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ording to regulation of the new decree in European Union(EU), from Nov.11 on, the tyre only stick with unified tags can be sold in markets.On the occasion, all tyre on sale in EU will must be stick with tags, such as saloon car tyre, light weight truck tyre, truck tyre and tyre for pubic bus, on which labeling with fuel efficiency, rolling noise and grades of wet grasping force, so China’s tyr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are facing new test.
近日歐盟發布新法令 要求所有成員國統一輪胎標簽。輪胎標簽上必須注明三項數值 滾動阻力、濕地抓地力和外部滾動噪音。這三項數值是環保和安全性能的重要數值。根據歐盟法令規定 11月1日起只有貼統一標簽的輪胎才能在市面上銷售。屆時 所有在歐盟銷售的轎車胎、輕卡胎、卡車胎及公共汽車輪胎必須加貼標簽 標示輪胎的燃油效率、滾動噪聲和濕抓著力的等級 中國輪胎生產企業面臨新的考驗。
據悉 歐盟要求出口輪胎貼標簽 主要涉及卡車胎和半鋼胎 不涉及“非公路”車胎。從某種程度來看 達不到技術門檻的企業不能出口 這是一種貿易壁壘。雖然歐盟輪胎標簽法11月1日才正式生效 但今年6日30日之后生產的輪胎想要進入歐洲就必須加貼標簽。
“歐盟在提高準入水平后 我國輪胎產品幾乎達不到標準。而亞非等國家對我國輪胎的反傾銷調查也影響了我國輪胎行業在海外開拓市場。” 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鋒不無憂慮地說 實際上 越來越多的國家正在醞釀或已經實施輪胎標簽法 但我國由于缺乏相關的標準、檢測手段和技術規范 有相當多的企業產品尚不能達標。
“歐債危機、世界經濟將何去何從 是我國輪胎出口的最大變數。它不僅影響中國輪胎對歐洲的出口 也影響對其他國家的出口。”中國橡膠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鄧雅俐分析 經濟不景氣導致的國際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更是讓我們的出口壓力倍增。今年橡膠行業的出口增速將從去年的30%下滑至20%左右 主要是由于輪胎出口前景不佳造成的。
實際上 讓國內輪胎行業擔心的是 國際輪胎制造巨頭已經看準了中國廣闊的市場 世界前十強幾乎都在中國啟動了輪胎項目。國際輪胎制造商在中國重返擴張道路進一步激化了我國輪胎市場的競爭。
在王鋒看來 中國輪胎行業的短板在于產品結構。數據顯示 2010年國內輪胎總產量達4.2億條 居世界第一。但我國目前輪胎產業還主要占據中低端市場 由于關鍵技術不過關 性能達不到 高級轎車、載重車、越野車等輪胎更多是青睞外國品牌 50%以上的輪胎從國外進口。
輪胎工業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而發展 中國改革開放后的汽車產業 是在引入外資、中外合資合作的基礎上快速發展起來的 成套的輪胎制造設備是上世紀80年代通過引進、消化 才逐步實現國產化的。但目前高端設備仍被發達國家 掌 控。正因為此 汽車所用的輪胎在汽車設計階段就把國產輪胎排除在外了。
歐盟輪胎標簽法對輪胎的最低指標進行了明確規定 性能最佳的為A級 最差的為G級。達不到F級的輪胎不得在歐盟境內銷售。據全國輪胎輪輞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對大型輪胎企業的抽樣調查結果 我國轎車胎滾動阻力多為E、F級 大部分可達到歐盟第一階段的最低要求 但有相當比例的沒能達到歐盟第二階段的最低要求。
歐盟的新法令對我國輪胎企業是一種挑戰。輪胎濕滑路面抓著力和噪音指標 必須通過輪胎試驗場檢測。目前來看 國內缺乏這樣的檢測機構 如果企業要貼標簽 目前的解決辦法 主要是把輪胎送到國外的機構檢驗。
歐盟是我國出口輪胎最大的市場 每年增速將近30%。如何應對歐盟輪胎標簽法規 提升我國輪胎標準質量是關系到我國輪胎行業未來發展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