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于2012年9月8日在石家莊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在開幕式上講話強調,廣大科技工作者要認真學習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更加堅定地走在科技改革發展的最前列,為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王兆國指出,黨和國家始終高度重視科技事業。進入新世紀新階段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人才發展規劃綱要、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相繼頒布實施,科技投入持續快速增長,自主創新能力逐步增強,創新人才隊伍發展壯大,整體科技實力實現新的躍升,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充分發揮。目前,中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居世界第一,國際科技論文總量提升到世界第二,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世界第三,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8.8%。在關系國家戰略利益的高技術和前沿科技領域,中國取得了載人航天、衛星導航系統、量子通信、超級計算機、載人深潛器等一系列重大成就,令世界矚目。這些成就,蘊含著廣大科技工作者攻堅克難、開拓創新的辛勤勞動,銘刻著廣大科技工作者無私奉獻、團結奮進的高尚情操,極大地增強了全國各族人民加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信心。
王兆國強調,當今世界,科技創新更加廣泛地影響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科技發展水平更加深刻地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核心競爭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出發,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我們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深刻認識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貫穿到現代化建設整個進程中,推動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自覺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大幅度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使建設創新型國家、邁向科技強國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行動。
王兆國指出,要充分認識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意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客觀要求。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但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依然突出,經濟發展面臨著日益嚴重的資源環境制約。與此同時,世界經濟復蘇進程艱難曲折,國際市場需求持續萎縮,中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更加嚴峻復雜。這就要求我們堅持把科技創新作為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科技與經濟有機結合,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著力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支撐引領產業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進一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推動社會全面進步的重要保證。當前,中國已進入改革發展的關鍵時期,要解決好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必須依靠創新驅動促進社會全面進步。我們要深刻認識中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加快推進人口健康、食品藥品安全、防災減災、安全生產、生態環境和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的科技創新,促進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水平提高,以科技進步支撐引領民生的改善。要更加重視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提倡以科學思想觀察問題、以科學態度看待問題、以科學方法處理問題,養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努力形成全體人民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局面。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是應對激烈國際競爭的必然選擇。當今時代,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的速度明顯加快,以新技術突破為基礎的產業變革蓄勢待發,科技創新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關鍵技術、知識產權、創新人才等方面的國際競爭日益激烈,中國參與國際科技競爭的壓力不斷加大,傳統的低成本競爭優勢不斷減弱,依靠創新驅動發展已刻不容緩。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新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及時謀劃、超前部署前沿科技,努力掌握核心關鍵技術,充實技術儲備,增強發展后勁,使中國發展質量越來越高、發展空間越來越大、發展道路越走越寬,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主動。
王兆國強調,大力激發科技工作者推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積極性,要繼續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科技工作者充分施展才華創造有利條件。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科技工作者隊伍日益發展壯大,科技人力資源總量超過5800萬人,成為提高綜合國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依靠力量。要堅持以改革為動力,切實提高科技管理的科學化水平,為科技工作者充分發揮作用提供寬松環境、搭建更大舞臺,鼓勵他們干事業、干成事業、干好事業。要堅持以科研能力和創新成果選拔人才,以科技創新質量和實際貢獻檢驗人才,以合理的精神表彰和物質獎勵激勵人才,使更多德才兼備的優秀創新人才脫穎而出。要完善科技工作者利益表達機制,暢通他們反映意見訴求的渠道,及時全面了解他們的思想、工作和生活狀況,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使他們心無旁騖地投身于科技事業發展。
要推動完善人才培養與發展機制,統籌各類科技人才協調發展??萍既瞬抨犖槭菄铱萍际聵I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必須堅持把促進人才成長提高作為科技人才培養與發展的出發點,實施有利于人才成長的政策措施,建設一支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要努力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和高水平的創新團隊,大力引進海外優秀人才,特別是頂尖人才加入中國自主創新隊伍,不斷增強科技核心競爭能力。要重視培養工程實用人才、緊缺技能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特別是加強科研生產一線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養,不斷優化人才結構、提高人才隊伍質量。特別要重視培養青年后備人才,增強他們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引導他們到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接受鍛煉,促進他們盡快成長。
