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雅貝 湯媛媛等
[摘 要] 新疆自與哈薩克斯坦開展貿易以來,雙邊的經濟合作友好密切。貿易的互補為廣泛的經濟合作提供了基礎,積極開發哈國貿易潛力,中方企業必須積極應對哈國政策變更、匯率變化、執法不嚴、外匯管制、企業拖欠等不安全的風險。
[關鍵詞] 新疆哈薩克斯坦貿易現狀 趨勢
一、中國新疆對哈薩克斯坦的貿易現狀
在中亞五國中哈薩克斯坦是中亞地區經濟實力最雄厚的國家,在全國對哈薩克斯坦貿易額中,新疆對哈薩克斯坦的貿易占到七成以上, 哈薩克斯坦成為新疆第一大貿易合作伙伴。
(一)中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雙邊貿易額穩步增長
2007年中哈雙邊貿易總額達到138.76億美元,同比增長66.0%,提前實現了兩國領導人先前提出的將兩國貿易額提高到100億美元的目標。2008年中哈雙邊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了175.5億美元,較2007年增長了26.5%,2010年中哈雙邊進出口貿易總額達到了203.1億美元,較2009年增長了45.3%。2011年,新疆對外貿易累計實現進出口228.22億美元,同比增長33.2%,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0.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68.29億美元,同比增長29.8%;進口59.93億美元,同比增長44%。2012年2月7日從新疆商務廳獲悉,新疆與最大的貿易合作伙伴哈薩克斯坦貿易額去年首次超過100億美元,達106億美元,且一直處于貿易順差地位。在哈的主要貿易伙伴國中,中國是哈薩克斯坦第一大貿易伙伴,第三大出口國和第一大進口國。
(二)中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雙邊貿易商品結構優化
新疆傳統大宗商品出口保持較快增長,同時資源能源進口持續快速增長,原油、鐵礦砂、成品油等大宗商品進口數量均創歷史新高。2011年礦產品成為哈薩克斯坦對中國出口的第一大商品,出口額大且增長較快的還有賤金屬及制品,出口額為11.4億美元,占哈薩克斯坦對中國出口額的16.4%,此外,化工產品對中國的出口大幅增長,出口額達5億美元,占哈薩克斯坦對華出口總額的72%。
(三)中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雙邊貿易方式多樣化
到目前為為止,中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雙邊貿易方式主要包括:邊境貿易,正規貿易,雙方互派政府或企業代表團,互辦產品展銷會,舉辦經濟技術合作洽談會,開辦合資、合作或獨資企業,互派專家、技術人員、教師和留學生訪問等形式,貿易方式呈現多元化態勢。
(四)中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雙邊貿易主體多元化
目前,投資興辦合資、獨資企業,國有企業和大中型企業參與中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雙邊貿易活動與日俱增,內容涉及石油勘探和運輸、機械制造等領域。通訊及數據處理設備進口擴大,電話等通訊設備及數據交換設備數量同比上升83.3%,金屬達1.4億美元,成為2011年上半年哈國自新疆進口最多的商品,占到進口總額的7%,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及其部件進口數量上升29.8%,金額達1.04億美元。
(五)中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雙邊貿易結算方式
新疆與哈薩克斯坦的貿易結算方式主要包括信用證、匯款、現鈔等結算方式。阿拉山口口岸和哈薩克斯坦的邊境貿易80%通過美洲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轉匯,20%通過直接與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在哈國的境外分支機構直匯方式進行。阿拉山口口岸邊貿結算幣種以美元為主的貿易額可占到90%以上,其余大多是人民幣結算。
我國于2005年12月與哈薩克斯坦簽訂了邊貿本幣結算協議,但是雙方并未簽署雙邊本幣互換協議或便于互換的其他配套措施,使雙邊結算協議難以發揮實效。在中哈邊境貿易中采用人民幣或堅戈簽訂的合同存在通關難、核銷難;受現行出口退稅政策影響,出口企業無法享受國家出口退稅政策。
二、中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貿易的趨勢
近年來,中亞國家經濟高速增長、迅速恢復,住房、道路建設不斷擴大、工業交通投資不斷增加、第三產業逐步發展,國家對建材、家具、機械設備、運輸工具、加工技術及無形的服務類商品的需求逐漸增加,居民消費水平也不斷提高。中亞五國經濟已進入了獨立建國以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但是以上一系列風險問題的出現,勢必會對新疆與哈薩克斯坦的貿易造成一定的影響,預計今年內,受投資帶動,雙邊的貿易規模將快速擴大,但受各自經濟結構影響,雙邊貿易的商品結構難有實質性改變,但是,投資帶動貿易將成為經貿關系發展中新的增長點。目前情況來看,哈薩克斯坦政治局勢較為穩定,為經濟發展創造了較好的條件。
