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昕 赫金玲
[摘要] 養成教育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中國民航業的迅猛發展,空乘人員的需求量增加,航空公司對空乘人員的職業素養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論文探討了空乘職業素養養成教育的內涵、意義、內容及提升空乘專業大學生職業素養的方法。
[關鍵詞] 空乘職業素養養成教育
0.引言
空中乘務員承擔著飛機客艙內的安全和服務工作,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航空公司的形象,進而影響到公司的品牌形象和運行效益,這些就對空中乘務員的職業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較好的身體及心理素質、優秀的服務意識、嫻熟的職業技能……這些職業素養并非先天擁有的,而是需要經過長期地訓練和積累才能夠逐步形成和完善的。本文就空乘職業素養養成教育的內涵、意義、內容及提升空乘專業大學生職業素養的方法進行探討。
1.職業素養養成教育的內涵
從廣義上說,養成教育就是通過學校、社會、家庭等多方面、多渠道的協同教育和影響,使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培養青少年良好的行為習慣,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發展的教育。大學生的養成教育主要是指教育者為了使受教育者具有良好的素質、能力及行為習慣,而對受教育者反復和長期進行的教育、疏導、訓練及培養的過程,它受高校培養目標、培養手段和育人環境的影響。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實踐過程[1]。
職業素養是從業人員從事某一職業所必須具備的綜合素質,是一定職業要求和規范在從業者個體身上的內化,是衡量員工能否適應崗位需要的一個重要標準。
2.空乘專業開展職業素養養成教育的意義
進入21世紀,我國的民航業迅猛發展,“十二五”期間,我國民航仍將保持快速發展態勢,預計全行業投資規模將在1.5萬億以上,通用航空飛機數量也會有較大增加。這不僅對空乘人員的數量有更多的需求,而且對空乘人員的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目前培養高素質空乘人員的重要途徑。空乘人員所從事的是一種高風險的職業,主要工作任務是與乘客打交道,服務的對象來自于世界各地、各行各業,有著不同的文化、信仰、習俗、性格和語言等背景。這就要求他們不但要有航空、運輸、服務禮儀、醫療救護和外語對話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實際技能,還應當具備樂觀的人生態度、良好的親和力、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工作責任心、廣博的社會知識和良好的心理素質[2]。
空乘專業學生性格開朗、熱情、富有朝氣、有責任心、善于交際、具有良好的合作和團隊精神,這與空乘人員職業素質要求相符。同時,她們也存在著一定的人格缺陷,主要表現為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較差,學識淺薄,思想簡單和懶惰,缺乏主見和進取心,不愿接受新事物,競爭和創新意識較差,獨立能力和應變能力不強,部分學生怯懦,遇事缺乏果斷,感情用事。從職業特點來看,上述人格缺陷與空乘人員的職業素質要求存在著一定的差距[2]。因此,空乘專業開展職業素養養成教育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3.空乘專業職業素養養成教育的內容
根據空乘職業素質需求,空乘專業學生在校期間應提升四個層次的職業素養: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職業素質、職業技能。身體素質主要是能夠適應惡劣的高空環境;心理素質包括情緒控制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應變創造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職業素質主要包括:規范意識、職業審美、親和力、良好的服務意識、觀察力等;職業技能主要是服務能力等。四者均可以通過學習訓練提高,除了專業課學習外前三者都可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得到有效提升。因此,養成教育的重點內容是:提升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職業素質。
4.提升空乘專業大學生職業素養的方法
提升空乘專業大學生職業素養的方法有很多種,除了完善課程設置外,還可以制定合理的養成教育制度和日常管理模式、適當開展心理行為訓練和校園文化活動等。
4.1制定合理的養成教育制度和日常管理模式
根據空乘專業學生的行為特點,可以出臺相應的學生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發展規劃;制定學生職業素質養成教育各項制度、管理規范、實施方案、培養計劃;研究制定專兼職學生工作者能力、素質達標標準;明確學生職業素質養成教育的目標、內容、人員、實施步驟等。把制服穿著、出操、課堂出勤、服從管理作為日常管理的重點。
