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管理創新現狀分析指出現代企業實行管理創新的重大意義,并通過歸納客戶親近、卓越運營和產品領先等領域開展現代企業管理創新的主要類型指出了知識創新、服務創新和心態創新等現代企業實行管理創新的具體措施和途徑。
[關鍵詞] 現代企業知識創新服務創新心態創新
創新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靈魂,在企業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需要用創新的管理思維來擺脫企業的困境,但是創新不能是空中樓閣,更重要的是要有實實在在的方法,把企業利潤最大化,企業發展根本化,企業管理優質化作為企業管理的目標和方向,提高企業的運營能力;提升產品,服務和營銷能力;整合企業內部和外部與生產經營相關的資源,創造和發揮資源杠桿的競爭優勢。現代企業的管理是不是創新,就看這個過程中有沒有和實際結合,有再創作的過程,也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假如照搬模式則不是創新,不接受新的管理觀念也不是創新。創新的實質應該是知識有效的運用,是理論和實際的結合,并能夠產生實際效果的活動。
一、現代企業管理創新現狀
企業管理創新是指企業把新的管理要素(如新的管理方法、新的管理手段、新的管理模式等)或要素組合引入企業管理系統以更有效地實現組織目標的創新活動。管理創新,是服務創新得以落實的保障,是產業創新的第一步。
創新需要極大的勇氣、頑強的毅力和長期的堅持,創新需要長遠眼光,容不得半點急功近利,創新還需要巨大的投入,容不得淺嘗輒止、好大喜功。在當今的中國,有多少人愿意甘為人梯、為創新者提供長期的支援和支持?有幾人愿意為了創新的完美、讓創新的成果在他人的任內呈現?民營企業普遍資金短缺,在周轉資金困難、生產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又有幾家有實力投入巨資花在產品研發或技術攻關上面?
諾基亞和微軟幾年前也還曾是以創新引領世界的品牌巨子,但他們的創新并沒有進行持續的保鮮,較之于蘋果卻相對的停留于靜態化了:當蘋果已將移動互聯網置于手掌(手機)之間時,諾基亞還沉迷于自己的手機品質如何抗摔、過硬;當喬布斯吸引全球的軟件工程師及其愛好者,在蘋果的平臺上開發軟件賣錢時,比爾·蓋茨還在堅守激發微軟的軟件開發團隊的積極性。所以說,創新必須是動態化的,只有動態創新,才能引領世界。
二、現代企業實行管理創新的重大意義
創新來自多個層次:營運創新、產品創新、戰略創新,當然還有管理創新。每個層次對企業的成功都能做出貢獻,但是,我們排列一下這些層次的創新,就會發現,越高層次的創新對價值創造以及競爭地位的維系就越有作用。管理創新無疑是最高層次的創新。理解這一點對進一步關注管理創新則更有益處。作為戰略大師的哈默,借《管理大未來》,哈默奉獻給我們的是:傳統管理方式正在終結,現代企業家需要管理創新。
管理層對創新高度重視的結果之一,是對研究開發的高比例投入。華為保持將每年銷售額的10%~15%投入研發,國際專利年年攀高;2006年,聯想研發投入超過25億人民幣,海爾研發經費更高達67億元。在我看來,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更是企業實現發展的根本。
在很多企業的老板和營銷人士眼中,冰箱還是冰箱,西瓜還是西瓜,除此之外還是什么呢?法國學者查鐵爾說:“你在做事時如果只有一個主意,這個主意是最危險的。”打破思維慣性,是實現新增長的關鍵所在。在許多企業中,不管是最活躍、最善于尋找市場機會的IT小公司,到只有七八個人的企業,還是1萬人的大企業,有的生存的很好,但為什么有些卻很快夭折,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管理者不斷在管理在融入一些創新元素,卻沒有始終不渝的執行者去執著的執行下去,卻把管理當作掌握權力、昭示權威的光環來炫耀。
管理創新不僅是大企業的“加速器”,更是小企業快速發展的利器,許多小企業只會跟在別人的后面跑,而沒有學會管理創新,甚至根本就不懂什么是管理創新。沒有管理創新的企業多半都是短命的,有了管理創新卻時常懷疑這種創新結果,根本就不會有什么強大的生命力,管理創新只是流于形式的一個擺設花瓶而已。
公司還需要不斷創新。如果沒有新點子、新產品和新服務,它們便無法生存。而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社交媒體的興起,如何吸引客戶,成為它們面臨的新挑戰。《財富》500強(Fortune500)公司中,至少有五家意識到這種需求,并因此設立了一個新的高管職位——首席創新官,以應對全新的挑戰。比如近期,百事可樂公司(PepsiCo)的CIO米克爾.達勒姆創建了一個“社交網絡自動售貨機系統”(SocialVendingSystem)。利用這一系統,顧客只需摁一下按鍵,就能為朋友購買一瓶汽水,不論他們身處世界的何方。隨著技術的發展,客戶與公司之間的壁壘被逐漸打破。如何將這些壁壘保持在較低水平,同時又能將客戶的興趣保持在較高水平呢?首席創新官是解決這一命題的關鍵角色。
