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毅
羅蘭·貝格國際管理咨詢(上海)公司執行總監
2002年以后 巴西整個汽車行業發展非常引人矚目。汽車產量上呈現直線上升發展趨勢 進口量最近幾年也在上升。從全球來看 巴西市場穩占全球汽車市場的前列 銷量占全球第四名 產量占第七名 所以巴西市場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汽車市場 也是非常重要的汽車消費地區。現在 巴西越來越成為全球汽車制造商關注的重點 除了早期進入巴西市場的大眾、菲亞特等企業之外 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日本汽車品牌進入巴西 同樣中國汽車品牌也不甘落后 開始在巴西市場發展。2011年 中國汽車品牌占巴西進口市場的8% 這個比例是相當高的。預計未來中國汽車品牌會占整個巴西進口市場比較重要的地位。由于各個國家紛紛想以巴西市場作為突破口而進入 巴西國家政府為了保護本地的汽車產業開始推行貿易保護政策。從今年開始 巴西開始不斷減少進口 特別是今年IPI的實施。
為了抑制進口量增長 巴西政府出臺了“法令7.567”和“法令7.716”兩項法令。其中 “法令7.567”已生效。該法令對于在巴西本地汽車制造商將巴西汽車工業產品稅降低30%。“法令7.716”正在制定中。該法令關于新汽車規定的討論點有4點 1、對未完成國產化率要求的企業增收巴西汽車工業產品稅同時對本地生產商減稅達30% 相關法令將延長至2017年 2、對于打算在巴西當地進行本土化生產的公司提供稅收抵免 3、將研發和科技投資要求上調至總營業額的1.5% 4、更加嚴格的油耗和排放規定。此外 巴西完成了與墨西哥貿易協定“法令7.706”的修改。該法令對于含30%以上墨西哥零部件的輕型汽車一般實施自由貿易。巴西對于新協議的要求是 在5年內將產品中本土化比例增加至45% 對于卡車和客車的法案延長將在1年內結束 免稅進口的配額制度從2012年3月19日起配額為14.5億美金給與墨西哥制造商協會所轄整車廠。
第一個法令在2011年9月通過 生效至2012年12月。第二個法令在2012年4月通過 生效至2017年。這些都是為了抑制進口量增長的法規。這些法規的指向性非常明確 也就是說國外的汽車及零部件生產廠商應該把巴西作為生產基地 同時也是研發基地。預期推出的這些政策無不指向為在巴西進行整車和零部件產品的生產 另外要保證本地有高質量的就業崗位 促進企業在巴西的直接投資 加強巴西汽車行業的貿易平衡 提升巴西汽車行業的競爭力 增加巴西汽車的價值 促進技術創新。
我們研究了19家現有在巴西生產基地的企業 其中18家已經獲得了優惠資格。2013—2017年的優惠資格 因為現在的企業還沒有申請 所以還沒有授予。這18家企業都是已經在當地運行的既得利益的歐美或者是日本企業 而中國其他企業沒有在其列。據傳聞 這些法規的制定過程的草案其實是由當地的歐美企業起草的 然后由巴西的政府來轉發。所以 這些法規的制定其實是保護當地 保護既得利益者比較多。如今 既然中國企業要進入這個市場 那么就要按照這個規范去運作。這也是使得進入巴西各個企業需要深入研究的 例如 如何利用優惠政策 避免風險性的投資。從另一方面來看 在新規定中將計劃把在當地建廠的進口商納入了范疇。也就是說巴西提供了一個長期的稅收優惠 防止一些新進入者受到不公平競爭。所以 巴西會提供對應的信貸 包括投資新廠的企業享受稅率折扣、進口配額、稅收優惠等。總的來說 面對的巴西市場是一個漸強的貿易壁壘國家 這種壁壘會限制制造商純整車進口 或者純貿易的發展。中國汽車及零部件企業要進入巴西市場必須考慮兩個因素 一個是競爭對手越來越多的本地化 另一個是自身企業也要融入本地化。在設計新產品和導入新產品的時候要保證這些零部件和整車產品能夠有當地獲得對應的零部件 當然是除了動力系統以外的。另外一方面 在巴西市場需要一部分本地化的研發 如適應性的工程改進、混合動力的開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