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勇 陳炳
[摘要] 本論文以特定的案例區—舟山為研究對象,對于舟山漁業的現狀包括經營內容、經營模式、與其他產業的結合程度、盈虧現狀、發展限制因素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調查和分析,探討了其與舟山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對于海島地區休閑漁業的發展具有參考和啟示意義。
[關鍵詞] 舟山新區休閑漁業經濟
1.舟山群島新區概況
舟山自然環境優美,人文資源獨特,漁業資源得天獨厚,對市場有著強烈的吸引力。海島風景優美,陽光、海水、沙灘、空氣世界一流;其產業體系涵蓋農業、漁業、食品加工、種植業、養殖業、曬鹽業等多種行業,并呈現出許多亮點2011年3月,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了重點推進浙江舟山群島新區發展。
我國近年來大力發展海洋經濟,舟山作為唯一的臨海群島城市,有其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因此,舟山近年來的發展緊緊圍繞“海”字做文章,不斷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海洋漁業、水產加工、海洋醫藥、臨港工業、港口物流、海洋旅游等特色產業為支柱的開放型經濟體系。
舟山群島新區是國務院批準的中國首個以海洋經濟為主題的國家戰略層面新區。大力發展海洋經濟是未來舟山經濟騰飛中重要的一環。漁業一直是舟山的重要支撐產業之一,多年來舟山旅游業也已得到長足發展,已有基本穩定的國內外客源。作為兩大優勢產業的舟山休閑漁業已經奠定了堅實市場基礎。面對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機遇與挑戰同在,休閑漁業的改革與發展勢在必行。
2.舟山休閑漁業的歷史沿革
海洋漁業作為舟山的重要支柱產業和經濟優勢。在國家大環境下,自從上世紀90年代末,舟山漁業的發展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困難,經過多年揮霍性的捕撈,東海漁場的水產資源急劇衰退,舟山海洋漁業的發展到了一個轉折點。據統計現今從事漁業生產的有8萬多個勞動力,實踐積蓄了充裕的捕撈和養殖體驗。舟山海洋漁業生產由原先單一靠捕撈,現在轉變為捕撈和養殖結合的局面。
舟山休閑漁業的發展始于1999年,由舟山嵊泗縣五龍鄉田岙村的漁民首先推出“漁家樂”項目。從此,舟山地區出現了各種休閑漁業齊發展的態勢。總體上看主要有休閑垂釣型、體驗生活型、品嘗游購型、觀光旅游型和展示教育型。舟山的休閑漁業經過近 10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產業規模,取得了不錯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而近幾年興起的休閑旅游業,在舟山地區也有別樣的發展,各地都積極上馬休閑漁家樂。在長三角地區舟山市的漁家樂等休閑漁業項目是最具海洋特色的,因此很多其他長三角都市人群來感受這舟山的休閑漁業,特別是舟山跨海大橋的正式運行后,舟山與長三角各個城市的交通越來越便利,杭州、寧波、上海等城市已經與舟山形成了一日的生活圈,早上來舟山游玩,下午回去已經成為了現實,因此越來越吸引人外地都市人群來感受舟山的漁家樂,休閑漁業。此休閑漁業等新型漁業項目的收入更多的成為了去多漁村的主要收入來源。
3.舟山休閑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舟山的休閑漁業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改變了漁民過去的生產經營方式,部分實現了傳統漁業的轉產轉業。舟山休閑漁業的發展提高了漁民的生活水平,促進了當地海洋經濟的發展。在取得一定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社會影響。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舟山休閑漁業的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制約因素。
3.1思想觀念落后,缺乏服務意識
