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5月13日,第九屆中國技術管理(MOT)學術年會在江蘇省鎮江市召開。江蘇大學副校長許化溪教授、中國技術經濟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吳貴生教授致開幕辭,江蘇大學中小企業學院院長梅強教授主持會議。153名專家、學者參加會議。
會議由中國技術經濟學會主辦,江蘇大學管理學院承辦。會議旨在聚焦技術管理的發展趨勢,就技術管理的新理論、新方法及其在應用中的現實問題進行廣泛深入的研討,加強各個分支的融合與交流,激發技術管理的創新思維與系統思考,以更好地促進技術管理理論與方法的深化發展及其在實際管理中的推廣應用,開創互動與融合的新局面。
與會專家針對自主創新、產業升級、知識產權作了重點討論,并對中小企業發展面臨的熱點問題展開了交流。
會議安排了主題報告和分組討論兩種交流形式。在主題報告階段,清華大學吳貴生教授、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余江研究員、東北大學樊治平教授、北京工業大學黃魯成教授、江蘇大學梅強教授、大連理工大學張米爾教授、陜西師范大學張治河教授、浙江工商大學盛亞教授、金東紙業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秦昀昌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謝富紀教授分別作了題為《市場軌道理論初探》、《全球產業變革與我國創新戰略》、《協同網絡運作管理中的決策問題研究》、《戰略性新興產業研究思考》、《我國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調整及其創業扶持政策優化》、《專利陷阱的演進及類型分析》、《創新理論的演化及其學科發展探析》、《網絡結構、利益相關者行為與創新風險生成》、《創新思維引領金東紙業的發展》、《創新型國家建設與R&D資源配置》的主題報告,介紹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前沿進展。

第26屆國際電接觸會議(ICEC)暨第4屆電工產品可靠性與電接觸國際會議(ICREPEC)于2012年5月14日~5月18日在北京友誼賓館隆重舉行。本屆會議由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主辦、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工產品可靠性專業委員會承辦,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CECA)和北京郵電大學科學技術協會協辦。
本屆會議是國際電接觸會議(ICEC)首次在中國召開,兩個國際會議的聯合舉辦代表著電接觸和電工產品可靠性之間的重要關系。會議邀請了國際電接觸與電工產品可靠性領域既有代表性又有國際地位、既有學術地位又有社會活動能力的著名專家學者參會,其中包括原英國政府顧問、英國威廉森界面科學顧問公司總裁J.Brian.P.Williamson博士等國際顧問委員會12位委員和IEEE TC-1的部分委員。此外,本屆會議還榮幸地邀請到了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陸燕蓀先生,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沈烈初先生,中國電工技術學會理事長、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孫昌基先生,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名譽理事長周鶴良先生以及中國電子學會電子元件分會理事長溫學禮先生擔任會議的國內顧問組成員。
5月17日,2012年中國體育產業與體育用品業發展論壇在北京開幕。本屆論壇由中國體育科學學會、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聯合主辦,論壇主題是“2012:中國體育用品業的挑戰與機遇”。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曉敏,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國家體育總局科研所所長田野,中國體育用品業聯合會副主席兼秘書長、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主任馬繼龍,國際體育用品聯合會主席尾山基等領導和嘉賓出席開幕式。開幕式由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國家體育總局科研所副所長祝莉主持。來自全國各高校、科研院所、體育局和企業的近200人參加了論壇。
曉敏在論壇致辭時表示,作為體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體育用品業經歷了從小作坊生產到集團化經營,從仿制國際品牌到自主創新,從區域品牌到走向世界的發展過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2012年是我國體育用品業挑戰與機遇并存的一年,經過“黃金五年”的高速增長,體育用品業目前已進入成長的調整周期,切實需要解決庫存積壓、產品同質化、銷售渠道飽和等現實問題,需要通過大力開展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營銷手段創新,進一步提升我國體育用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提高國際市場競爭力,實現產業升級和可持續發展,促進我國體育產業快速成長,提升體育產業的整體發展水平。曉敏指出,本屆論壇的主題“2012:中國體育用品業的挑戰與機遇”,是一個準確把握體育用品業發展形勢、具有現實針對性的重要命題。
