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瑋鴻
(河池學院 中文系,廣西 宜州 546300)
況周頤專力于詞五十五年,在詞論、詞作方面皆取得卓著成就。其《蕙風詞話》與王國維的《人間詞話》被譽為“雙璧”,又與陳廷焯的《白雨齋詞話》合稱“晚清三大詞話”。況周頤與王鵬運、朱祖謀、鄭文焯合稱為“清季四大詞人”。況周頤對其詞學成就頗為自負,1923年病中曾自作挽聯曰:“半生沈頓書中,落得詞人二字。”然而,由于況周頤的詞論成就更高,蕙風詞創作被其掩蓋,學術界研究況氏詞論遠勝于其詞創作,已出版文獻類著作《蕙風詞話輯注》、《蕙風詞話·廣蕙風詞話》等。況周頤的詞集以總集《蕙風詞》最為世人所熟知,其它詞集與佚詞則缺乏整理,塵封于圖書館,遺珠于各處,罕有人問津。因此,發掘況蕙風的詞集寶藏,整理、解讀其詞作,當大有可為。
2003年筆者進行畢業論文選題時,既感嘆況周頤的詞名之大,又驚訝于蕙風詞的整理、研究之寂寥。因此,我們不揣淺陋,發掘、整理鄉邦文獻,以期繼承、傳播、弘揚之。十年來,我們親赴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西圖書館、廣西博物館、桂林圖書館、桂林博物館、江蘇南京圖書館等地,廣泛搜羅況氏詞集與佚詞,整理、標點、校勘、注釋其全部存世詞作、詞斷句。拙著《況周頤詞集校注》書稿清樣已于今秋校核完成,即將由滬上某古籍出版社梓行。目前我們已經考知況周頤的詞集有別集十二種,總集三種,另與王鵬運、張祥齡連句詞集一種。除了這些刊印的詞集,況周頤尚有散佚的詞作,見于其親朋著作,錄于其筆記叢談、書畫真跡,發表于報刊雜志。本文擬就況周頤流傳至今的各種詞集、佚詞文獻進行初步研討,拋磚引玉,以就正于方家,冀能促進學界對蕙風詞的深入研究。今撰此文,兼以紀念整理、研究蕙風詞的十年時光。
況周頤生于1861年,卒于1926年,處于中國近現代,身跨十九、二十世紀,經歷清代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四朝及中華民國,主要活動于光緒年間及民國前期。況周頤十二歲始學詞,癖詞至六十六歲去世,沉頓于詞五十五年。這在詞史上也頗為少見,對此龍榆生評道“近代詞人,致力之專且久,而以詞為終身事業,蓋無有能出周頤右者”①龍榆生.清季四大詞人[A].龍榆生詞學論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蕙風在五十余年的詞學歲月中,勤于填詞,嚴于去取,流傳于世的詞集有別集十二種、總集三種、連句詞集一種。現以時間為序分述如下。
《存悔詞》②關于《存悔詞》的詳情,可參看拙作《況周頤<存悔詞>足本、刪定本考論》[J].河池學院學報,2011(3)。這是況周儀刊印的第一本詞集,有足本2種、刪定本1種。(1)足本之一《養清書屋存悔詞》,單行本,一卷,刻本,收錄況氏二十歲前詞56首。據詞集自序推知其成于1879年左右。于式枚篆書題名“養清書屋存悔詞”,末署行書“襄陵外史題”并有“晦若”印章。扉頁之后為況周儀署“己卯花朝悔道人”自序,于式枚“襄陵外史穗笙”題辭《金縷曲》二首。詞集正文卷首第一行上刻“養清書屋存悔詞”,第二行下刻“悔道人/夔笙/未定草”并鈐有況周儀的篆書印章二方,分別為朱文方印“真悔道人”、白文方印“夔笙詩詞”。《養清書屋存悔詞》框高15厘米,寬12厘米,半頁9行21字,四周雙邊,下黑口,單魚尾,版心刻“序”、“題辭”、“養清書屋存悔詞”及頁碼等,詞作共十五頁。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2)足本之二《存悔詞》,單行本,一卷,刻本,收詞63首。分為丁亥本、壬寅本。丁亥本刊于1887年仲秋。奎榮篆書題名“存悔詞”,左右分別署楷書“長白奎榮題”、“丁亥春三月”,扉頁后有隸書雙行牌記“丁亥仲秋鐫/于香海棠館”。之后依次為況周儀署“己卯花朝悔道人”自序,于式枚“襄陵外史穗笙”題辭《金縷曲》二首。詞集正文卷首第一行上刻“存悔詞”下刻“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第一”,第二行下刻“臨桂況周儀夔笙”。此《存悔詞》半頁10行21字,左右雙邊,下黑口,單魚尾,版心刻“序”、“題辭”、“存悔詞”及頁碼等,框高13厘米,寬9.5厘米。