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紅色旅游是我國旅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類別,有著豐富紅色旅游資源的重慶近年來紅色旅游發展迅速。當前,如何推動重慶紅色旅游向縱深發展,是值得思考的一個課題。本文運用SWOT分析法對重慶紅色旅游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重慶紅色旅游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 重慶紅色旅游SWOT分析法對策
紅色旅游是我國近年來興起的一種新型主題旅游,它是指以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載的革命精神為吸引物,組織接待旅游者進行參觀游覽,實現學習革命精神,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振奮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閱歷的旅游活動。把紅色人文景觀和綠色自然景觀相結合、革命傳統教育與旅游產業發展相結合的紅色旅游正逐漸成為人們旅行游覽的亮點。紅色旅游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同時,還能加強革命教育、弘揚民族精神,因此發展紅色旅游具有重大意義。
重慶擁有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和優勢。但就目前發展狀況而言,與井岡山等我國其他知名紅色旅游城市相比較,重慶尚有一定的差距。當前,如何規避不足、發揮優勢,是重慶紅色旅游急需解決的問題。SWOT分析是被現代企業廣為應用的一種“機會—風險”分析方法,通過對重慶紅色旅游現狀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中找出對重慶紅色旅游發展的有利的、值得發揚的因素,以及不利的、要避開的東西,發現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辦法,并明確以后的發展方向。
一、SWOT分析法
上世紀80年代初,美國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韋里克提出了SWOT分析法。這種方法也叫自我診斷法,是一種能夠較客觀而準確地分析和研究一個團體或一個個體現實情況的方法。
SWOT分析實際上是將對自身內外部條件各方面內容進行綜合和概括,進而分析評價自身的優勢(Strengths)、劣勢(Weaknesses)、機遇(Opportunities)和威脅(Threats)。通過SWOT分析,可以幫助我們把資源和行動聚集在自己的強項和有最多機會的地方。SWOT實際上可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SW,主要用來分析內部條件;第二部分為OT,主要用來分析外部環境。
二、重慶紅色旅游的SWOT分析
(一)重慶紅色旅游的外部環境分析
1.優勢分析
重慶的紅色旅游和全國其他城市相比較,具有如下優勢:
(1)紅色旅游資源豐富
重慶是全國統一戰線傳統教育基地,其紅色旅游資源類型豐富、數量眾多。重慶紅色旅游資源分為三大類、六亞類、七個基本類型,擁有6個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4個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筑物保護單位,以及一大批市區(縣)級紅色旅游資源,共計100余處。
(2)紅色旅游知名度、美譽度較高
以“愛國、團結、奮斗、奉獻”為核心的“紅巖精神”是和“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等齊名的我黨重要精神財富,在國內具有極高知名度和美譽度。“紅巖聯線”是重慶最具影響力的紅色旅游產品,在“紅巖精神”、紅巖品牌的引領下,重慶紅色旅游做了大量宣傳,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較大反響。重慶紅色旅游在全國紅色旅游市場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3)紅色景區(點)地域分布相對集中
雖然重慶地域廣闊,但大大小小的各類紅色旅游景區(點)分布卻相對集中,利于形成合力。重慶的紅色旅游景區(點)主要分布在主城及周邊的都市紅巖革命旅游區、渝東北的川陜革命根據地旅游區、渝東南川黔湘鄂革命根據地旅游區,集中體現了抗日和紅巖兩大主線。
(4)依托重慶市,具有體制和區位優勢
重慶是中國第四個直轄市,直轄體制高效,行政成本低,審批環節少,辦事效率高。重慶地處長江上游經濟帶核心地區,位于中國幾何中心,是西南地區交通樞紐,區位優勢明顯。
(5)客源市場潛力巨大
重慶市人口超過3000萬,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直轄市。龐大的人口基數為紅色旅游客源市場的開拓提供了可能性,且重慶是長江上游經濟中心,交通發達,可進入性強,商旅游客往來頻繁,因此客源市場潛力極大。
2.劣勢分析
近年來,重慶紅色旅游的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問題:
