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杰 陳圣韜 王彬
[摘要] 電子書的快速發展已經對傳統行業帶來巨大的重構和變革,圖書館事業同樣受到了影響,如何趕上變化發展的趨勢,保持圖書館的生命力是圖書館人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電子書的概念、發展優勢及其發展桎梏,來看電子書發展對部隊圖書館帶來的啟示。
[關鍵詞] 電子書部隊圖書館啟示
蔡倫發明造紙術2000年、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1000年。約翰·古騰堡用現代活字印刷術批量印刷《圣經》500年以來,電子閱讀器帶來了新的偉大變革。這一變革將改革人類數千年來文明承載、傳播的方式,也將持久、深遠地改變我們的生活。它已經對傳統行業帶來巨大的重構和變革,尤其是傳統的出版社、實體書店和配送系統。而這些行業的改變勢必影響以書籍為主體的圖書館。書變了,圖書館也會變,如何趕上變化發展的趨勢,保持圖書館的生命力是圖書館人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通過分析電子書的概念、發展優勢及其發展桎梏,來看電子書發展對部隊圖書館帶來的啟示。
一、電子書的概念及其發展優勢
關于電子書,最簡單明了的解釋是:“電子書,數字化出版物的一種。”目前國內學術界以及社會各界初步認定為:“電子書代表人們所閱讀的數字化出版物,從而區別于以紙張為載體的傳統出版物, 電子書是利用計算機技術將一定的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信息, 通過數碼方式記錄在以光、電、磁為介質的設備中, 借助于特定的設備來讀取、復制、傳輸。”
電子書的優勢表現在:
1、方便性,可搜尋內容,改變字體大小及字型,滿足不同的閱讀需要。如老年人可以將字體加深、變大。
2、容量大,隨時可通過網絡下載,不受地域限制,省去舟車勞頓之苦。
3、降低圖書成本,價格便宜。
4、設計精美,靈活多樣,有多媒體功能。
5、節省保存書本所需之空間。
6、電子書實現了產品零庫存,全球同步發行,購買方便快捷。
從技術演變的角度來看,世界電子閱讀器未來的發展可能會經歷以下幾個大的階段:
黑白、靜態→彩色、動態→柔性(可折疊)、太陽能
這樣一來,優勢更多:
1、彩色顯示,動態顯示,顯示速度提升;
2、任意折疊柔性紙;
3、雙面顯示,多屏重疊閱讀;
4、電子閱讀器之間內容無線傳輸等。
2011年4月上市的蘋果公司Ipad2上市一周銷量突破一百萬臺,這些驚人的數字,都預示著電子書正以一種大步伐向我們走來。類似Ipad這樣的手持數字設備,甚至可以稱為是新媒體的載體。它便利的連接網絡的功能,甚至威脅到了傳統報刊雜志業,促使他們把信息第一時間發布到網絡上,希冀吸引更多讀者關注和互動。這些電子設備悄然改變著人們的閱讀習慣。
二、電子書發展的桎梏
1、閱讀習慣的培養:
有社會學家研究調查,讓24名志愿者閱讀同一篇小說,有的讀紙質書籍,有的通過電腦屏幕閱讀,有的用專門的閱讀器閱讀。結果顯示:使用電子設備的閱讀速度,比紙質書籍慢10%。閱讀結束后,他們要回答問題,結果表明:閱讀紙質書籍和使用閱覽器的人得分相當,分別是5.8和5.6,用電腦屏幕閱讀的人得分最低,只有3.6。一位專家解釋說,通過電腦閱讀的人往往會缺乏興趣,電腦總是讓人聯想到工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閱讀紙質書籍和使用閱讀器的人得分相差很少,可以看到,類似“電子墨水”這樣的技術已經拉近了讀者和電子書的距離,同樣的閱讀視覺效果,為什么不用更輕巧、方便,可以儲存更多書籍的薄薄電子書呢?當然了,并不是所有的電子書都達到了這樣的技術標準,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電子書的價格,盡管綜合計算后,可能會發現那么多紙質書購買的價格已經遠遠超過電子書。人的觀念總是有一個接受、改變的過程,閱讀習慣也有一個培養過程。