詞作共十五頁,收錄況氏二十七歲前詞作63首,與《養清書屋存悔詞》重者50闋,新增13闋。壬寅本《存悔詞》刊于1902年,扉頁題名右署楷書“壬寅春三月”,扉頁后無牌記,框高12.5厘米,寬9.4厘米。藏于上海圖書館。(3)刪定本《存悔詞》,一卷,刻本,收入光緒至民國年間多種版本的《第一生修梅花館詞》附錄。由于況周儀感嘆足本《存悔詞》“固陋”,悔其前作,故于壬辰(1892)冬刪次之。刪定本《存悔詞》卷首第一行上刻“存悔詞”下刻“第一生修梅花館詞附錄”,第二行下刻“臨桂/況周儀/夔笙”,第三至九行是況氏作于1892年的自序,第十行至卷末為詞作。半頁10行20字,左右雙邊,上下黑口,單魚尾,版心刻“存悔詞”及頁碼,框高14.4厘米,寬11厘米。詞作共四頁,收詞12闋。這些不同版本的《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皆將《存悔詞》作為“第一生修梅花館詞附錄”,編于詞集最末,“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第一”則由《存悔詞》改為《新鶯詞》。此本較為常見,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西圖書館、桂林圖書館等皆有藏本多種。此集后收入1989年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叢書集成續編》之《第一生修梅花館詞》,錄入1993年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曾德珪《粵西詞載·況周頤》部分。
《新鶯詞》一卷,刻本。(1)光緒庚寅年(1890)刻入《薇省同聲集》,作為《薇省同聲集》四種的第四。此集收錄有四位詞人的詞集:端木采《碧瀣詞》二卷、許玉瑑《獨弦詞》一卷、王鵬運《袖墨詞》一卷、況周儀《新鶯詞》一卷。此《新鶯詞》收詞26首,與《存悔詞》重者5闋,新增21闋。(2)光緒至民國年間,刻入多種版本的《第一生修梅花館詞》,《新鶯詞》作為“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第一”,收詞21首,與《薇省同聲集》收錄的詞作重出。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桂林圖書館等地。此集后收入1989年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叢書集成續編》之《第一生修梅花館詞》,錄入1993年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曾德珪《粵西詞載·況周頤》部分。
《玉梅詞》,一卷,刻本。光緒至民國年間,刻入多種版本的《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玉梅詞》作為“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第二”,收詞12首。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桂林圖書館等地。此集后收入1989年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叢書集成續編》之《第一生修梅花館詞》,錄入1993年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曾德珪《粵西詞載·況周頤》部分。
《錦錢詞》,一卷,刻本。光緒至民國年間,刻入多種版本的《第一生修梅花館詞》,《錦錢詞》作為“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第三”,收詞24首。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桂林圖書館等地。此集后收入1989年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叢書集成續編》之《第一生修梅花館詞》,錄入1993年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曾德珪《粵西詞載·況周頤》部分。