休閑漁業的出現,使得具有傳統漁業背景的部分傳統漁民可以轉產轉業。硬件和物質條件容易改變,軟件和思想觀念轉變起來難度卻大得多。從事傳統漁業活動的漁民普遍文化素質偏低,思想觀念落后,同時又缺乏必要的進修途徑和機會,因此無法與快速發展的先進理念接軌。缺少生產經營技巧和生意理念,文化和軟件投入大大不足,休閑漁業產品得不到有效的包裝和推廣,在服務質量方面也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嚴重影響舟山休閑漁業產業檔次的提高,使休閑漁業產品的市場定位難以提高,整個休閑漁業的產業品位也停留在較低的水平。
3.2資金短缺,生產規模小
舟山休閑漁業在發展之初得到了各地的積極響應,一度發展速度迅猛,效益顯著。然而隨著舟山休閑漁業規模的擴大,資金不足的問題日益嚴重。這是由于經營者大部分是個人或家庭的個體,持有資金十分有限,周轉資金也難以獲得。融資的困難也阻礙了休閑漁業的進一步發展;固有的陳舊思想使生產經營者滿足于現狀,面對資金的不足和人力的缺乏往往放棄革新,而守著單一的產品形態進行小規模生產經營。在這種情況下,舟山休閑漁業的綜合競爭力很難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也很難向著規模化、集團化的方向發展。
3.3 優勢發揮受限,特色開發不足
當前舟山休閑漁業的經營項目還停留在較為膚淺的層面。其經營項目形式簡單、功能單一,經營項目重復和雷同情況嚴重,而消費者的需要卻在不斷提高,這在市場層面就形成了一對矛盾。同時,在發展舟山休閑漁業的過程中也沒有對漁業資源之外的優勢進行充分的利用,例如宜人的氣候條件、獨特的區位、豐富的人力資源、深厚的旅游資源、美麗的自然景觀、優越的自然資源等優勢都沒有很好地融入到休閑漁業的產品開發中,而是大都處在一種浪費的狀態。本身在資源條件上很具特色的因素沒有被充分利用,特色表現度低,難以形成品牌效應。政府、經營者對休閑漁業的開發缺乏市場研究和科學規劃,使得休閑漁業產品類型單一、服務項目雷同。近年來,舟山開發的休閑漁業園區大多為農家樂、釣魚場等有限而雷同的產品形式,創新不足,特色不夠,精品極少。
3.4 產業組織缺少,項目輻射不夠強
任何一個產業的健康發展都離不開交流和不斷的學習。舟山是一個海島城市,人口、人文景觀、休閑漁業資源等分布較散,給產業內部的交流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再加上缺少相關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先進的生產經營方式找不到有效的途徑進行傳播,與休閑漁業有關的最新的信息也無法在經營者中間實現共享。這就導致了舟山休閑漁業的發展形態和規模存在參差不齊的情況。此外,舟山地區目前還缺少使各相關產業與休閑漁業聯動的組織,使得休閑漁業處于一種孤軍作戰的狀態,與其他產業和行業聯動很生硬甚至沒有聯動,從而影響了舟山休閑漁業的有效輻射。傳統漁業在舟山農業經濟體系中占主導地位,休閑漁業處于自發狀態。沒有從政府層面確定休閑漁業的產業地位,導致休閑漁業成為漁農業和旅游業的“副產品”。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休閑漁業的縱深發展。
3.5規模偏小,功能單一
目前舟山大部分休閑漁業項目建設規模和投資都較小缺乏大規模綜合型休閑場所未能形成規模效益。由于絕大多數項目功能單一基本上以觀光旅游為主檔次低缺乏漁文化內涵特色不明顯,配套設施及相關服務滯后,因此很難適應不同層次、不同品味游客的需要。
3.6品牌意識薄弱,宣傳促銷不力
近年來舟山休閑漁業雖然發展迅速,涌現了許多經營休閑漁業的企業,但真正經營有道、效益突出的卻鳳毛麟角,大部分休閑漁農莊的經營者片面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品牌意識薄弱,不重視宣傳促銷和品牌建設,從而缺乏競爭力[27]。
4.舟山休閑漁業的戰略經濟地位
經過多年發展,舟山市目前共推出休閑漁業項目40余種,總投資超過2億元,吸納漁區勞動力2000余人。年接待游客35萬人次,年產值7000億元,從業人員人均收入近 8000元,并形成以海釣、漁家樂、夜排檔為代表的一批休閑項目的知名品牌。為此,舟山市有關部門在會上明確提出了建設國內最大休閑漁業基地的構想。
舟山經濟新區建立后,其經濟發展將更加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地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結構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人們用于旅游休閑方面的開支也會越來越多,休閑漁業將成為舟山發展旅游業的特色旅游形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