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冬華,蒙 華,劉唐志,李丕安
(1.重慶交通大學土木建筑學院,重慶400074;2.重慶市交通委員會,重慶400074;3.大連理工大學建設工程學部,遼寧大連116024)
路線方案是路線設計中的關鍵問題。方案是否合理,不但直接關系到公路本身的投資、公路建成以后的運營效率和公路的交通安全,而且還影響路線在公路網是否起到應有的作用,即是否滿足國家的政治、經濟的要求和長遠利益。而影響路線方案選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種因素又是相互關聯和相互影響的。應綜合考慮自然條件、技術標準、技術指標、占地面積、工程投資等因素,通過多方案比較,確定最優路線方案??梢?,路線方案決策本質是一個多屬性決策、多指標評價問題[1-6]。
筆者在投影法的基礎上,從矢量投影角度探討了路線方案比選這個多指標決策與評價的問題,并應用客觀賦權法確定各指標的權重,避免了決策者的主觀性對方案決策的影響,使評價結果趨于客觀實際。并將投影法應用于公路路線方案的比選中,將路線條件相容化,通過計算決策方案在理想方案上的投影值,對公路各路線方案進行定量的數值評價,并且能夠直接地選出技術合理、切實可行的最優方案,從而為決策者提供合理、客觀的決策依據。
路線方案是通過許多方案的比較、淘汰確定的,詳細的方案比較是一個系統、復雜的過程。比選時應在滿足使用任務和性質要求的前提下,綜合考慮自然條件、技術標準、技術指標、環境影響、占地面積、工程投資等諸多因素,而這些因素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滲透[7]。筆者結合路線方案評價專家意見,選擇對路線走向影響較大,且有直接關系的因素來分析,對于表征對象一致或接近的因素,選擇其中有代表性且易得到的指標,最后構建路線方案評價指標體系(圖1),這樣既可以簡化系統分析的復雜性,又能全面客觀的反映評價問題。
根據JTG D 20—2006《公路路線設計規范》和文獻[2],將公路路線評價指標體系中的各指標劃分為優、良好、一般、合格、差等5個級別,各指標屬性值與對應級別之間的關系見表1。

圖1 路線方案評價指標體系Fig.1 Index system of evaluation about highway route scheme

表1 評價指標等級劃分區間Table 1 Segments of evaluation index classification
對于各子指標評價量值的確定,除工程投資子指標為固定型指標(投資太大會造成經濟的浪費,投資太小會導致偷工減料影響工程質量)外,其他子指標評價數據可根據專家打分來確定。以子指標土石方量和占地面積為例,專家打分、分級標準見表2[2]。

表2 占地面積和土石方量專家打分法評分標準Table 2 Marking criterion for occupied area and the volume of stone and earthwork
設路線方案集為 A={A1,A2,A3,…,An},評價指標集 G={G1,G2,G3,…,Gm},方案 Ai對指標 Gj的屬性值(指標值)yij(i=1,2,3,…,n;j=1,2,3,…,m),用矩陣表示為 Y=(yij)n×m,即:

把矩陣Y稱為方案集A對指標集G的“屬性矩陣”,既決策矩陣。
路線方案所涉及的指標通常包括效益型指標、成本型指標、固定型指標和區間型指標,效益型指標是指屬性值愈大愈好的指標,本模型中由專家打分的各子指標均為效益型指標;成本型指標是指屬性值愈小愈好的指標;固定型指標是指屬性值既不能太大又不能太小,而以穩定在某個固定值為最佳的一類指標;區間型指標是指屬性值以落在某個固定區間內為最佳的一類指標,國家標準中規定的等級劃分通常都屬于這類指標[3]。
一般而言,不同的評價指標具有不同的量綱,為了消除不同量綱所帶來的不可公度性,決策前應將決策矩陣Y中的不同量綱目標屬性值進行規范化處理[8]。筆者對各屬性值進行規范化。
1)效益型指標

2)成本型指標

3)固定型指標

4)區間型指標

記無量綱化處理后的決策矩陣為Z=(Zij)n×m,Zij∈[0,1]且愈大愈好。

由理想屬性值構成的方案稱為理想方案,用A*表示。無量綱化處理后,理想方案中各指標屬性值均為=1,設評價指標中的權向量W=(W1,W2,…,Wn)。W的確定方法有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為了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減少評價的主觀性,使評價結果更趨于客觀實際,筆者采用客觀賦權法,用式(7)計算[9]:

為了使投影決策方法的含義更明確、清楚,同時使其滿足單位約束條件,將計算得到的權向量單位化,即令:

在加權向量W的作用下,構造增廣型加權規范化決策矩陣如下:

如果把每個方案的指標屬性值看成一個矢向量,則每個決策方案Ai與理想方案A*之間的關系如圖2。
決策方案Ai與理想方案A*之間的夾角余弦值為:

決策方案Ai的模為:


圖2 決策方案與理想方案間關系示意Fig.2 Sketch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decision-making plan and ideal approach
顯然,夾角余弦值ri表示決策方案Ai與理想方案A*的方向是否一致,但這并不能反映各決策方案模的大小,而決策方案Ai的模的大小彌補了夾角余弦法的不足,而模的大小反映不出各決策方案魚理想方案之間的變動方向如何。由此可見,科學合理的決策方法除了要考慮決策方案Ai與理想方案A*之間的夾角余弦大小外,還必須考慮各決策方案模的大小。這樣才能準確地反映決策方案Ai與理想方案A*之間的逼近程度。令:

Di正好是決策方案Ai在理想方案A*上的投影,其中 Di∈(0,1],且 Di愈大愈好。由于加權向量滿足單位化約束條件,故理想方案A*本身的投影:

投影決策方法實質是以決策方案Ai在理想方案A*方向的投影值作為評判方案優劣的標準,投影值Di越大,決策方案越接近理想方案,該方案即為最優方案。
以云南省某道路路線方案比選為例,提出4個方案,根據專家評分和工程實際各路線方案設計得到的各屬性值,如表3?,F對4種方案進行比選。

表3 路線評價指標及數據Table 3 Index and data of highway route evaluation
根據表3得到多目標決策矩陣Y如下:

評價體系中各指標除工程投資為固定型指標外,其他各方案指標屬性值由專家打分得到,故均可視為效益型指標。根據式(2)、式(4)對其進行無量綱化處理后得到無量綱決策矩陣Z如下:

利用式(7)計算各指數:

W=(0.280 6,0.348 0,0.278 7,0.284 5,0.343 9,0.470 7,0.444 2,0.323 0)。
由式(9)得增廣型規范化決策矩陣C如下:

由式(11)得決策方案 Ai(i=1,2,3,4)的模 di為:

由式(10)得決策方案 Ai(i=1,2,3,4)與理想方案A*之間的夾角余弦ri為:

由式(12)計算得到決策方案Ai在理想方案A*上的投影Di為:

根據各決策方案在理想方案上的投影值大小排序為D1>D2>D3>D4,故方案1為最優方案。
筆者引入投影法建立了路線方案評價模型,該模型通過計算決策方案在理想方案上投影值的大小,全面準確地反映各決策方案Ai與理想方案A*之間的逼近程度,科學合理客觀地確定出最優方案。實例分析表明,該模型能夠很好地解決公路路線方案比選這個多指標、多屬性的復雜問題,取得了比較滿意的路線方案比選結果,具有一定的推廣和實用價值。
[1] JTG D 20—2006公路路線設計規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2] 寧向向,劉朝暉.基于環境影響評價的山區高速公路路線方案比選及應用[J].中外公路,2010,30(2):5-9.
Ning Xiangxiang,Liu Zhaohui.Sele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reeway route scheme in mountainous area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J].Journal of China& Foreign Highway,2010,30(2):5-9.
[3] 樊治平.多屬性決策的一種新方法[J].系統工程,1994,12(1):25-27.Fan Zhiping.A new method of multiple attribute decision making[J].Systems Engineering,1994,12(1):25-27.
[4] 劉霽,陳建宏,李云,等.基于主客觀賦權法的山區高速公路邊坡防護決策與生態環境[J].中南大學學報,2009,40(4):1059-1065.
Liu Ji,Chen Jianhong,Li Yun,et al.Slope protective decis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research of expressway in mountainous area based o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weighting method [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2009,40(4):1059-1065.
[5] JTG/T D 20—2009公路路線設計細則[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6] 張維全,周亦唐,李松青.道路勘測設計[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05.
[7] 李榮生.公路路線方案影響因素及評價指標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09(7):82.
Li Rongsheng.The research on evaluation index and influences on highway route scheme[J].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2009(7):82.
[8] 董華珍.投影法在城市道路方案比選中的應用研究[J].交通標準化,2010(11):57-59.
Dong Huazhen.Application of projection method in urban road scheme selection[J].Transport Standardization,2010(11):57-59.
[9] White D J.The set of efficient solutions for multiple objective shortest path problems [J].Computers and Operations Research,1982,9(2):1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