《蕙風詞》①關于詞別集《蕙風詞》的詳情,可參看拙作《況周頤的三種“蕙風”詞:版本、編撰、選詞》[J]. 河池學院學報,2011,(6).,一卷,刻本。光緒至民國年間,刻入多種版本的《第一生修梅花館詞》,《蕙風詞》作為“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第四”,收詞20首。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桂林圖書館等地。此集后收入1989年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叢書集成續編》之《第一生修梅花館詞》,錄入1993年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曾德珪《粵西詞載·況周頤》部分。
《蔆景詞》,一卷,刻本。光緒至民國年間,刻入多種版本的《第一生修梅花館詞》,《蕙風詞》作為“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第五”,收詞28首。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桂林圖書館等地。此集后收入1989年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叢書集成續編》之《第一生修梅花館詞》,錄入1993年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曾德珪《粵西詞載·況周頤》部分。
《玉梅后詞》。(1)一卷,刻本,收詞20首,光緒丁未(1907)附刻于《阮庵筆記五種》之后。題簽者端方。有況氏的《玉梅后詞》自序,書末有“吳縣受業柴瓊秀林校字”。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桂林圖書館等地。民國十五年(1926)上海中國書店印行況周頤的《蕙風叢書》,附錄收入《玉梅后詞》。此集后收入1989年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叢書集成續編》。(2)鉛印本。宣統二年(1910)上海國學扶輪社印行《香艷叢書》,第八集卷二收錄《玉梅后詞》;民國三年(1914)上海中國圖書公司和記印行《香艷叢書》,即據1910年版。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此集后收入2005年北京團結出版社《中國香艷全書》第二冊。
《二云詞》,一卷,刻本。民國年間刻入《第一生修梅花館詞》,《二云詞》作為“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第六”,收詞44首。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桂林圖書館等地。此集后收入1989年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叢書集成續編》之《第一生修梅花館詞》,錄入1993年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曾德珪《粵西詞載·況周頤》部分。
《餐櫻詞》,一卷,刻本。(1)《餐櫻詞》民國四年(1915)刻成,有況周頤自序、朱孝臧題詞,收詞56首。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2)民國十五年(1926)刻入《第一生修梅花館詞》,《餐櫻詞》作為“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第七”,所收詞與民國四年刻本所錄重出。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西圖書館、桂林圖書館等地。此集后收入1989年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叢書集成續編》之《第一生修梅花館詞》,錄入1993年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曾德珪《粵西詞載·況周頤》部分。
