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維納,彭巖波,陳陽
(1.山東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山東 濟南 250101;2.山東省環境保護科學研究設計院,山東 濟南 250013;3.山東省環境保護廳,山東 濟南 250012)
隨著城市化、工業化進程加快,以及長期以來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嚴重破壞了水體環境及功能[1-2]。水體富營養化導致的“水華”號稱水體“癌癥”,長期困擾水環境工作者,其中銅綠微囊藻是形成“水華”的主要種類之一,由于其產生藻毒素,嚴重影響水體生態功能。傳統物、化法控制水華,雖然高效迅速,但會破壞生態平衡并造成二次污染,因此尋求一種高效安全的抑藻方法具有重要意義。植物化感作用抑藻作為一種新型安全的生物抑藻技術備受青睞[3-4]。許多研究表明,水生、陸生植物以及某些大型藻類均具有抑制藻類生長的作用[5-8]。
仙人掌屬植物(Opuntia SPP)栽培簡單,無病蟲害,在我國分布極為廣泛。我國清代趙學敏所著的《本草綱目拾遺》記載仙人掌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用價值;現在國內外許多學者研究發現仙人掌具有較強的抑菌消炎等多種藥理作用。翁佩芳研究發現鮮仙人掌汁液抑菌作用明顯,且對革蘭氏陰性菌抑制作用強于陽性菌[9]。M.A.Alamsjah等人進一步證實抑菌物質可能是皂苷、生物堿、酚類、有機酸類等物質,仙人掌的抑菌機理可能是上述一種或幾種物質水解了細菌細胞壁中的糖苷鍵,細胞壁結構被破壞出現部分缺失,形成缺壁細胞,細胞壁失去了對細胞內容物的保護作用,導致細胞質解體出現空腔;也可能是仙人掌提取物滲透入細胞內,吸附胞內帶有陰離子的細胞質物質,并發生絮凝作用,擾亂細胞正常的生理活動,從而殺滅細菌[10]。銅綠微囊藻屬于原核生物其細胞壁結構與革蘭氏陰性菌相似,而仙人掌又具有環境友好型、經濟型抑藻劑潛在的開發價值,且仙人掌浸提液的抑藻實驗研究,在國內未見報道。因此本文以銅綠微囊藻為研究對象,研究鮮仙人掌莖水浸提液及乙醇浸提液的抑藻效果,為開發高效、無毒、天然的除藻劑治理富營養化水體提供科學依據。同時植物水培技術的成熟與人工浮島的廣泛應用,為仙人掌屬植物應用于富營養水體修復提供了可靠基礎。
實驗藻種購自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藻種庫(FACHB-940),是產毒藻株。仙人掌購自濟南解放橋花卉市場。
銅綠微囊藻培養基采用BG11培養基,其配方見表1。

表1 BG11培養基配方 mg/L
鮮仙人掌莖水提取液:去刺、洗凈、搗碎,與一定量的水混合,常溫浸提3h,抽濾(重復3次),合并濾液后于真空旋轉蒸發儀上濃縮(水浴恒溫58℃,水真空),制成1g/mL的仙人掌水浸提液(即1mL浸提液含有鮮仙人掌的提取物1g)。
鮮仙人掌莖乙醇提取液:去刺、洗凈、搗碎,按料液比1∶30(g/mL)加入72%(Ⅴ/Ⅴ)乙醇溶液,浸提3h,抽濾(重復3次),合并濾液減壓蒸餾,揮去乙醇,并在真空旋轉蒸發儀上濃縮(水浴恒溫58℃,水真空),制成1g/mL的仙人掌乙醇浸提液。
以上兩種提取方法得到的仙人掌浸提液又經過A、B兩種處理。A處理:分別過細菌濾器除菌,并經紫外滅菌15min;B處理:高壓蒸汽滅菌(121℃,20min)。
將上述兩種溶劑浸提的A、B兩種處理的鮮仙人掌溶液分別加入裝有100mL BG11培養基的250mL 錐形瓶,配成含有鮮仙人掌 0、20、40、60、80mg/mL的濃度梯度,每組3個平行。將對數生長期的藻液接種于上述濃度梯度的培養基中,于恒溫培養箱中培養,光強2150lux,光暗比12h∶12h,光照期間溫度為29±1℃,無光照期間溫度為23±1℃,每天8:00,12:00,16:00,20:00 定時搖瓶2min,轉速30rmp,共培養 7d。
每24h用血球計數板在顯微鏡下(10×40倍)計數藻數。實驗第7天測定了B處理組的不同濃度組葉綠素a的含量,取樣體積為50mL,在抽氣負壓小于50kPa的條件下,經玻璃纖維濾膜過濾。過濾后的濾膜1h內放入15mL具塞試管中,加入10mL體積分數為90%的丙酮,蓋緊試管塞,振蕩后鋁箔包裹立即放入冰箱,萃取20h。測定時取出樣品30min,使樣品溫度與室溫一致后,熒光分光光度法測定葉綠素a含量,按下式計算各組葉綠素a的抑制率,用來表征不同方式不同濃度的浸提液對藻類的抑制效應。
抑制率(%)=(對照組吸光光度變化值-樣品的吸光光度變化值)/對照組吸光光度變化值 ×100%

