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賢 朱曉飛
(平頂山市工業學校 河南 平頂山 467001)
《電工基礎》是一門專業基礎課,理論抽象,實踐性強,是教師難講學生難學的一門課。 中專學生普遍存在基礎知識薄弱,對理論無興趣,學習主動性不強的狀況。 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與教學理念, 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教學效果。為提升教學質量,改變學生畏難現狀,近幾年來,我嘗試在課堂教學中導入實驗式教學法,使學生的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究,被動接受轉為主動思考。 讓學生知道學習是自己如何學,不是老師如何講,學生成了課堂的主體,老師起指導作用。 不但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也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發生明顯變化,得到學生和老師的一致贊同。
“成功的真正秘訣是興趣”。 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創設情境,通過提出一些與所講內容有關的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將學生引入情境之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講自感現象一節時,用自制教具先做演示實驗,讓學生仔細觀察現象,要求學生根據現象提出問題。 學生發現:與電感線圈串聯的燈泡通電時亮的稍慢一些;與電感線圈并聯的燈泡斷電時會閃亮一下再慢慢熄滅。 很快就有學生問如果沒有電感線圈又會是什么現象? 線圈在這里起了什么作用? 線圈有什么樣的特性? 學生立刻開始圍繞這些問題進行討論。 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有效激發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 在問題的激發下,學生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并互相啟發,取長補短,產生更多有創造性的觀點。
根據電路圖,讓學生三人配合自己連電路,做自感現象實驗(圖1、圖2)。
在實驗1 中,先合上開關S,調節變阻器RP2 的電阻,使同樣規格的兩個指示燈HL1 和HL2 的明亮程度相同。 再調節變器RP1 使兩個指示燈都正常發光,然后斷開S。

圖1

圖2
再接通電路時可以看到, 跟變阻器RP2 串聯的指示燈HL2 立刻正常發光,而跟有鐵心的線圈L 串聯的指示燈HL1卻是逐漸亮起來的。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原來,在接通電路的瞬間,電路中的電流增大,穿過線圈L 的磁通也隨著增加。 根據電磁感應定律,線圈中必然會產生感應電動勢,這個感應電動勢阻礙線圈中電流的增大,所以,通過HL1 的電流只能逐漸增大,HL1 只能逐漸亮起來。
再看實驗2,把指示燈HL 和帶鐵心的電阻較小的線圈L并聯在直流電路里。 接通電路,HL 正常發光后,再斷開電路,這時可以看到,斷電的那一瞬間,指示燈突然發出很強的亮光,然后才熄滅。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這是由于電路斷開的瞬間,通過線圈的電流突然減弱,穿過線圈的磁通也就很快地減少,因而在線圈中產生感應電動勢。 雖然這時電源已經斷開,但線圈L 和指示燈HL 組成了閉合電路,在這個電路中有感應電流通過,所以,指示燈不會立即熄滅。
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覺、主動地和教師、同學、教材、實驗相互作用,進行信息交流,探索實驗,形成一種和諧親密、積極參與的教學氣氛。 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動手操作、用眼觀察、深入思考、積極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投入到這些活動中,讓他們親身感受到動手的快樂以及成果帶來的成就感。
針對學生所做的實驗結果,給予客觀、真實、具體地評價,哪怕只有一步做的好,也給予充分肯定,這樣不但使學生感受到了一定的成功, 而且也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使其認為自己的勞動沒白費,從而大大激發了學生繼續努力探究學習的動力。
觀察是人們有目的有計劃的主動知覺,在人類的一切活動中都需要觀察能力,尤其創造發明更需要觀察力。 《電工》教學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明確觀察目的,確定好觀察點,也就是觀察哪里,觀察什么,搞清觀察的主次,觀察與操作相結合,觀察與思考相結合,搞好問題的探討,提高觀察效果。 在前面所做的實驗中,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指示燈在開關閉合和斷開瞬間的變化,如果注意力不集中,是很難觀察到現象的。不但有效提高了教學效果, 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能力。 這樣,學生在以后工作中也會做到善于發現和解決問題。
要創造條件讓學生隨時去做實驗,在實驗中學習、研究、創新。 一是可以讓學生去做補弱性的常規實驗;二是讓學生做輔助學習的“補充實驗”;三是讓學生去做開放性的創新實驗。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于提出實驗研究的問題,設計活動內容,讓學生到實驗中設計實驗,研究問題,還可讓學生帶著學習中的疑難去做實驗,解決疑難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驗創新的能力。
嚴謹的科學態度是培養學生發現精神及創新能力的前提。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實驗的指導與教育,努力培養他們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例如:學習電流磁效應時,介紹奧斯特、安培等著名科學家是怎樣研究、發現電流磁效應現象;使用萬用表測電阻時,為什么要選擇合適的量程讓指針指示在刻度線1/2~1/3 處; 學習伏安法測電阻時,強調學生要注意什么時候用內接法,什么時候應用外接法;在讀表時,要求學生力求讀取準確數據,最大限度地減少讀數上的誤差。
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創造性地運用提問技巧,鼓勵學生多質疑、多猜想、多想象,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鼓勵學生的創意,肯定學生獨特的意見,要加強學生研究性學習指導,指導他們搞好選題,引導他們學會收集信息、處理信息,指導他們搞好討論、實踐或社會調查,從而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形成結論的能力。 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多問“為什么這樣做”“是否還有更好方法”等這樣的問題,努力引導學生發現問題的實質,思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其創新素質。
通過在教學中實驗式教學法的使用,取得了明顯成績。
自從導入實驗式教學后,上課舉手發言的多了,參與學習討論的多了,很多學生還能舉一反三。 例如在講授三相交流電三相負載對稱連接時,有學生馬上分析出實際生活中家屬樓壓負荷限電時同一單元有的停有的不停的原因。
通過實驗式教學在教學中的實踐,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自學的能力也得到提高。 大部分學生已不滿足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的知識, 業余時間對相關知識進行適度擴展,大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實驗式教學是從實踐出發最后回到實踐。 所以學生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現。 在經過實驗式教學培養的學生有一部分已經進入實習期,得到用人單位的認可和好評。
實驗式教學改變了中專學校學生學習成績普遍較低問題,從教學中導入實驗式教法以來,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學習氛圍好轉了,提問題的學生多了,課余時間做實驗的學生多了。 通過期末考試,發現學生成績提高較大,及格率和優秀率都達到近幾年最好。
通過我們的教學實踐,證明實驗式教學法完全適合在中等專業學校日常教學中的應用, 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果、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可以在中等專業學校推廣應用。
[1]薛濤.電工基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霍益萍.研究性學習實驗與探索[M].廣西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