《菊夢詞》,一卷,刻本。民國十五年(1926)刻入《第一生修梅花館詞》,《菊夢詞》作為“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第八”,收詞30首。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廣西圖書館、桂林圖書館等地。此集后收入1989年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叢書集成續編》之《第一生修梅花館詞》,錄入1993年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曾德珪《粵西詞載·況周頤》部分。
《秀道人詠梅詞》,單行本,一卷,刻本,收詞22首。民國九年(1920)刻于武進趙氏(尊岳)惜陰堂。收錄《清平樂》組詞21首、《減字浣溪沙》(夢入羅浮即會真)1首,為京劇表演藝術家梅蘭芳作。四周黑欄,左右單邊,上下大黑口,單魚尾,下記頁碼,半頁九行,行十六字。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
《秀道人修梅清課》,單行本,一卷,活字印本。民國庚申(1920)仲冬仿聚珍版,以活字版印行,有隘堪居士孫德謙序,寐叟(沈曾植)題詞,程艷秋校字。收詞53首,為梅蘭芳作。四周粗黑欄,左右單邊,白口,雙魚尾,上記題名,下記頁碼,半頁十行,行十八字。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此集后收入1993年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曾德珪《粵西詞載·況周頤》部分。
《第一生修梅花館詞》。這是況周頤各種詞集的叢刊,依新詞集的刻成而遞增卷數,故有不同版本多種。(1)四卷本,光緒刻本,收詞69首。包括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第一至第三,《新鶯詞》21首、《玉梅詞》12首、《錦錢詞》24首,附錄《存悔詞》12首。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2)六卷本,光緒刻本,刊刻于揚州,收詞117首。包括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第一至第五,《新鶯詞》21首、《玉梅詞》12首、《錦錢詞》24首、《蕙風詞》20首、《蔆景詞》28首,附錄《存悔詞》12首、《香海棠館詞話》。此版本附有江寧端木采(子疇)、吳縣許玉瑑(鶴巢)、賀縣于式枚(晦若)的題詞,《蔆景詞》、《存悔詞》皆有況周頤自序。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3)七卷本,民國刻本,收詞161首。包括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第一至第六,《新鶯詞》21首、《玉梅詞》12首、《錦錢詞》24首、《蕙風詞》20首、《蔆景詞》28首、《二云詞》44首,附錄《存悔詞》12首、《香海棠館詞話》。(4)九卷本,民國十五年(1926)印本,收詞247首。民國十四年,況周頤應海寧陳乃乾之約,編《蕙風叢書》成,民國十五年由上海中國書店印行。《蕙風叢書》共十二冊,其中第十一、十二冊為《第一生修梅花館詞》,九卷,收錄況氏詞作較全,包括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第一至第八,《新鶯詞》21首、《玉梅詞》12首、《錦錢詞》24首、《蕙風詞》20首、《蔆景詞》28首、《二云詞》44首、《餐櫻詞》56首、《菊夢詞》30首,附錄《存悔詞》12首、況周頤祖母朱鎮《澹如軒詩》。