這個過程也許可以認為是圖書館的一個契機。
2、版權問題:
電子書等電子閱讀器終端盡管是以一種新興的終端的身份出現的,但是其技術壁壘只介于MP3與MP4之間,國內IT廠商均具備技術研發及生產能力。作為滿足用戶閱讀功能的手持終端,電子書遭遇的阻礙其發展的關鍵因素是版權內容資源的匱乏。
《三聯生活周刊》采訪了美國作家丹·布朗,他最近出版的新作不僅賣出了紙質版權還有電子版權。他的書在網絡上售價是12美元,書店里是30美元。當被問道是否認為這樣的定價會使得網絡書店比較占便宜,會導致紙質書籍銷售困難時:布朗回答稱:電子書只是書的多一種樣式,它同樣存在盜版威脅。而電子書和在網上購書,都威脅著書店未來的生存,可能越來越艱難。出版業的人都希望能夠解決這個狀況。出版業和其他工業一樣,變化日新月異,它有令人興奮的一面,而它的背面也一定是令人沮喪的。最后大概要靠價格和立法來解決了。
他的回復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類作家的心態。對于內容而言,電子書“電子”與否影響不大,但是價格和立法肯定會引導作家的傾向性。而這些作家也承認,在無可抵擋的電子書潮流面前,肯定也是有一段時間的緩沖期。誠如音樂產品從售賣磁帶到CD到免費下載MP3到收費下載MP3的變化過程。
中國的作家不久前就有一場維權行動。眾多作家向百度文庫的叫板就是一樁活生生的事例。事件的最后,百度文庫刪除了部分沒有買到版權的作品。作家們獲得了暫時的勝利,而網絡上其它的侵權事件,因為多如牛毛,舉證難、無具體規定,尚處于監管的無序狀態。
這樣的憂慮,國家圖書館也面臨過。雖然擁有全國公共圖書館中最豐富的數字資源,然而,由于沒有網絡傳播權而無法將大部分資源提供給讀者閱讀或查閱。按照規定,我國每家出版社每出版一種書,都要向國家圖書館無償呈繳兩到三本。但是,對“電子書”的呈繳卻沒有明確規定。一方面,出版社不希望因此導致電子書版權銷售的不利;另一方面,電子書版權購買資金讓原本并沒有這部分專項資金支出的國圖陷入尷尬境地。
三、對部隊建設圖書館和文化建設的啟示、帶來的益處
軍隊是電子書及電子書管理平臺的重要客戶群。
從電子書發展的整體趨勢來看,手持電子書閱讀器還是主流,它優于電腦顯示屏的閱讀體驗、輕便耐用的機身都是流行的重要因素。對于部隊官兵來說,擁有一部電子書閱讀器,對緩解枯燥的訓練、學習生活大有益處。針對部隊這個特殊環境,需要解決的問題是:
1、保密性。對官兵閱讀器里的書籍應有個閱讀范圍的指導,或指定軍網上的書庫進行下載。杜絕涉密文件、書籍的隨意下載。
2、電子書籍資源更新較快。這樣才能滿足官兵求知若渴的閱讀需求。除了大部頭的書籍,期刊也應該成為下載的資源。
3、囿于電子書閱讀器的價格,推廣有些困難。但是它無疑為部分工作條件艱苦,更新書籍困難的部隊的精神文明起到很大作用。想象一下駐守島嶼、漂在海上的艦艇官兵們休息的時候可以讀上一本喜歡的書籍是如何愉悅的事情吧。
我們驚嘆于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希望自己可以趕上它的腳步,因為合理的利用確實能讓它給我們帶來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