4.2開展心理行為訓練
大部分空乘專業學生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從小嬌生慣養,沒有受過什么挫折,缺乏家庭教育和挫折教育,借助心理行為訓練可以有效提升空乘專業學生的心理素質。空乘專業一般為高職專科,學制三年,那么大學一、二年級是開展心理行為訓練的最佳時期。
根據大學生不同階段的特點,可以有針對性的開展心理行為訓練。第一學期,大學生剛剛進入大學,可以開展以適應大學為主的心理行為訓練;第二學期,學生已基本適應大學生活,應該以規范養成為主;第三學期,空乘專業將外出參加航空公司面試,可以進行溝通方面的訓練;第四學期,不少同學會因面試失敗而受到打擊,這個時候可以圍繞挫折教育進行心理行為訓練。
4.3開展校園文化活動
學校要積極引導并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有益的校園文化活動,如主題教育活動、文體活動、職業技能競賽活動、社會實踐活動、禮儀活動等,在活動中滲透養成教育思想,使養成教育被學生廣泛認知和理解,進而自覺培養優良習慣,提升職業素質。
4.3.1主題教育活動
學校可以結合重要歷史機遇和重大歷史事件深入開展養成教育。可以在“五四”、“七一”、“十一”等期間,不失時機地開展各種形式常規性的紀念活動,如師生接力賽、一二·九長跑等,對學生進行道德養成主題教育。也可以組織學生深入社區、農村、福利院、敬老院等地進行體驗活動,送去愛心,提高學生的道德品質。同時,可以抓住國家重大事件,比如在奧運會、亞運會、汶川大地震、舟曲泥石流等事件發生時,組織學生開展志愿者活動,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注重情感體驗和道德體驗的內化,培養學生立足校園、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精神,使廣大學生在捐助災區、奉獻愛心的同時,學會團結、友愛、互助,以親身體驗來促進良好道德素質的養成。
4.3.2文藝活動
空乘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多才多藝的特點,學校應大力開展較高層次的文藝活動,給學生提供廣闊的展示空間,讓學生們自己策劃、排練、演出,發揮她們的聰明才智,老師適當的給予指導和鼓勵。可以開展迎新晚會、畢業生晚會、新生歌手大賽、新生才藝大賽、校園文化藝術節、詩歌朗誦賽等活動。通過這些文藝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培養她們的組織協調能力、團隊合作精神,增長知識,增強求知欲和創造能力。
4.3.3體育活動
航空公司對空乘人員,尤其是男生的體能要求較高,這就要求學生在校期間應加強體能鍛煉,多參加體育運動,全面提升體能,提高適應能力,培養良好的精神狀態,以符合航空公司的選拔標準。學校可以以新穎、生動、有趣的方式舉辦各類體育比賽,讓更多的同學參與其中得到鍛煉,使運動成為一種習慣。
4.3.4職業技能競賽活動
圍繞空乘職業素質養成教育規劃,開展各類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如:制服明星評選、健康空姐比賽、民航知識競賽及空乘技能大賽等,讓學生自主醞釀、規劃、組織、舉行并評比,在比賽中設置各種獎項,讓學生體驗成功,固化養成教育成果。
4.3.5社會實踐活動
隨著時代的進步,學校不再是孤立的象牙塔,與社會的聯系越來越多,而大學生們也紛紛走出校園涉足社會。部分高校把社會實踐活動已納入教學計劃,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知識教育于一體,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現工學結合的一種比較現實、有效的途徑[3]。針對空乘專業的特點,學校可以利用寒暑假組織學生到酒店、飯店、快餐業、銀行、保險公司等服務行業實習,加強學生的服務職業道德修養,強化服務意識,感受服務的真正內涵,體驗“客我交往”的過程,增強應急處理應變能力,積累服務經驗。
4.3.6禮儀活動
空乘專業的課程設置中一般都有禮儀課,學生們都受過專業的禮儀培訓,形象好、氣質佳,非常適合在院校的各項活動中承擔禮儀工作,也可以把學生們在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轉化為實踐技能,學以致用。如負責會場引領、接待,會議接待,開幕式,頒獎典禮,簽約儀式,剪彩等各種場合的禮儀工作。通過參加禮儀活動,學生可以得到了極大的鍛煉,增加面試經驗,增強親和力,提升職業素質。
5.結束語
職業素養養成教育是空乘專業人才培養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它既是技能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德育工作的一個重要部分,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基礎工程。我們將繼續對空乘專業職業素養養成教育進行探索與創新,不斷發現新問題、探索新思路、尋求新方法、解決新問題,只有不斷完善空乘專業職業素養養成教育,才能實現該專業的長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