圖1 鮮仙人掌水浸液對銅綠微囊藻生長的影響
從圖1可以看出隨著鮮仙人掌水浸提液濃度的升高,銅綠微囊藻細胞數量持續下降。只有20mg/mL組在實驗前5天藻細胞數高于對照組,因為仙人掌莖含有蛋白質、維生素、有機酸、樹脂、礦物質及豐富的黃酮類物質,可能是少量的仙人掌提取液刺激了銅綠微囊藻的生長。因為盡管銅綠微囊藻是光合自養菌,但曾有報道在微量有機碳源存在下其生長會更好[11]。除100mg/mL實驗組外,各組均隨著實驗進行細胞持續增加。100mg/mL實驗組第4天鏡檢就已經發現藻細胞已經嚴重退綠黃化,第5天藻已全部死亡降解,鏡檢不到完整細胞。
圖1顯示,A、B處理組對藻的抑制效果無明顯差異,說明仙人掌有效抑藻成分比較穩定不會受高溫破壞。

圖2 鮮仙人掌乙醇提取液對銅綠微囊藻生長的影響
圖2顯示隨著鮮仙人掌乙醇提取液濃度的增加,藻細胞數量持續下降。80mg/mL、100mg/mL實驗組細胞數量隨實驗進行細胞持續下降,80mg/mL組實驗結束時鏡檢未見到完整細胞,完全分解;100mg/mL實驗組實驗第3天細胞即全部死亡分解。說明鮮仙人掌乙醇提取液比水提取液中抑藻成分活性高。A、B處理組對藻的抑制效果無明顯差異,乙醇提取液中抑藻成分未受高溫、紫外破壞。
圖3、圖4分別顯示鮮仙人掌水、乙醇提取液對銅綠微囊藻葉綠素a含量及葉綠素a抑制率的影響,從圖中可以看出鮮仙人掌乙醇提取液比水提取液活性高。

圖3 鮮仙人掌水提取液及乙醇提取液B處理組對銅綠微囊藻葉綠素a含量的影響

圖4 鮮仙人掌水提取液及乙醇提取液B處理組對銅綠微囊藻葉綠素a抑制率比較
本實驗結果顯示鮮仙人掌水浸提液及乙醇浸提液均能有效抑制銅綠微囊藻的生長,且強度隨浸提液濃度的增大而明顯增強。鮮仙人掌的72%乙醇浸提液的抑藻效果大于水浸提液,可能是乙醇對仙人掌的有效抑藻成分提取更加完全的緣故,但具體是仙人掌汁液中哪種化學物質起到抑藻作用及是否是多種成分聯合抑藻還需進一步研究。選用乙醇作為仙人掌的提取溶劑可提高抑藻劑的有效性,結合其抑藻效率及考慮抑藻成本在大劑量及預防水華爆發時使用可選擇水浸提液。若仙人掌根中有效抑藻成分高且其為胞外分泌物則可選擇浮床水培直接抑藻,不僅可以化感抑藻而且通過定期收割仙人掌還可除去水體氮磷等營養鹽減輕水體富營養化。開發抑藻劑需要抑藻成分達到一定的濃度,除乙醇外其他有機溶劑是否對鮮仙人掌抑藻成分有更高的提取效率有待于進一步研究;篩選高效植株、品種及考察一年生及多年生植株的抑藻活力的差異也是必要的。
化感抑藻物質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抑制藻類生長,前人研究仙人掌殺菌機理可能是通過破壞細胞壁結構,本實驗研究發現兩種提取液均抑制了銅綠微囊藻葉綠素a的含量,因此鮮仙人掌化感抑藻機理是上述哪種方式及是否是多種方式協同作用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鮮仙人掌莖的水浸提液和乙醇浸提液對銅綠微囊藻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且有較好的量效關系,乙醇浸提液抑制效果強于水浸提液。
(2)鮮仙人掌莖浸提液抑藻成分穩定,經紫外高壓蒸汽滅菌后仍具有較強抑藻效果。
(3)鮮仙人掌有應用于水體富營養化治理和開發新型抑藻劑的潛力。
[1]張志斌,周光軍,魏壘壘,等.主要理化因子對南四湖底泥釋放的影響[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0,25(6):638 -641.
[2]殷利華,萬敏.濱湖道路減少面源污染的綠色工程措施研究:以武漢東湖環湖路為例[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11,26(1):61-66.
[3]NAKAI S,YAMADA S,HOSOMI M.Anti-cyanobacterial fatty acids released from Myriophyllum spicatum[J].Hydrobiololgia,2005,543(3):71-78.
[4]MARSHALL J A,ROSS T,PYECROFT S,et al.Superoxide production by marine microalgae[J].Marine Biology,2005,147(5):541-549.
[5]ALAMSJAH M A,HIRAO S,ISHIBASHI F,et al.Algicidal activity of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es derived from Ulva fasciata and U.pertusa(Ulvacead,Chlorophyta)on phytoplankton[J].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2008,20(5):713 -720.
[6]戴樹桂,趙凡,金朝暉,等.香蒲植物提取物的抑藻作用及其分離鑒定[J].環境化學,1996,16(3):267 -271.
[7]金相燦,屠清瑛.湖泊富營養化調查規范[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0.
[8]洪喻,胡洪營.水生植物化感抑藻作用研究與應用[J].科學通報,2009,54(3):287 -293.
[9]翁佩芳.仙人掌浸提液的抑菌作用[J].寧波大學學報:理工版,2001,14(1):38 -42.
[10]GALATI E M,MONDEL10 M R,GIUFRIDA D,et al.Chemicalcharacterization and biological efects of Sicilian opuntia ficus indica L mill.Fruit juice:antioxidant and antiulcerogenic activity[J].J Aigric Food Chem,2003,51(17):4903 -4908.
[11]王兆新,袁峻峰,楊紅軍,等.三種有機物對銅綠微囊藻異養生長的影響[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2001,30(1):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