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電影是文化交流與傳播的載體之一,翻譯是不同文化間溝通的重要手段,促進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傳遞。隨著越來越多的英文電影進入國門,如何將英語影片片名譯為能使觀眾理解的、接受的中文表述成為了當前翻譯界的熱點話題。本文通過分析英文電影片名的翻譯特點,歸納出翻譯的原則,對比不同的翻譯方法在表達和理解上的異同。
[關鍵詞] 英文電影片名翻譯特色翻譯方法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中西文化的交流日益頻繁和深入,越來越多的外國電影被引進國門,極大地豐富和影響了我國國民的生活。電影作為一種文化載體,是在傳承文化內涵,傳遞文化特色,是我們了解外國歷史文化、人文精華的一個渠道。翻譯作為不同語言文化之間的重要溝通手段,顯然成為了非常重要的環節。
一、經典片名翻譯鑒賞
電影片名即是電影的名片,寥寥數語凝聚的是整個作品的精髓,是令人頗費神思提煉的部分。好的譯名是既能高度概括影片的主題內容,又能強烈激發觀看欲望,能使影片錦上添花。以下是經典翻譯片名例子:
1、《Maid In Manhattan》譯為《曼哈頓灰姑娘》和《曼哈頓女傭》,影片講述瑪麗莎是最豪華的Manhattan hotel的女服務員,英俊、溫文爾雅的Christopher Hall是美國政壇中最有前途的響當當的人物,兩人的情感生活經歷了地位和時間的考驗,最終是灰姑娘娘變成了公主。格林童話中灰姑娘的故事已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童話,所以《曼哈頓灰姑娘》不僅比《曼哈頓女傭》易于理解和接受,又使原先非常普通的名字增添了一分色彩,更暗了片中女主人公的命運。
2、《The Pursuit of Happyness》譯為《追趕幸?!泛汀懂斝腋砬瞄T》,影片源于真實故事改編,成功詮釋出一位瀕臨破產、老婆離家的落魄業務員,如何刻苦耐勞的善盡單親責任,奮發向上成為股市交易員,最后成為知名的金融投資家的勵志故事。譯為《當幸福來敲門》更能體現影片勵志的主題和主人公對生活的追求和體驗。
3、《Gone with the Wind》譯為《亂世佳人》或《飄》,影片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講述了在社會、歷史的重大變遷的背景下,莊園主小姐郝思嘉在兩個男人之間的愛情故事?!讹h》簡單的一個字,將郝思佳流離的一生,表現得淋漓盡致,把原名“隨風而逝”的意境表達得完整貼切,更帶領觀眾進入片中戰亂紛飛的時代以及主人公對命運難以把握而無止無盡的痛苦和無奈之中。
二、片名翻譯原則
1、展現文化特征
電影作為文化傳承的載體,更多地是展現每個民族不同的文化底蘊、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等,展露民族特有的一面。翻譯電影片名時要關注其所承載的文化積淀,更注意如何用巧妙的文字、言簡意賅地反映蘊含豐富的異域文化和異國風情。如《American Beauty》譯為《美國麗人》或《美國美人》,這些譯名并沒有把深層的文化內涵和情感信息真實地再現出來,因為在美國American beauty指的是四季開花的紅薔薇,美麗、圣潔的薔薇花象征崇高神圣的愛情,電影以花喻人,以花表情,傳遞著深邃的文化內涵。因此,用《美國薔薇》作為該片的譯名,更能將美國文化中薔薇所蘊含的情感和文化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
2、忠于影片內容
忠實是翻譯最基本的原則,電影片名的忠實除了要求在語言上做到忠實,還應該在影片主題和內容等方面做到忠實。忠實的內涵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形式上的忠實,即與原片名的結構保持一致;另一個是涵義上的忠實,即與影片的主旨保持一致?!禩he Third Man》譯為《第三者》,單看片名觀眾大概以為這是一部倫理片,而實際上它是一部懸疑片名,影片中的第三個人其實就是一起人命案的證人。譯成《第三人》,則更忠實于影片的主旨,也讓觀眾對影片有了初步的心理期望。