要加快建設創新文化,營造全社會尊重和鼓勵創新創業的良好環境。創新文化助推科技創新,科技創新豐富創新文化。要把科學普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力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倡導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氛圍,增強全民族的創新創造意識。要堅持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重大方針,大力宣傳老一輩科學家、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創新團隊的先進事跡,讓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牢固樹立創新光榮、創造無價的理念,為弘揚中華民族創新文化積淀深厚土壤。要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發揚優良學風,倡導科研誠信,鼓勵獨立思考,保障學術自由,營造寬松包容、奮發向上的學術氛圍,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發揮示范作用。
王兆國指出,要積極引導科技工作者堅定走在科技改革發展最前列。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全力支持和推動科技體制改革,為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多作貢獻。面向重點產業轉型升級、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能源結構調整等經濟社會發展的迫切需要,找準主攻方向,著力突破共性核心關鍵技術,加快實現先進科技成果快速有效轉化,促進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主體。支持配合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推動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幫助基層一線解決技術難題和實際困難,促進全社會科技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集成,使科技成果更加充分地惠及人民群眾。努力探索符合科技創新活動規律的有效途徑和方法,積極建言獻策,為完善有關政策,建立健全科學合理、富有活力、更有效率的國家創新體系提供智力支撐。
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多作貢獻。加強基礎前沿科學研究,推動完善學科體系建設,力爭在生命科學、空間、海洋、地球科學、納米科技等領域取得原創性科技成果,不斷增強原始創新能力,為科技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知識積累和技術儲備。加強戰略性高技術領域研究,注重集成創新和聯合攻關,力爭在應用研究層面取得重大科技成果,增強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為科技創新培育新的增長點和突破口。加強先導技術研究,力爭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利益的空天技術、信息技術、生物技術、能源技術等領域取得先導性科技成果,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為搶占戰略制高點贏得發展先機和主動權。
希望廣大科技工作者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弘揚科學道德和建設創新文化多作貢獻。發揚求真務實、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不畏艱險、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團結協作、淡泊名利的團隊精神,報效祖國、服務社會的奉獻精神,增強為黨和人民事業不懈奮斗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自覺把科研和科普有機結合起來,主動肩負起提高公民科學素質的社會責任,幫助群眾了解科技知識、掌握科學方法、為培育健康和諧的創新文化奠定堅實基礎。自覺把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機結合起來,恪守堅持真理、誠實勞動、親賢愛才、密切合作的職業道德,加強科研誠信建設,自覺抵制學術不端行為和不正之風,努力成為良好學術風氣的維護者、嚴謹治學的力行者、優良學術道德的傳承者。
王兆國強調,中央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部署中,對科協工作提出了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各級科協組織要深入學習貫徹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認真履行“三服務一加強”工作職能,在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發揮獨特優勢。要充分發揮科技社團在推動全社會創新活動中的作用,積極引導支持科協所屬學會承接政府轉移的科技評價、人才評價、科技獎勵、科技培訓、繼續教育等社會化服務職能,組織科技工作者建言獻策,推動完善國家科學決策的咨詢制度,為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要充分發揮促進人才成長提高的作用,教育引導科技工作者堅定理想信念,大力舉薦、表彰、宣傳優秀科技工作者和創新團隊,深入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進一步暢通反映科技工作者意見訴求的渠道,充分激發科技工作者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要充分發揮科普工作主要社會力量的作用,廣泛深入開展群眾性、基礎性、社會性科普活動,大力促進科研與科學教育、普及有機結合,動員多方力量參與科普工作,推動形成社會化科普工作格局,確保實現提高中國公民科學素質的目標任務。
科協是黨領導下的人民團體,是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希望各級黨委和政府切實加強和改進對科協工作的領導,定期聽取科協工作匯報,及時研究解決科協工作的重大問題和實際困難,為科協及所屬團體開展工作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重視發揮科協及所屬團體在加快建設國家創新體系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提高科普經費的增長速度,確保“十二五”時期中國公民具備基本科學素質的比例超過5%的目標順利實現。黨委和政府應該把聯系科技工作者、發揮科技工作者作用的資源和手段更多地賦予科協,讓科協多做這方面工作。要切實加強與科技工作者的聯系,傾聽他們的意見呼聲,協調各方力量為他們多辦好事、實事,把廣大科技工作者更加緊密地團結凝聚起來。
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國科技界一定能夠不辱使命、不負重托,為在本世紀上半葉完成兩個宏偉目標,創造中華民族美好未來,作出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光輝業績。
王兆國指出,廣大科技工作者要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開拓進取,扎實工作,為建設創新型國家而共同奮斗,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摘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在第十四屆中國科協年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