有江寧端木采(子疇)、吳縣許玉瑑(鶴巢)、賀縣于式枚(晦若)、歸安朱孝臧(古微)的題詞,《蔆景詞》、《二云詞》、《餐櫻詞》、《存悔詞》皆有況周頤自序,《澹如軒詩》有況周頤的跋。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桂林圖書館等地。九卷本《第一生修梅花館詞》后收入1989年臺北新文豐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叢書集成續編》之《第一生修梅花館詞》,錄入1993年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曾德珪《粵西詞載·況周頤》部分。
《蕙風琴趣》①關于詞總集《蕙風琴趣》的詳情,可參看拙作《況周頤的三種“蕙風”詞:版本、編撰、選詞》[J].河池學院學報,2011,(6).,一卷,活字本,刊印于民國七年(1918),收詞101首。《蕙風琴趣》是況周頤精心結撰的第一本自定詞選,他從《存悔詞》、《新鶯詞》、《玉梅詞》、《錦錢詞》、《蕙風詞》、《蔆景詞》、《二云詞》、《餐櫻詞》、《菊夢詞》等9種詞別集中,選入不同時期創作的詞作99首,新增未收入集的詞作2首。《蕙風琴趣》作為《鶩音集》二種的第二,與朱祖謀《彊村樂府》合編。《鶩音集》前有“戊午七月朔元和孫德謙序”,由四益宦以活字版印行。四周黑欄,左右雙邊,上下黑口,雙魚尾,版心中央上題詞集名“蕙”,下記頁碼“一”至“三十六”,半頁十行,行二十字。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
《蕙風詞》②關于詞總集《蕙風詞》的詳情,可參看拙作《況周頤的三種“蕙風”詞:版本、編撰、選詞》[J]. 河池學院學報,2011,(6).。(1)兩卷,刻本,分為“蕙風詞卷上、蕙風詞卷下”,刊刻于民國十四年(1925),收詞123首。此《蕙風詞》是詞總集,異于錄入《第一生修梅花館詞》第四的詞別集《蕙風詞》,乃況周頤“自定詞二卷,刪次《新鶯》以下,迄于《菊夢》,又別增以新制者”③趙尊岳:《蕙風詞》跋[A],況周頤.蕙風詞.[M].武進趙氏惜陰堂刊,1925.。即況周頤從《存悔詞》、《新鶯詞》、《玉梅詞》、《錦錢詞》、《蕙風詞》、《蔆景詞》、《二云詞》、《餐櫻詞》、《菊夢詞》、《秀道人修梅清課》等10種詞別集中選錄103首詞作,并增加未收入集的新制詞作20首。詞總集《蕙風詞》由況周頤的弟子武進趙氏(尊岳)惜陰堂刊刻,上下兩卷,四周黑欄,左右雙邊,上下黑口,單魚尾,版心中央上刻“詞上”或“詞下”,下記頁碼,半頁十行,行二十字,各卷末有“受業趙尊岳校字”,書末有趙尊岳的跋。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詞總集《蕙風詞》后收入199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續修四庫全書》叢書;其未收入詞別集的新增詞作21首,錄入1993年桂林漓江出版社出版的曾德珪《粵西詞載·況周頤·集外詞》部分。(2)一卷,鉛印本。民國二十六年(1937),陳乃乾輯錄百位清代詞人詞集《清名家詞》,由上海開明書店刊印,第十卷收錄況周頤刪定的《蕙風詞》,前有況周頤小傳、趙尊岳的跋,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1982年上海書店印行《清名家詞》,即根據開明書店1937年初版復印。2006年巴蜀書社出版俞潤生《蕙風詞話·蕙風詞箋注》所收《蕙風詞》即據此本。(3)兩卷,刻本。民國三十八年(1949),成都薛志澤崇禮堂刊刻《清季四家詞》,第四冊收錄況周頤刪定的兩卷《蕙風詞》,分為上、下卷。四周粗黑欄,左右雙邊,上下黑口,單魚尾,版心中央上題詞集名,下記頁碼,半頁十行,行二十三字,畢節路(彥惇)校字,趙尊岳所作的跋。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廣西圖書館。(4)《蕙風詞》另有42頁油印本一冊,字跡難辨,印行粗陋,見藏于桂林圖書館。