大多數企業都是怎么做的呢?人家買設備我也買設備,人家建廠房我也建廠房,人家招人我也招人,人家設幾個部門我也設幾個部門,人家請個秘書我也請個秘書,人家上總裁班我也不甘落后,人家學國學我也報個名,上不上課不重要,能在一起吃吃飯、認識幾個人就行。總之,創新企業如鳳毛麟角,跟風趕潮的企業多如牛毛。趕上了,興旺大家一起興旺;金融危機一來,死亡也是大家一起死亡。
對企業來說,創新就是企業利用市場的潛在贏利機會,以獲取商業利益為目標,重新組織生產條件和要素,建立起效能更強、效率更高和費用更低的生產經營方法,從而推出新的產品、新的生產(工藝)方法,開辟新的市場,獲得新的原材料(或半成品)供給來源或建立企業新的組織,它包括科技、組織、商業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動的綜合過程。
三、開展現代企業管理創新的主要類型
創新不再是無形、無規律的事情,而是可以把握的具體工作內容。經理人可以通過學習,懂得如何獲得創新力、如何提高創新質量、如何使創新活動收益最大化以及如何保護和傳播創新等。一旦擁有了創新思維并將其運用于工作中,你將會收獲意想不到的結果。有了創新力,經理人和他的團隊都將獲得強大的競爭優勢。依據對企業的市場定位和企業功能的細分,筆者提煉出了創新的如下類型:
1、客戶親近領域
這在成熟市場里能使企業更優化。它包括:產品線延伸創新、增強型創新、營銷創新、體驗式創新。
2、卓越運營領域
這是從最接近產品向最接近流程的轉變。它包括:價值工程創新、集成創新、流程創新、價值轉移創新。
3、產品領先領域
它適用于任何商業類型的企業,而尤其在成長性市場里,是企業挖掘潛在價值的發動機。它包括:顛覆性創新、應用性創新、產品創新、平臺創新。
優秀的公司往往不畏風險,積極面對挫折,并勇于探索界限之外的風景;善于觀察一般人習以為常之事,從細微處入手,才會擁有打破常規的能力;以使命激發團隊激情,營造內部競爭氣氛,促使團隊更快地到達勝利的終點;敢于為公司注入新鮮血液,雇用一些偏離主流的員工,你會獲得意外的驚喜;創新的最大障礙在于公司固定的意識傾向,不要讓僵化的思想侵蝕人們的精力;翻開國家政府報告或企業集團戰略規劃,“創新”往往是被提及最多的詞語之一,這無疑是解放思想和改革開放給我們整個社會帶來的寶貴思潮,讓我們走出曾經的固步自封與閉關鎖國。
四、現代企業實行管理創新的具體措施和途徑
我們鼓勵創新的思想,我們更為強調讓創新的思想轉化為實在的價值,只有能為社會、企業、個人帶來價值提升的創新才是有效的創新。這種價值的提升需要我們將創意通過行動轉化為一種成果。建議企業鼓勵員工持續學習,并努力為員工的創新提供便利條件,這不僅包括創新所需要的工作條件,還應包括鼓勵創新的氛圍和激勵創新的機制。創新不能靠一個點子或幾個人或者某項目一蹴而就,要孕育出創新和支撐創新都依賴于扎實的基礎管理工作,而這正是某些企業管理者所忽略的問題。具體來說,企業一般需要如下方面的創新:
1、知識創新
據說,一個當代的博士生,僅能掌握不到人類知識總量的1%,剩下的99%都不懂,其中還有4%是他根本不知道還有這種知識存在。中國企業的經理人中大部分都是文化水平偏低,所以,我們有什么理由回絕新的知識呢?所以,知識創新既是大家忽視的地方,也是需要提高和創新的地方。
2、服務創新
著名的IBM公司在廣告中強調的“IBM就是服務”,正反映了該公司十分重視產品服務的思想。產品服務創新就是強調不斷改進和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不斷推出新的服務項目和服務措施,力圖讓消費者得到最大的滿足或滿意。對客戶,不簡單地以降低設備價格、成交條件來維護關系,而是以合作伙伴的方式對其提供增值服務,為客戶創造更多的價值。
3、心態創新
每一位企業員工、老員工、經理人都要像一位新雇員第一天在公司上班一樣,對企業的各個方面都進行提問、反思。還記得在我們上班的第一天,我們會問許多問題——我們為什么做這件事情?我們如何使它發生?它的目標是什么?但我們在單位中工作的時間越長,就越難做到這一點。我們在工作中的時間越長,問的問題越少,我們也就變得越自滿。大家都多問具有探索性的問題,并進行更仔細地傾聽,這樣你就能夠理解的更為深刻。然后,我們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必定能找出創新的方法來解決這些問題。
而管理創新的失敗,將意味著在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當中,滿盤皆輸的可能。所以,希望我們的管理者能重視管理創新,提升管理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孔令濤. 現代企業成本管理創新探討[J].現代商業.2008.
[2] 羅坤.對我國企業成本管理創新的思考[J].《新西部(理論版)》.2008.
[3] 俞富,李林,俞菲菲.知識經濟時代企業的管理創新[J].中國集體經濟.2009.
作者簡介:
張曉群(1968、02?-),女,漢族,廣東揭西人,本科學歷,工程師,就職于廣西經貿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研究方向:經濟管理、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