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連強 楊冬梅
納洛酮在急性有機磷中毒救治中的應用價值
段連強 楊冬梅
目的 探討納洛酮在急性有機磷中毒救治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選擇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84例,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中毒搶救措施,研究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加用納洛酮注射液。對兩組患者阿托品化時間、膽堿酯酶(ChE)活力恢復程度、阿托品用藥總量以及治愈的時間進行比較。結果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輕度、中度和重度阿托品化時間均明顯縮短,且治療后ChE活力明顯提高,研究組輕度、中度和重度患者阿托品用藥總量明顯減少,治愈時間明顯縮短,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納洛酮對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和較高的應用價值,適于臨床廣泛推廣。
納洛酮; 急性有機磷中毒
急性有機磷中毒(AOPP)是基層醫院急診中較為常見的疾病之一,且因此產生的阿托品過量、中毒甚至死亡的幾率均較高[1]。為了進一步提高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的搶救成功率,降低阿托品藥物中毒的發生率,筆者所在醫院2006年3月~2011年9月對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納洛酮進行治療,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6年3月~2011年9月筆者所在醫院收治的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84例,其中男45例,女39例;年齡18~53歲,平均(34.67±12.19)歲。所有患者均根據國家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診斷及臨床中毒分級標準,其中輕度中毒42例,中度中毒29例,重度中毒13例。隨機將患者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2例。研究組男24例,女18例;年齡19~53歲,平均年齡(35.23±11.58)歲;其中輕度中毒22例,中度中毒14例,重度中毒6例。對照組男21例,女21例;年齡18~52歲,平均年齡(33.95±13.17)歲;其中輕度中毒20例,中度中毒15例,重度中毒7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構成、臨床分級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中毒搶救措施,主要包括:反復洗胃清除毒物,不斷清洗皮膚,盡量避免毒物的進一步吸收,根據患者的病情可進行血液凈化。患者給予阿托品后,保持阿托品的維持量,并給予輸液,以利尿排毒。研究組患者在上述基礎上加用納洛酮注射液(湖南益僑制藥有限公司生產),靜脈注射,首次劑量為0.8~1.2 mg,并維持劑量為0.01 mg/min,2~3次/d,根據患者病情,療程控制在3~10 d。
對兩組患者阿托品化時間、膽堿酯酶(ChE)活力恢復程度、阿托品用藥總量以及治愈的時間進行比較研究。
1.3 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 12.0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阿托品化時間和膽堿酶活力恢復強度的比較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輕度、中度和重度阿托品化時間均明顯縮短,且治療后ChE活力明顯提高,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阿托品時間和膽堿酶活力恢復強度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阿托品時間和膽堿酶活力恢復強度的比較(±s)
注:與對照組同級別相比,*P<0.05
ChE活力(%)組別 例數 阿托品化時間(h)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輕度 22 0.27±0.14* 45.67±3.89 85.33±4.14*中度 14 0.53±0.26* 25.89±3.87 63.16±4.17*重度 6 0.63±0.38* 9.43±2.09 53.88±3.98*對照組 輕度 20 1.18±0.78 47.78±5.89 57.22±4.17中度 15 2.36±1.25 25.38±4.09 43.72±4.27重度3.97±1.62 9.19±2.56 30.23±3.39 7
2.2 兩組患者阿托品用藥總量和治愈時間的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患者阿托品用藥總量明顯減少,治愈時間明顯縮短,差異亦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阿托品用藥總量和治愈時間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阿托品用藥總量和治愈時間的比較(±s)
注:與對照組同級別相比,*P<0.05
組別 例數 阿托品用藥總量(mg)治愈時間(d)研究組 輕度 22 2.37±1.25* 0.92±0.24*中度 14 7.18±3.16* 2.09±0.67*重度 6 10.33±3.18* 2.93±0.86*對照組 輕度 20 12.48±2.16 1.48±0.19中度 15 30.46±9.15 2.78±0.49重度7 56.11±12.32 4.09±1.02
有機磷中毒主要是由于機體內的膽堿酯酶活性受到抑制,致使組織中水解乙酰膽堿的活力喪失,引起乙酰膽堿蓄積,導致膽堿能受體活性紊亂,機體出現的一系列中毒癥狀[2]。尤其是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常會造成中樞抑制,或呼吸循環衰竭、血壓下降迅速致使休克。在此種狀況下,機體處于應激狀態,β內啡肽、強啡肽以及氧自由基分泌有所增多。
納洛酮又稱為烯丙羥嗎啡酮,是羥二氫嗎啡酮的衍生物,為嗎啡樣物質的特異性拮抗劑以及β內啡肽、強啡肽的阻滯劑,其能夠有效地抑制此類物質和氧自由基釋放,阻止或取代此類物質與受體的結合,從而緩解了有機磷中毒癥狀,對機體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
膽堿酶活力是急性有機磷中毒的特異性診斷指標,也可作為判斷急性有機磷中毒程度、評價治療效果以及預后的重要依據[3]。另外,在患者處于急性有機磷中毒時,膽堿酶活力的變化與中毒癥狀呈正相關,且當膽堿酶活力達到50%以上時,一般情況下就不會再出現中毒反復現象。
本研究結果表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研究組患者輕度、中度和重度阿托品化時間均明顯縮短,且治療后ChE活力明顯提高,研究組輕度、中度和重度患者阿托品用藥總量明顯減少,治愈時間明顯縮短,差異亦具有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納洛酮對急性有機磷中毒患者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和較高的應用價值,適于臨床廣泛推廣。
[1]鐘繼海,劉曉星.納洛酮在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中的作用[J].泰山醫學院學報,2009,30(3):207 -208.
[2]王瓊,徐奇剛.納洛酮搶救急性有機磷中毒應用體會[J].瀘州醫學院學報,2009,32(5):554 -555.
[3]張隆麟,何世娟.納洛酮在搶救重度急性有機磷農藥中毒中的作用[J].中國當代醫藥,2009,16(6):52 -53.
10.3969/j.issn.1674 -4985.2012.04.081
655400云南省宣威市第一人民醫院(段連強);云南省宣威市中醫院(楊冬梅)
段連強
2011-11-28)
(本文編輯: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