《和珠玉詞》,一卷,刻本。光緒二十年甲午(1894)六月,況周頤與王鵬運、張祥齡連句《和珠玉詞》138闋,并于同年印行,揚州晏氏家刻本。江標題贉,內有馮煦、王鵬運的序,況周儀的集晏殊詞句為《和珠玉詞》題詞二首:《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臨江仙》(一霎秋風驚畫扇)。四周粗黑欄,左右雙邊,上下黑口,單魚尾,版心中央上題內容,下記頁碼,半頁十行,行二十字。見藏于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桂林圖書館。民國十二年(1923),趙尊岳重為開雕,增入況周頤為《和珠玉詞》作的跋,即為趙氏惜陰堂刻本。
綜上可見,蕙風詞集以時為序編訂,多以號命名,條理清楚,自成體系,生動反映其幼年、壯年、老年的創作歷程。少作多性靈語,不免尖艷之譏,如《存悔詞》、《新鶯詞》;中歲所作依“重拙大”之旨,體格一變,如《新鶯詞》、《玉梅詞》、《玉梅后詞》、《錦錢詞》、《蕙風詞》、《蔆景詞》。晚年寓居上海,與朱祖謀以詞相切劘,守律亟嚴,如《二云詞》、《餐櫻詞》、《菊夢詞》、《秀道人詠梅詞》、《秀道人修梅清課》。況周頤曾號悔道人、秀庵、秀道人、玉梅詞人、玉梅詞隱、蕙風詞隱等,習用者為蕙風,其《存悔詞》、《玉梅詞》、《玉梅后詞》、《蕙風詞》、《秀道人修梅清課》、《秀道人詠梅詞》、《蕙風琴趣》即以號命名詞集。
況周頤一生著述等身,而于詞學領域成就最大。他從事詞創作五十余年,嘗自謂“世界無事無物,不可入詞,但在余自運途其筆,使宛轉如意耳”①腹痛:況蕙風先生外傳[N].申報·自由談,1926年8月28日.。收錄入集的僅為生平詞作的一部分,尚有大量詞作散佚于詞集外。況氏弟子趙尊岳1925年為其詞總集《蕙風詞》作跋曾嘆曰:“吾師詞可傳者,寧止此數?蓋從嚴格矜慎之至也。……昔人謂蘇文忠才大如海,其為詩無不可賦之題,無不可用之典,吾師之于詞亦然。晚歲避地滬濱,鬻文為活。滬人士對于吾師,無論知與不知,咸欲得一詞自增重。于是乎吾師之詞之題,乃至陸離光怪,匪夷所思,求之前人集中,殆未曾有,而其詞益妥帖易施。題不足為詞病,而皆為自定詞所不取。其它驚才絕艷之作,蚤歲克副盛名,中年用自排遣者;吾師之所吐棄,它人得其一二,以之收名定價而有余。”②趙尊岳:《蕙風詞》跋[A],況周頤.蕙風詞[M].武進趙氏惜陰堂刊,1925.趙尊岳1933年著有《蕙風詞史》,箋釋況周頤詞集《存悔詞》、《新鶯詞》、《玉梅詞》、《錦錢詞》、《蕙風詞》、《蔆景詞》、《玉梅后詞》、《二云詞》、《餐櫻詞》、《菊夢詞》及詞總集《蕙風詞》,他在文末述曰:“先生自定詞終于此,別有《修梅清課》一卷,余所輯《集外詞》二卷。《清課》已付梓,集外則詠物介祝之詞居多,為先生所屏棄者也。”可知趙尊岳曾輯錄況周頤未收入集的詞作為《集外詞》二卷,可惜而今不復可考,亦難知其詳。
趙尊岳開創的對蕙風集外詞的輯錄工作,續有承繼。曾德珪《粵西詞載·況周頤·集外詞》收錄21首,然而這些詞作實已見收于詞總集《蕙風詞》,并非真正意義上的佚詞。2000年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屈興國《蕙風詞話輯注》,在關涉況周頤佚詞的詞話之后附加按語:“蕙風……詞未入集。”這些標明“未入集”的蕙風詞作共計23首,其中2首已見收于蕙風詞集,另有21首確為佚詞。俞潤生《蕙風詞話·蕙風詞箋注》附錄一《<蕙風詞>拾遺》收詞12首,其中11首已見收于況周頤的各種詞集,只有1首為佚詞。
可見,先賢時哲對蕙風佚詞的界定有失嚴密,導致時有誤收。有鑒于此,對蕙風佚詞進行科學界定實屬必要。我們十年來致力于況周頤詞集的校注與佚詞、詞斷句的收集整理。我們認為,所謂況周頤佚詞是指況周頤創作的散見于其詞集之外的詞作,這些佚詞未收入其個人已刊行的詞別集、詞總集、與人連句詞集。我們已經輯錄得況周頤的佚詞103首、斷句8則,這些詞作出自其筆記叢談、書畫真跡及親朋著作、報刊雜志。