作為友好鄰邦,中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雙邊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已形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哈薩克斯坦高度重視中哈關系,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項目的順利啟動,進一步深化了兩國經貿合作關系。哈薩克斯坦承諾將在合作中心哈薩克斯坦區域為兩國經貿往來提供便捷、高效的各種服務,使經貿往來手續、程序更加簡便易行,全力保證合作中心的順利運營。
中哈政府還啟動了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的建設工作,從而進一步加深了雙邊經貿合作關系。哈薩克斯坦是我國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點國家,中國新疆的電信、有色金屬、建筑等領域的企業"走出去"在哈投資中也取得了可喜成績。比如烏魯木齊亞聯公司、塔城三寶公司、新疆野馬公司等在哈薩克斯坦發展已初具規模,在一些領域享有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合作中心自2007年開工建設以來,已累計完成投資8.8億元。截止2012年4月,合作中心已吸引了14個投資項目,總投資211億元,預計下半年,合作中心內的臨時市場將遷進設施完善、正規的交易市場。
三、中國新疆對哈薩克斯坦貿易中存在的問題
到哈薩克斯坦投資的企業帶動雙邊貿易成為今年貿易新的增長點,由此對外投資企業應關注的關鍵是政治風險,哈薩克斯坦早在2011年就出現了一些政治方面的風險:現年70多歲的總統納扎爾巴耶夫執政這一任期2012年結束,但是2007年他對憲法進行修改,他可以無限期地競選連任。納扎爾巴耶夫一直未確立任何可能的接班人,引發精英內訌,導致政府進行改組,資產所有權發生變化,并且據分析家們說,從長遠看,這個問題是哈薩克斯坦最危險的問題。包括鄰國的動蕩, 2011年6月吉爾吉斯斯坦發生種族流血沖突時,邊界仍在很大程度上保持開放。
匯率的風險是另一重要原因,隨著近年來中國新疆企業的發展壯大,企業紛紛尋找投資機會,并在境外取得了良好的投資效益。在這樣的形勢下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將有利于中國企業對外投資,但同時也會對出口產生負面影響。中國商品比如哈薩克斯坦的建筑材料主要依賴進口,且80%來源于中國。人民幣匯率的升值,無形中就加大了商品的生產成本,這無疑使我國出口哈薩克斯坦的商品的價格上升,失去價格的優勢,這樣必然會降低貿易的數量。正是由于這種匯率的風險則會使我國的出口商蒙受損失。對于我國在哈薩克斯坦投資的企業也可能在外幣計價的交易中和處理和外幣債權、債務決算時,由于外幣和本幣之間匯率的波動使交易者蒙受損失的可能。
曾在2010年英國“Maplecroft”風險評估公司公布的2010年《法律和法規環境地圖》,哈薩克斯坦被列為法律環境差的高風險國家。雙方企業缺乏必要的信任、合作渠道不暢,是雙方開展經貿合作的最大障礙。邊貿企業因不能代理收匯而無法正常辦理代理出口的核銷手續,從而也影響了邊境小額貿易的出口規模。此外,哈薩克斯坦外債負擔較重,償債率較高,償債能力面臨考驗。根據目前總體形勢判斷,哈薩克斯坦的參考評級為6(6/9)級,國家風險水平較高。
為使雙邊經濟合作有更穩定的發展,新疆企業必須積極應對哈薩克斯坦執法不嚴、外匯管制、政策變更、匯率變化、企業拖欠及不安全的風險。加強對風險的管理、與周邊國家的金融合作。建立定期聯系協商機制,有效地規避風險,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參考文獻:
[1]李慶紅.《我國與中亞地區貿易中人民幣結算的原因分析》.浙江金融,2010.4.
[2]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國家風險分析報告2011版(二)》.
[3]顧華詳.《新疆與中亞國家加強經濟合作的戰略思考》.《新疆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
[4]哈里木拉提·庫賽提、王海燕.《中國新疆與哈薩克斯坦經濟結構實證分析》,2009.
[5]新疆統計年鑒2011[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1.
[6]何劍,陳文新.中國新疆與中亞國家區域金融合作問題探析[J].俄羅斯中亞東歐市場,2009.2.
基金項目:
本文為新疆財經大學2011年度本科生科研基金項目《新疆對中亞五國貿易的國家風險研究》中期成果。
作者簡介:
楊雅貝、湯媛媛、楊中源、李思蓮、鐘婧婧,均為新疆財經大學商務學院金融2010(3)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