為加強狂犬病防控工作,推動跨部門、多學科的合作與交流,促進實現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消除狂犬病”的倡議,中華預防醫學會、中國畜牧獸醫學會、中國工作犬管理協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于5月17~18日在北京聯合召開了“2012年中國狂犬病年會”。衛生部、農業部、公安部和中國科協是本次年會的共同支持單位。來自國內外公共衛生、畜牧獸醫、工作犬管理等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及相關單位、國際組織的領導和代表共260余人參加了會議。本屆年會得到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和專業技術人員以及國家有關行政部門的廣泛關注。
狂犬病是嚴重危害我國公共衛生的重要人畜共患傳染病,我國狂犬病發病死亡人數高居世界第二位。近年來,經過多部門配合和采取綜合防控措施,死亡人數明顯下降,2011年,我國因感染狂犬病死亡人數降至1879人。但是,狂犬病仍在全國20多個省市流行,死亡人數僅次于艾滋病、結核病,位列我國傳染病死亡人數的第三位。中國狂犬病年會旨在推動狂犬病研究的多學科交流,促進狂犬病防控跨部門合作。中國狂犬病年會2012年首次在北京召開,以后擬每年舉辦一次,并將不斷擴大規模,逐步發展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區域性國際會議。
開幕式上,中國畜牧獸醫學會理事長陳煥春院士致開幕詞,衛生部、農業部和中國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有關領導到會并講話。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等國際組織,加拿大、法國、泰國、日本、菲律賓等國家,我國澳門特別行政區、臺灣地區及大陸的專家、學者從狂犬病防控的全球經驗、中國狂犬病監測、狂犬病發病機理研究、疫苗研究、犬類管理研究與實踐等方面作了42個大會報告。“年會”的層次和影響得到了與會者的充分肯定。
5月22日~5月24日,中國水產學會和中國海洋大學聯合舉辦的“食品生物技術與海參精深加工國際研討會”在青島舉辦,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美國、韓國、日本、巴基斯坦等近10個國家以及國內相關院校、研究所及企業的專家、學者共200多人相參加會議,研討海洋食品加工技術開發,加強國際海洋食品加工和質量安全控制技術方面的交流與合作,促進世界各國漁業的共同發展。中國水產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司徒建通,中國海洋大學副校長李華軍分別代表主辦單位在會上致辭。
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水產養殖官員亞歷山德諾就全球海參產業發展情況,特別是對海參生產與消費安全做了全面的闡述,美國、日本等專家也分別就世界海洋水產品加工及質量控制技術與工藝研究的最新進展,食品加工添加劑的合理、安全利用等方面進行了交流。
各國專家、學者們都紛紛表示,食品安全問題是全球公認的熱點問題,此次“食品生物技術與海參精深加工國際研討會”有助于促進中國水產品加工專家與世界各國專家、學者的合作與交流,提升中國海洋水產品,提高水產品加工產業的技術水平、創新能力和加工安全控制水平,助推我國水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
5月17日,由黑龍江省人民政府、中國通信學會、中國互聯網協會、中國信息協會主辦,黑龍江省通信管理局、黑龍江省商務廳、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大慶市人民政府、黑河市人民政府等單位聯合承辦的第一屆黑龍江省現代信息服務業創新發展高層論壇暨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日研討大會在哈爾濱隆重舉行。本次論壇以云計算助推現代信息服務業創新發展為主題,來自國務院有關部委領導、有關行業協會、電信運營企業、互聯網及增值服務企業、云計算、物聯網企業、服務外包企業、新聞媒體等代表500余人出席會議,并就現代信息服務業的技術發展和成果進行熱烈研討,加速當地云計算產業的落地,推動云計算這一新興信息技術產業的成長。原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省長王憲魁、工業和信息化部總經濟師周子學、商務部部長助理房愛卿、中國通信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魏茂洪等出席本次會議,大會開幕式由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孫堯主持。
會上,王憲魁省長表示,發展現代信息服務業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是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步驟。信息服務業是關系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先導性產業,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和引領作用。誰率先發展信息服務業,誰就能在發展中搶占制高點,誰就能在優化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上贏得主動。近年來,黑龍江加快構建以“十大重點產業”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著力發展信息服務業,有力地推進了老工業基地潛力和優勢的有序釋放。
原信息產業部吳基傳部長在特邀報告中指出,云計算所產生的影響已經覆蓋到了整個電子信息產業,云計算技術同時也催生了新的商業模式,它對于所有信息商的產業結構和運營模式都產生了巨大震動。可以說,當下信息技術發展的重心已經從關注PC計算能力、應用軟件單機方式逐漸向按需服務的協同方式轉變,而這種轉變無疑是歷史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