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剛 何海顰 王艷娟
(蘭州資源環境職業技術學院 甘肅 蘭州 730021)
在常見的地質災害中, 人們對于地震的印象最為深刻,因為地震造成的傷亡巨大。 2010 年8 月8 日,甘肅省舟曲縣城區及上游村莊遭受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 造成1467 人遇難和298 人失蹤[1],在此之后,泥石流這種地質災害也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重視。
蘭州地區地質災害比較多發,在全國的省會城市中是最嚴重的。 據統計,從1949-2009 年,蘭州市已發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260 多起,造成670 多人死亡,累計直接經濟損失超過7.76 億元[2],其中泥石流災害最為嚴重,造成的死亡人數最多。
蘭州市是甘肅省省會,在甘肅省中部,是中國陸地的幾何中心,全市現轄城關、七里河、西固、安寧、紅古5 個區和永登、榆中、皋蘭3 個縣,土地面積為13085.6 平方公里[3],常住人口361.61 萬人[4]。蘭州市位于隴西黃土高原的西部,境內大部分地區為海拔1450~2500m 的黃土覆蓋的丘陵和盆地,還有一部分石質山地,境內最高處位于榆中縣的馬啣山,海拔3670m,最低處位于榆中縣青城鎮東灘,海拔1432m[3]。
蘭州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大部分地區屬溫帶半干旱氣候區,降水稀少,日照充足,熱量豐富,蒸發量大。 四季氣候變化明顯,春季干旱多風,夏無酷暑,降水集中,秋季涼爽,冬季寒冷。 蘭州多年平均氣溫是9.1℃, 多年平均降水量是329.9mm[3],表1 是蘭州市1961-1990 年的平均氣溫、降水量和降雨日數資料。

表1 蘭州市1961-1990 年的平均氣溫、降水量和降雨日數資料[5]
泥石流的形成與地形、地質、水文、氣象、植被、地震和人類活動等因素有關,本區獨特的自然地理條件,為泥石流災害的發生奠定了基礎,導致了蘭州地區成為泥石流災害的易發地區。
1949 年以前的資料較少, 難以獲得;1949-2011 年的資料主要記錄的是有較大危害的案例,表2 是1949-2011 年蘭州地區較大危害的泥石流災害一覽表。
蘭州地區地質災害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簡稱崩滑流)和地面塌陷四種類型,根據資料統計,蘭州1949 年以來:泥石流死亡400 多人,滑坡死亡200 多人,按照傷亡人數排名,順序是泥石流〉滑坡〉崩塌〉地面塌陷。
據《蘭州市地質環境公報(2009 年度)》統計,目前蘭州市境內發育各類地質災害點883 處,其中滑坡220 處、崩塌110處、不穩定斜坡300 處、泥石流溝236 處、地面塌陷17 處[2],而其中不穩定斜坡可能會發育成滑坡或者崩塌,所以按照地質災害點數量排名,順序是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
根據1949-2011 年蘭州地區的泥石流資料分析,可以得出蘭州地區的泥石流具有以下特征:
(1)蘭州泥石流在地質災害中是危害最大的,1949-2011 年60 多年以來,蘭州地區的泥石流共造成400 多人死亡,造成的傷亡人數最多,一次泥石流的沖出泥砂量比較多, 淤積面積比較大, 比一次滑坡和崩塌的危害要大的多。

表2 1949-2011 年蘭州地區較大危害的泥石流災害一覽表[6][7][8][9][10]
(2)蘭州泥石流主要集中在6~9月的雨季,因為短時間內具有較大的降水量是泥石流發生的很重要的誘發因素,從表2 的資料可以分析出, 較大的泥石流都是在較大降水的時候才發生,這是和滑坡、崩塌所不一樣的,蘭州滑坡和崩塌一年四季12 個月都有可能發生, 雖然降水也是滑坡和崩塌的主要誘發因素,但是人工挖土、荷載過大、春季的冰雪融化、旱季的灌溉和地震也可能誘發滑坡和崩塌的發生。
(3)泥石流的發生需要有大量的水,較大的地面坡度,較多的松散土壤和巖石,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這樣要求比較高的條件能夠同時具備的情況并不多,所以泥石流的發生次數要比滑坡和崩塌少的多。
(4)蘭州地區的泥石流在蘭州的五區三縣中都有分布,主要分布于黃河、湟水、莊浪河等大型河谷兩側的洪溝,這是因為泥石流的發生需要有較多的水,在較大河流的匯水區才有如此多的水。
(5)從表2 的資料可以分析出,蘭州地區近60 多年以來的有較大危害的泥石流災害主要發生在1987 年以前, 大概是5~10 年一次,而近20 年以來,沒有較大危害的泥石流發生, 但是我們在城市規劃中仍然不能忽視對泥石流的重視,如果遇到較大暴雨,較大危害的泥石流的發生還是可能的。
蘭州地區泥石流災害比較嚴重,在常見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四種地質災害中, 泥石流是危害最大的,造成的傷亡人數最多,主要集中在6~9 月的雨季發生,主要發生條件是有大量的水,較大的地面坡度,較多的松散土壤和巖石,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發生次數要比滑坡和崩塌少的多。蘭州地區的泥石流在蘭州的五區三縣中都有分布, 主要分布于黃河、湟水、莊浪河等大型河谷兩側的洪溝。
本文對蘭州地區1949以來的泥石流資料進行了分析,得出了蘭州地區泥石流災害的特征,對于泥石流的預防和治理工作提供了所需要的資料。蘭州地區是泥石流災害的易發地區,我們在城市規劃和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中,要給予泥石流災害足夠的重視,以減少泥石流造成的傷亡和損失,保護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1]劉傳正,苗天寶,陳紅旗,董抗甲,黎志恒,李海軍.甘肅舟曲2010年8 月8 日特大山洪泥石流災害的基本特征及成因[J].地質通報,2011,30(1):141-150.
[2]蘭州市國土資源局.蘭州市地質環境公報:2009 年度[R].2010.
[3]蘭州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蘭州市志第二卷自然地理志[M].蘭州大學出版社,1998.
[4]蘭州市統計局.蘭州市2010 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R].2011.
[5]http://gb.weather.gov.hk/wxinfo/climat/world/chi/asia/china/lanzhou_c.htm[DB/OL].
[6]張志英.蘭州市區排洪溝問題及對策[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6(5):74-76.
[7]丁祖全,黎志恒.蘭州市地質災害與防治[M].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8]王偉.蘭州地區滑坡泥石流分布及災害特征[J].甘肅科技縱橫,2007,35(6):56.
[9]暢俊杰.蘭州市區滑坡泥石流危害、成因及其防治對策[J]. 水土保持研究,2003,10(4):250-252.
[10]王得楷.蘭州城市防洪規劃中的泥石流問題[J].甘肅科學學報,1993,5(1):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