況周頤著述頗豐,除了詞集外,尚有詞話、筆記叢談數種。從中輯錄的佚詞如下:(1)《餐櫻廡漫筆》③關于《餐櫻廡漫筆》所錄蕙風詞詳情,可參看拙作《一代詞宗的落幕悲歌——論<申報·自由談>刊載的況周頤詞作、外傳》[J]. 河池學院學報,2012,(3).。這是況周頤1924至1926年發表于《申報·自由談》的筆記,其中收錄有況周頤的佚詞、斷句。所附“蕙風集外詞”七首:《八聲甘州》(足平生青笠綠蓑衣)題許奏云《云亭垂釣圖》。《念奴嬌·題程君姬人儷青墓志后》(情天忉利)。《水龍吟·為鄧爾雅題鄺湛若綠綺臺琴拓本》(故宮遺恨休論)。《喜遷鶯·游存先生新居落成索賦》(徙溟鵬息)。《臺城路》(大江瓴建山盤錯)題戴錫三《春帆入蜀圖》。《百字令·某夫人挽詞》(金幢西指)。《鷓鴣天·袁母唐太夫人壽詞》(愛日庭闈景福遐)。從《餐櫻廡漫筆》中輯錄的其他詞作如下:《太常引·賦朱彊村太常仙蝶》(翩然便出軟紅塵)。《好事近》題缶廬畫折枝荔支為蕙風作《唯利是圖》五首,其一(荔與利諧聲)、其二(風骨信傾城)、其三(雙蒂水晶丸)、其四(荔下有三刀)、其五(何必狀元紅)。《八聲甘州·題雷峰塔<陁羅尼經>》(坐南屏煙翠晚鐘前)。《浪淘沙》(風雨黯橫塘)與君木連句賦夜來香、螳螂。《如夢令》(已忍前塵如夢)。《百字令》(倚云撐碧)題叔雍高梧軒圖。《蝶戀花》(簾幙殘寒春擁髻)暮春之初麋仲招同君木、君誨夜集玉暉樓口占。《蝶戀花》(少日年芳何處去)次韻天嬰詞。《蝶戀花》(庭院陰陰風雨過)為君木夢中字余曰“曲瓊”賦。《浣溪沙》君木、蕙風連句二首贈寶琴,每句嵌座中人字,其一(左顧余情到酒邊)、其二(風滿雕櫳月滿樓)。《清平樂》(斷無塵涴)題陳質庵彬《閑軒深坐圖》。《鷓鴣天》(慘綠韶年付酒杯)題畫丐丐畫圖。《前調》(返舍羲輪不可期)題王星泉《顧影自憐圖》。《百字令》(虎頭三絕)題吳觀岱繪、顧景炎藏《晴窗讀書圖》。《南浦》(秀極信能奇)題四明周湘云鴻孫《九石圖》之一曰《遠浦涵星》。《八聲甘州》(向天涯能得幾情親)為女伶潘雪艷作。《高陽臺》(碧玉年芳)正月十六夕聽歌為雪艷賦。此外,《餐櫻廡漫筆》還收錄有《浣溪沙》、《木蘭花慢·賦柳如是遺墨》等詞的斷句。(2)《眉廬叢話》收錄《千秋歲》(云颿萬里)贈日本歰澤青淵男爵。《點絳唇》(男女分科)賦詠繆筱山醫寓與江陰繆筱珊先生姓字巧合。《菩薩蠻·美人辮發》(同心三綹青絲綰)。《減字浣溪沙·美人唇》(記向瑤窗寫韻成)。《沁園春·美人舌》(慧茁心苗)。《減字浣溪沙·美人頸》(延秀雒川鶴未翔)。《鳳凰臺上憶吹簫·美人胸》(酥嫩云饒)。《減字浣溪沙·美人腹》(妙相規前寫秘辛)。《白蘋香·前題》(屬稿未須鳳紙)。《減字浣溪沙·美人臍》(可可珠容半寸余)。《念奴嬌·詠今美人足》(踏花行遍)。《減字木蘭花·美人骨》(陽秋皮里)。《金縷曲·前題》(畫筆應難到)。《減字浣溪沙·美人肉》(絲竹平章總不如)。《滿庭芳·美人色》(倚醉微頳)。以上十三首詠美人詞,收入況周頤輯撰的《繪芳詞》。(3)《香東漫筆》收錄《浣溪沙》(仌樣詞人天樣遙)與鄭叔問連句詞。(4)《蘭云菱夢樓筆記》收錄《水龍吟·<表忠錄>題詞》(荒江咽遍寒潮),及《甘草子》詞斷句。(5)《餐櫻廡隨筆》收錄《臨江仙》(家世列仙官列宿)題平湖葛詞蔚尊人毓珊部郎遺像,及《探芳信》詞斷句。(6)《天春樓漫筆》收錄《浣溪沙》(綰結同心綬帶宜)題梅蘭芳繪贈吳東邁合歡綬帶便面。(7)《蕙風詞話》收錄《浣溪沙》(捧硯亭亭列十眉)賦韓氏磨崖題記,及《綺羅香》、《鷓鴣天》詞斷句。(8)《蔆景詞序》收錄《金縷曲·乙未九月秦淮即事》詞斷句。
況周頤遺存于世的手書詞稿如下:《高陽臺》(閣小留香)題項文彥繪、查蔭階藏《綠天草庵瀹茗圖》。《百字令》(眼前邱壑)題羅聘古寺鳴鐘圖詩堂。《百字令》(琴書靜對)題孫德謙藏、顧粦士繪《南窗寄傲圖》。《減蘭》(鳳雙蝶只)題蔡哲夫藏《宋媛妳闌花樣圖》詩堂。《八聲甘州》(裊珠歌不斷是傷心)為女伶李雪芳作。《減字浣溪沙》(文采風流易慶之)繢梅題詞。《洞仙歌》(塵飛不到)題《云窗授律圖》。《如夢令》(明月一窗誰共)自繢連理枝緗梅圖題詞。《八聲甘州》(足平生青笠綠蓑衣)題許奏云《云亭垂釣圖》。《浣溪沙》(莫遣歌塵到扇邊)。
況周頤一生交游甚廣,其佚詞散見于親朋師友著作如下:(1)王鵬運《味梨集》收錄《東風第一枝》(寒重花慵)半塘、夔生、伯崇連句詞,《大酺》(又海棠收)半唐、夔笙聯句詠瓶中芍藥,《采綠吟》(小苑槐風靜)半唐、夔笙綠陰聯句。(2)程頌萬《定巢詞集》收錄《鶯啼序》(時晴峭寒共忍)況夔笙、顧印伯、陳伯完、程子大連句,《臨江仙》子大同夔笙連句八闋,其一(碧樹門闌初過雨)、其二(樓外斜陽如水潑)、其三(海氣著衣能袚暑)、其四(側帽行吟滄海上)、其五(皺水橫塘風不定)、其六(二十四橋春晼晚)、其七(曾拾媚香樓半碣)、其八(掩抑鹍弦彈楚調)。(3)馮幵《回風堂詞》收錄《蝶戀花》天嬰、蕙風、君木感事連句三首詞,其一(刬地殘紅深幾許)、其二(芳草天涯離別久)、其三(容易華筵歌管歇)。