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作重,李江華,杜 峻,王海丹,王振莉
(1.北京機械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北京 100120;2.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38)
企業的資源協同是實現和提高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企業核心能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企業內部資源之間和內部、外部資源之間的協同效果的影響[1]。本文簡單介紹了企業資源協同管理系統集成框架的規范,包括描述企業資源協同管理系統集成模型和應用互操作專規的要素和專規。本文介紹的企業資源協同管理系統集成框架的規范可用于企業間協同應用系統的開發,如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協同管理、資源共享以及信息交換[2]。企業資源協同管理系統集成開發人員可根據實際應用需求,構建過程集成模型,利用業務信息傳輸協議進行集成交互工作。
企業資源協同管理系統集成框架定義的要素和規則能夠為下述方案提供方便,利用集成模型要素為企業間資源的協同管理系統的集成進行系統化的組織與表示;利用應用集成專規為集成系統間提供接口規范,進行集成系統間的信息描述以及交互。
圖1主要表述了企業應用系統建模基于集成框架給出的通用要素和規則;建模由系統集成需求出發;建模必須描述企業的業務過程、信息交互以及他們與協同者之間的關系;企業應用系統集成模型由過程模型及相應的專規、信息模型及相應的專規組成。

圖1 企業資源協同管理系統集成框作用環境
圖1 主要描述了企業資源協同管理系統集成框架、集成模型、應用集成專規以及現實應用系統之間的關系。圖1左邊部分描述了企業資源協同管理系統集成框架的通用要素及規則。圖1中間部分描述了集成模型和應用集成專規:應用集成專規指資源協同過程專規與信息專規以及集成的參與者即協同者。集成模型指過程模型和信息模型,它是應用集成專規的基礎,是企業資源協同管理系統集成建模的基礎。圖1右邊部分描述了現實應用中的企業資源,包括:協同管理參與者“協同者”、過程與信息交換。
企業資源協同管理系統集成框架中定義的要素與規則為過程單元模型;通用過程單元專規模板;通用信息集成模型;通用信息集成交換協議模板。

圖2 利用企業資源協同管理系統集成框架開發專規
如圖2所示,在企業資源協同管理系統集成框架約束下建立應用系統的集成模型和信息交互集成模型以及應用集成專規?,F實應用系統的開發從需求說明開始,需求說明描述了應用的功能以及性能上的要求。這些應用需求一般包含了文本描述、圖、表格以及對其他需求說明的引用。系統集成開發人員以及終端用戶在處理特定需求時,往往可以采用兩種方法。
1)針對每個特定情況從頭開始描述出特定的應用需求說明,同類的需求可能在很多方面都相似,不同的只是某些特定的方面。
2)制定一個某類需求的說明模板,然后對該模板進行適合于特定應用場合的修改。企業資源協同管理系統集成框架專注于企業間資源協同管理的集成,并為集成模型的開發提供要素和規則。集成模型描述了應用需求,它是應用需求的模型,專規描述了應用集成的接口以及信息交互的協議。
由企業資源協同管理系統集成開發者人員開發的集成模型(過程、信息交換)是企業資源協同管理需求說明中關于集成需求的形式化表達。每個特定的應用有其特定的協同需求,因此開發人員根據需求制定特定的集成模型。每個集成模型包含一系列相互協作的對象。對這些對象之間的關系(關聯、集成)進行抽象給出協同需求的整體表示。每個集成模型都是利用類、對象以及它們之間動態與靜態關系的一系列的可視化表示方法來開發的。過程集成模型描述了企業資源協同中涉及的活動以及相關的控制流、物流和信息流。信息(交換)集成模型描述了協同企業活動互操作的接口以及信息交互模型。
專規是對接口的精確表示。專規的描述基于XML Schema模板(REC- xmlschema -1 - 20010502以及REC- xmlschema- 2- 20010502)。企業資源協同應用互操作專規由過程集成專規與信息集成專規組成。過程集成專規描述了過程集成模型涉及的活動、相應的控制、資源和輸入/輸出等信息;信息集成專規描述了協同企業之間信息交互的協議,包括為了交互信息而設定的“序”、“傳輸頭”、“服務頭”,以及要交互的信息本身。
本文在研究企業協同管理的系統開發和實施應用過程中的標準化需求的基礎上,在已有企業資源管理、客戶關系管理等相關系統的標準化研究成果基礎上簡單介紹了企業資源協同管理集成框架,可用于企業間協同應用系統的開發,如供應鏈上下游企業間協同管理、資源共享以及信息交換,企業資源協同管理系統集成開發人員可根據實際應用需求,構建過程集成模型,利用業務信息傳輸協議進行集成交互工作。
[1] 吳建南,李懷祖. 論企業核心競爭能力[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 1999, (1).
[2] 安德魯·坎貝爾、凱瑟琳·薩姆斯·盧克斯, 編著. 任海通, 龍大偉, 譯. 戰略協同(第2版)[M]. 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