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禮剛 許紅偉 禹 旭 王慧慧
(1.河南省測繪工程院 河南 鄭州 450003;2.河南省遙感測繪院 河南 鄭州 450003)
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Continuously Operating Reference Stations,CORS) 是集成了衛星定位(GPS、GLONASS、COMPASS、GALILEO 等)、通訊、有線及無線網絡和氣象采集等技術,是一個不間斷地面信息源采集系統,是坐標框架建設和維持的主要技術手段和基礎設施, 不僅服務于測繪領域,在氣象輔助預報、地震監測、規劃建設、交通導航管理等領域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河南省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簡稱HeNCORS),在省內共建設56 個連續運行參考站,覆蓋整個省域,平均站間距離61km。通過測試該系統的動態靜態定位精度、空間可用性、時間可用性、服務時效性、接收機兼容性等,客觀的評價HNCORS 各種技術指標水平,總結該系統成功和不足之處。測試設備為7 家廠商的10 種不同型號的接收機, 共103 個等級控制點,點位均勻分布全省。
測試內容包括:野外測試、數據分析及結論。 從應用實踐角度考慮,測試主要涵蓋以下幾個方面:
1.1 定位精度:進行動態定位,分析評定點位的內符合、外符合精度;檢查利用CORS 聯網解算的已知點坐標準確性。
1.2 空間可用性:能夠得到RTK 固定解的范圍。
1.3 時間可用性:固定解條件下,符合指標的樣本占總樣本的比例。
1.4 服務時效性:也稱初始化時間,即流動站從浮點解到固定解的時間。
1.5 設備兼容性:不同廠家不同型號的設備在系統中使用的兼容情況。
2.1 定位精度測試:動態測試時,在已知控制點安置好儀器對中整平或用對中桿扶正,首次固定后采集1 次,然后初始化3 次并采集數據,共4 個結果。采樣率為1 秒,每次記錄30秒的固定解,結果取平均值;靜態時,在已知點安置好儀器,連續采集2 小時靜態數據,與周圍參考站同步解算,求取點位坐標后與已知坐標進行差值比較。
2.2 空間可用性測試:設計均勻分布全省的測試點,通過測試點位的RTK 固定解情況界定其可見可用性。在河南省邊界配合車載測試 (車速40~120 千米/小時, 采樣率為1 秒),將GPS 接收機天線固定于車頂,記錄車輛的運行軌跡,進而分析在省周邊是否可用。
2.3 時間可用性測試:選擇5 處條件良好的點位,連續采集24 小時RTK 固定解,采樣率為5 秒。 計算各歷元定位結果的差值,以三倍設計精度為限差,統計限差之內樣本數量占總樣本數量的比例,≥95%為合格,<95%為不合格。
2.4 服務時效性測試:與動態定位精度測試同時進行,記錄接收機從浮點解到固定解的時間(即初始化時間),每個點位4 次,列表統計分析。
2.5 設備兼容性測試: 選取目前市面常用的各類GPS 接收機(徠卡、天寶、拓普康、南方、華測、中海達、蘇州一光等廠家的設備)進行RTK 測量,考查各類設備利用本系統動態定位的情況。
坐標系統采用WGS 84, 大地坐標通過七參數轉換獲得西安80 坐標,分析其平面精度,高程精度方面使用大地高精度代替。
3.1.1 動態定位
1)內符合精度:反映定位的穩定性。
2)外符合精度:反映定位的準確性。

對103 個點位取393 次差值結果,點位內符合、外符合精度統計如下:

表3.1 點位內符合、外符合較差

圖3.1 點位內符合較差分布圖
可以看出,393 次獨立定位結果的精度分布符合正態分布,樣本質量良好。

圖3.2 點位外符合較差分布圖
3.1.2 靜態定位
采用徠卡AS10、天寶R8、南方S86、華測X90、拓普康HIPER、中海達V8 共6 臺雙頻接收機,共聯測10 個已知點。基線處理軟件采用GAMIT 軟件(Ver. 10.35),星歷采用IGS快速精密星歷,起算點為CORS 站點成果,計算得到的坐標與已知坐標的較差統計如下:

表3.2 點位坐標較差統計
下圖分別為RTK 固定解條件下的省內測試點位圖和省外樊魏高速公路軌跡圖,可以認為能夠獲得RTK 固定解的范圍覆蓋全省。

圖3.3 省內測試點位圖和省外車載軌跡圖
測試中以5s 采樣間隔采集RTK 固定解,連續采集24 小時數據。平面限差采用5cm,大地高限差采用15cm,測試結果如表3.3。
所有結果均為固定解,測試過程中,各型號儀器初始化時間大部分在20 秒以內。 結果表明, 本系統定位時效性良好,滿足設計指標要求。

表3.3 時間可用性測試點數據統計

圖3.4 省內測試點位圖和省外車載軌跡圖
設備兼容性測試包括7 個廠家共11 種不同型號的設備,每個點位選擇同一廠商不同儀器測試,表內結果為定位平均值和已知值的差值:

表3.4 不同廠家不同型號設備RTK 定位測試
表中所有結果均為固定解,可以看出,平面差值、大地高方向差值均在兩倍中誤差之內,本系統兼容性良好,完全滿足設計指標要求。
本次測試科學地組織國內外主流GPS 廠商常用儀器,測試的內容包括系統的動態靜態定位精度、空間可用性、時間可用性、服務時效性、設備兼容性等,通過對測試數據的分析得出結論:
利用本系統進行動態定位和靜態定位,在平面和高程方向上內、外符合精度均達到設計要求;可獲得RTK 固定解的范圍可覆蓋整個河南省, 省邊界周圍能夠也得到固定解,優于系統設計指標;系統運行穩定,時間可用性指標高于95%,達到系統設計指標;初始化時間普遍小于20 秒;系統對第三方設備兼容性好,能夠兼容市面常用品牌的接收機。 整個測試表明,HeNCORS 系統建設是成功的,所有指標均達到或優于技術設計要求,可滿足用戶需求。
[1]武軍酈.連續運行參考站自動化系統的關鍵技術[J].測繪通報,2003(12).
[2]隆華平,胡友健,曾云.GPS 連續運行參考站網絡的解的精度及其穩定性研究[J].全球定位系統,2005(02).
[3]劉經南,劉暉.連續運行衛星定位服務系統:城市空間數據的基礎設施[J].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03(03).
[4]唐衛明,樓益棟,劉暉,陳日高,楊秋.GPS 連續運行參考站系統定位精度檢測方法研究[J].通信學報,2006(08).
[5]李江衛,肖建華,高光星.武漢市連續運行衛星定位綜合服務系統(WHCORS)測試與分析[J].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