(4)黃侃《纗華詞》收錄《減字浣溪沙·題<纗華詞>》四首,其一(容易金風到海湄)、其二(雁后霜前百不堪)、其三(憶昔梅邊失賞音)、其四(彩筆能扶大雅輪)。(5)葛金烺《竹樊山莊詞》收錄《齊天樂》(舊家文采丹陽集)題葛金烺《竹樊山莊詞》。(6)吳隱《遯盦集古印存初集》重訂本收錄《水調歌頭》(臧印癖秦漢)題《遯盦集古印存初集》。(7)吳昌碩《吳昌碩談藝錄》《沁園春》(詩人之詩)題《缶廬詩存》。(8)徐珂抄錄蕙風詞《壽星明·徐貞齋七十壽詞》(芝擥商山)。(9)張爾田《詞林新語》收錄《浣溪沙》與彊邨連句詞斷句。(10)佚名輯《廬所錄詞》《百字令》(良辰設悅)賀周夢坡德配張夫人六十壽作放生會于西溪
況周頤暮年避地滬上,賣文為生,筆耕于報刊雜志,發表的佚詞如下:(1)《小說月報·文苑》。一九一三年十一月第四卷第十一號登載《埽花游·和仲可、子大》(海棠過卻),一九一四年第五卷第五號登載《高陽臺》(帽影羞花)。(2)《東方雜志·文苑》。一九二〇年第十七卷第二十號《鷓鴣天》(湖水湖煙付阿誰)題徐仲可先德印香中翰《復盦覓句圖》。(3)《星期》。一九二二年第四十期《水龍吟》(年年海上清秋)賦詞贈玉霜簃主人程艷秋。(4)《時報》。一九二三年公歷一月刊載其為李太夫人八徽圖題詞,二十一日刊發《百字令·侍櫛箴紉》(珈笄式度),《臺城路·急智靖變》(夜深鄰院聞嘻出),《鷓鴣天·遇火整暇》(熛怒無端憶昔時),《臨江仙·振廩捍侮》(德合無疆安積善);二十二日刊其《滿江紅·病榻服勞》(病翼乖鴻),《沁園春·手援眾溺》(豵耶師耶),《滿庭芳·創學惠鄉》(桃李陰成),《浪淘沙·然燈照海》(仙路阻重瀛)。四月八日《水龍吟》(可憐清事消磨)題寒泉閣校碑圖。(5)《申報·自由談》①關于《申報·自由談》所錄蕙風詞詳情,可參看拙作《一代詞宗的落幕悲歌——論<申報·自由談>刊載的況周頤詞作、外傳》[J]. 河池學院學報,2012,(3).。其收錄的蕙風詞作、斷句除了前述《餐櫻廡漫筆》,尚有如下數首:一九二四年公歷八月五日《百字令》(洞垣窺秘)賦詞志謝武進許君壽如醫生。一九二六年公歷五月二十八日《鷓鴣天》(非蝶非周夢里身)題丁眄庭所著《切夢刀》;六月七日《百字令》(平泉新筑)賦曲石先生拓地筑園奉母闕太夫人名曰“闕園”;十月十九日刊載的“況蕙風遺稿”:《八聲甘州》(數詞名當代一彊村)題林鐵尊《半櫻簃填詞圖》,《憶舊游》(問清時宦跡)題鮑花潭中丞《鳩江送別圖》,《桂枝香》(菟裘小筑)又題花潭中丞《詒經書屋冬日課孫圖》。(6)《野語》雜志。一九二五年第四期錄其《點絳唇》(驚座雄談)題《揮麈圖》。(7)《餐櫻詞》附剪報,出處待考。《惜秋華》(夢綺春明)賦程郎艷秋小影。
曾有學者或因僅見況周頤的詞總集《蕙風詞》,而下斷語曰“況氏詞作,存者不多,或有遺珠之憾”②金啟華.《蕙風詞箋注》序[J].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04,(2).。我們經過十年稽考,廣為搜羅況氏詞作,綜上所錄可知況周頤傳世的詞集、詞作數量不菲。詞集有別集十二種:《存悔詞》、《新鶯詞》、《玉梅詞》、《玉梅后詞》、《錦錢詞》、《蕙風詞》、《蔆景詞》、《二云詞》、《餐櫻詞》、《菊夢詞》、《秀道人詠梅詞》、《秀道人修梅清課》,收詞(不計重出者)366首。總集三種:《第一生修梅花館詞》、《蕙風琴趣》、《蕙風詞》,收詞(不計重出者)268首。連句詞集一種:與王鵬運、張祥齡連句《和珠玉詞》,收三人的連句詞138首,收況周頤詞2首。以上各集收詞(不計重出者)共526首。除了這些刊印的詞集,況周頤尚有散佚的詞作共計103首、斷句8則。因此,我們考知況周頤的存世詞作共629首,斷句8則,實乃彬彬之盛。蕙風詞的質量高,數量巨,名列“清季四大詞人”,堪稱詞壇翹楚。
[1]況周頤.蕙風叢書[M].上海:上海中國書店,1926.
[2]況周儀.存悔詞.[M].光緒十三年(1887)刻本.
[3]況周頤.秀道人修梅清課.[M].民國九年(1920)活字本.
[4]況周頤.蕙風詞.[M].武進趙氏惜陰堂刊,1925.
[5]申報(影印本)[M].上海:上海書店,1983年—1984年.
[6]秦瑋鴻.一代詞宗的落幕悲歌——論《申報·自由談》刊載的況周頤詞作、外傳[J].河池學院學報,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