3、轉換文化差異
電影片名同樣反映出各國文化情懷,翻譯時既要保留原有的文化含義又要恰當地轉換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以符合中國觀眾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電影《Ghost》,影片講述了一段跨越生死的浪漫愛情,男女主人公苦苦相愛,但終因陰陽陌路不能相見互吐衷情。如果將片名直譯為“鬼魂”,觀眾會認為這是一部鬼片或是恐怖片,而這恰恰與片中生死不渝的愛情大相徑庭。因此,譯為《人鬼情未了》,既能夠很好地表達出電影的主題,又很好地詮釋了這一段超越生死的愛情。
三、片名翻譯方法
1、直譯法
直譯以最大限度傳達原名的信息,保持影片名與內容完美統一,這是影視片名翻譯的一個基本方法。這類片名在翻譯時要在文字上力求形象、生動、簡明,完全能夠再現原名的內涵。如《A Walk in the Clouds》描寫一對青年男女在彌漫著葡萄花香的葡萄園中相親相愛的動人故事,該片名直譯為《云中浸步》,既保持了原名的涵義,又充滿了詩情畫意,令觀眾見名思義,浮想聯翩,仿佛漫步于葡萄花園之中,聞到了沁人心脾的芳香。如《The Age of Innocence》譯為《純真年代》,《Dances With Wolves》譯為《與狼共舞》,《Basic Instinct》譯為《本能》等都是典型的直譯佳作。
2、直譯加釋法
由于中西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些直譯的片名無法準確的反應影片內容,必須增譯有關詞語以增加片名的信息量,讓片名更直觀更準確。影片《The Piano》直譯為《鋼琴》,這樣的名字容易使觀眾理解成是一部說明性的科普電影,而僅僅是加了一個“課”字,譯為《鋼琴課》讓觀眾對該片的內容已有了一個大致的了解,而由此產生的效應也有了改觀。如《Speed》譯為《生死時速》,《The Net》譯為《網絡情緣》等都是典型的直譯加釋的佳作。
3、意譯法
英美影片名有其特定的文化內涵,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直譯的片名往往令人費解,不能體現原片名的意蘊和藝術特色,這類片名必須根據影片內容和原名進行創造性的意譯。影片《My Best Friends Wedding》,譯為《我最好朋友的婚禮》和《新娘不是我》,相比之下,后者更恰當。后者更能體現影片女主角失落的心情,更加貼近影片內容,而且這一片名較之前者更能吸引觀眾的注意力,給觀眾留以懸念。如:《Sister Act》譯為《修女也瘋狂》,《Mission: Impossible》譯為《碟中碟》等都是意譯的佳作。
4、形意并舉法
當直譯顯得蒼白無力、缺乏藝術美感,使觀眾對譯名感到困惑的時候,片名翻譯需采用直譯和意譯相結合的形意并舉方法。形意并舉既注意到標題的字面意義,又注意發掘其深層含義,迎合目的語的文化特色,把直譯與意譯有機地結合起來,力求達到“神似”、“形似”。如《Bathing Beauty》直譯為《沐浴的美女》,一來歪曲了影片的主題,二來缺乏藝術美感;但譯為《出水芙蓉》則完全不一樣,“芙蓉”一詞在古漢語中即指代美女,而“出水”二字也將Bathing在影片中的真正含義表達了出?!俺鏊饺亍彼淖直磉_給人視覺和聽覺的美的享受。如:《Singing in the Rain》被譯為《雨中曲》,《Who Shall Live And Who Shall Die》譯為《生殺大權》等都是形意并舉的佳作。
英文影片片名翻譯作為一個關鍵而又富于創造性的環節,不是簡單地照搬原影片名的內容和形式,而是堅持展現文化特征、忠于影片內容、轉換文化差異等原則,采用恰當的翻譯方法進行文化轉換。因此,在開展英文影片片名翻譯工作的時候,應了解電影主題內容,運用自身的審美鑒賞能力,以嚴謹的態度進行片名的翻譯,精雕細鑿,才能有經久流傳的經典佳譯。
作者簡介:
王菊揚 ,(1982.10-),女,廣西國際商務職業技術學院,英語專業,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