在社會轉型時期,社會不穩定因素增多,煤礦礦難的發生社會影響較大,而永久避難硐室則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礦工人身安全,穩定了社會情緒。最后,永久避難硐室為煤礦應急救援提供了新的思路,礦業作業是一個動態過程,井下工況復雜,不確定因素讓礦難隨時都有可能發生,在礦難發生后給受困人員提供保護自身的途徑是十分必要的。
2.千秋煤礦永久避難硐室建設。
(1)建設概況。經過實地考察,合理設計和精心施工,2011年7月25日,義煤集團千秋煤礦建立起首個“六大系統”避難硐室。該避難硐室,位于千秋礦21采礦區,選取了巖層穩定的主運輸巷道中部的煤層頂板,避難硐室長寬高分別為83 m,5.5 m,3.9 m,可同時容納100人緊急避險。避難硐室的功能包括供氧系統、凈化系統、瓦斯監測、有毒氣體吸收裝置、自然排水和機械排水系統以及通訊系統,同時還提供了一定量的食品、醫藥和自救設備等。
(2)完善意見。通過對該避難硐室的實地考察以及結合我國對永久避難硐室建設的相關規定,筆者認為千秋煤礦避難硐室還有一些要注意和改進的問題。
第一,避難硐室使用培訓。我國當前建設的永久性避難硐室,在功能和可操作性上與國外有一定的差距,對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煤礦工人來說,如何合理使用避難硐室中的相關系統值得注意。應當在避難硐室建立之后,分班、組進行實地培訓和模擬訓練,讓所有參與煤礦生產的工作人員清楚避難硐室的最快到達方式,了解避難硐室使用注意事項,明確避難硐室的重要性。
第二,避難硐室的養護。我國經濟還處于較低的水平,建設一個“六大系統”的永久避難硐室耗費了大量的資金,在日常上工作上要加強對避難硐室的養護工作。具體做法包括,成立專門的避難硐室管理科室,負責避難硐室的檢測、保護和維修,以及避難硐室的相關訓練和指導工作;同時,加大對避難硐室重要性的宣傳,讓每位員工培養起愛護避難硐室的意識。
第三,避難硐室的完善。雖然“六大系統”可以滿足當前一般情況下人員受困的自救需求,然而在生產過程中潛在的危險源危險性很高,形成了復雜的井下工況。因此,要建立起完善的避難硐室與升級體系,需要對往事故案例進行分析,及時發現避難硐室存在的問題,并反饋到研究和建設單位,對避難硐室的功能設計和結構進行完善與升級,以應對各類復雜情況的出現。
作為井下緊急避險設施的避難硐室能夠在井下發生災害事故時,為無法及時撤離的遇險人員提供生命保障。對外能夠抵御高溫煙氣,隔絕有毒有害氣體,對內提供氧氣、食物和水,為遇險人員提供基本的生存條件,為應急救援工作贏得寶貴的時間。我國避難硐室的建設和推廣還處于初步階段,需要國家和社會各界的支持,才能在較短的時間內,覆蓋更大的范圍,為礦業生產提供保障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