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擁華
有人用自動售賣機賣飲料,有人用自動售賣機賣食品,可從沒有人用它來賣活著的商品。即便是在全世界自動售賣業最發達的國家日本,也從來沒有將鮮活的農產品放進自動售賣機里的先例。有一個中國人卻打破常規,用它來賣活物,而且是賣可以四處橫行的“螃蟹”。
這個人叫史團結,江蘇省高淳縣人。作為一名成功的商人,在用自動售賣機賣螃蟹之前,他正在用自己獨創的銷售方式賣螃蟹:把螃蟹裝在一個由他設計的螃蟹別墅里賣。“別墅”是一個像樓房一樣的包裝禮盒,側面有兩扇門,打開后可以看到一層一層的“房間”,螃蟹就分開放在“房間”里。因為避免了因擠壓而死傷的事情發生,他的螃蟹賣相好,所以生意非常火爆。就是因為生意好,他常常為一個問題而苦惱:螃蟹放在“房間”之前,還要經過人工捆綁。可綁螃蟹是個技術活,綁起來不僅費勁,而且還容易夾傷手,工作效率很低,這讓他很頭疼。同時,多年賣螃蟹的經驗讓他明白,螃蟹掉了腿,價格就會大打折扣。
能不能想一個辦法,讓螃蟹綁起來既快又安全,還可以提高成活率呢?于是,他開始琢磨起怎樣包裝螃蟹的事情來。就在他苦思冥想的時候,他突然想起他以前在家里包裝螃蟹時,那只跑出來躲藏在沙發底下的螃蟹。
那天他在家大掃除,搞衛生的時候,把沙發移開,忽然發現沙發的角上有一只螃蟹一動不動。一時好奇,他伸出手去抓它,抓在手里才發現它還是活的。當時天氣已經很冷很冷,都沒有螃蟹了。想了想,他猜測,這螃蟹躲在這里大概沒一個月,也有20天了吧。螃蟹逃跑事件讓史團結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能不能給每個螃蟹做個小盒子,讓它躲在里面,就像躲在沙發角里一樣。不是存活時間會更長嗎?思考了很久后,他想到一個辦法,用盒子把螃蟹一只只的單獨包裝起來——如同給螃蟹“蓋”一個舒適的可移動的“小房子”。
說干就干,史團結用紙盒開始了自己新包裝的試驗。經過反復試驗,終于讓他研究出來了一個不用將螃蟹捆綁的包裝。模型定好后,他找到浙江一家模具廠做出了一個樣品,經過試驗他高興極了。那是一個對開型的塑料盒子,它的角度可以達到180度,盒子按照螃蟹生理曲度設計,螃蟹住在里面很舒適,甚至最長可以存活20天。把一只螃蟹從盒子的一邊塞進去,再塞另外半邊,只需五六秒鐘。裝在塑料包裝里的螃蟹既好看,保存時間又長,還便于運輸,人們拿它送禮也會感覺很高檔。而且盒子是用無毒塑料做的,這種包裝還可以放在鍋里蒸,打開后螃蟹就可以直接食用了,使用起來十分方便。
試驗成功后,新包裝開始批量上市。史團結還給取了個響亮的名字——黃金甲。
有了新包裝,史團結的生意火得一塌糊涂。因為新包裝美觀大方,既保證了螃蟹的成活率、延長了存活時間,還便于攜帶和運輸。有了這些優勢和前提工作后,直接催生出史團結更大膽的想法——用自動售賣機來賣螃蟹。經過兩年的研發,賣螃蟹的自動售賣機還真的誕生了。
2010年10月1日,裝滿了鮮活螃蟹的自動售賣機首次出現在了南京地鐵新街口站,引起轟動,許多市民紛紛駐足觀看。這種自動售蟹機高約2米,內分6層貨倉,機內溫度5-10度,保證了螃蟹可以新鮮存活10天。螃蟹根據包裝大小標價分別放在六個貨倉,按公母和個頭大小分層存放活蟹,標價從每只10元到50元不等。顧客投幣后選取相應編號,即可從機身取物口拿到所選螃蟹并且有相應的醬料。自動售蟹機和普通的販賣機一樣,收取硬幣和各種面額紙幣。商家還承諾若買到死蟹買一賠三。
因為銷售價錢低品質又好,市民的態度從新奇、不信任到歡迎、追捧,螃蟹自動售賣的日銷量也從1只上升到一兩百只。這一新興商業模式很快得到了市場的認可,許多客商慕名前來尋求合作。借助這種銷售模式,史團結開始謀劃著如何把他的螃蟹賣遍全中國,賣到全世界去。
成功不走尋常路,憑借給螃蟹“蓋房子”、“住別墅”,讓螃蟹從自動售賣機里“爬”出來等奇思妙想,史團結獲得了巨大的商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