(1)開發程度較低
和其他類型的旅游資源相比,紅色旅游資源的開發程度較低,大部分紅色旅游產品只停留在傳統的基礎上,基本以展示形式為主,且展示手段單調,缺乏新意、缺乏和游客的互動。以觀光為主的旅游產品已經不能滿足旅游者的需要,游覽項目和內容單調導致游客流失。
(2)景區(點)設施設備不足
2008年1月國家下發《關于全國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的通知》后,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歡迎,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紅色旅游景點免費向游客開放。免費之后,游客人數激增,紅色景區在國慶等節假日甚至嚴重超員。大量的游客加速了景區(點)設施設備損耗,直接導致了景區(點)設施設備不足。
(3)客源較為單一
重慶紅色旅游客源市場雖然技術較大,但游客主體是學生、黨政機關的職工,來源比較單一。游客到訪的主要目的,就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4)區域旅游合作不足
重慶紅色旅游隸屬于“中國十二個重點紅色旅游景區”中的“川陜渝紅色旅游區”,又是“中國三十條紅色旅游精品線”中“重慶-廣安-儀隴-巴中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卻缺乏和四川、陜西等地相鄰紅色旅游景區(點)的聯系和互動。相關景點沒有溝通和對接、旅游線路缺少延伸,重慶紅色旅游單憑自己的單打獨斗,制約了其進一步發展。
(二)重慶發展紅色旅游的內部條件分析
1.機遇分析
(1)國家政策
國務院在“十一五”規劃中把旅游業確立為積極發展的重要產業,2009年《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41號文)又明確提出: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戰略性支柱產業。
2004年頒布并實施的《2004至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明確了我國紅色旅游發展的總體思路、總體布局和發展目標。全國將打造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重點推出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著力培育12個重點紅色旅游區,建立紅色旅游精品體系。重慶憑借其豐富的紅色旅游資源被列入了精品線路和重點紅色旅游區,為重慶紅色旅游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
(2)地方政府大力支持
重慶市政府也大力支持旅游業的發展,把旅游業確立為著力培育的新興支柱產業,要把重慶建設成為中國旅游強市、國內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和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力爭在2020年將重慶建成長江上游旅游中心。“紅巖”是重慶的十大城市名片之一,重慶市政府大力支持重慶旅游業,包括重慶紅色旅游的發展。
(3)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歷史性機遇
中國實行西部大開發戰略,重慶將按照建設“三中心、兩樞紐、一基地”(即商貿中心、金融中心、科教信息文化中心;交通樞紐、通信樞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基礎的現代產業基地)的戰略構想,加快經濟社會發展,發揮對外窗口和經濟輻射作用,推動西南地區和長江上游地區的發展。作為實行西部大開發的重點開發地區的重慶,更是具有得天獨厚的歷史機遇。
2.威脅分析
(1)市內外其他非紅色旅游景區(點)的競爭
眾所周知,現代旅游類型豐富,形式多樣,紅色旅游知識其中一種。人們的旅游動機多種多樣,旅游產品市場極大豐富,游客在選擇旅游目的地的時候有多種趨向。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紅色旅游產品的吸引力,分散了客源。
(2)周邊省市紅色旅游產品的市場競爭
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紅色旅游在全國興起。各級地方政府也紛紛出臺了一系列政策,積極開發當地紅色資源,大力支持本地區紅色旅游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各地紅色旅游蓬勃發展,重慶面臨的市場壓力越來越大。
三、重慶紅色旅游發展的對策
通過以上對重慶紅色旅游的系統分析,擬對重慶紅色旅游的發展提出下列對策。
(一)加快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增添設施設備
針對免費后重慶許多紅色旅游景區(點)游客爆滿的情況,應加大景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增添自助解說系統、監控系統、應道系統、電子顯示屏等設施設備,以滿足游客游覽需求,方便其參觀,提高管理效率。
(二)加強宣傳促銷,廣開客源
結合紅色旅游產品特點,采用電視、廣播、網絡、報刊、宣傳冊、人員推銷、等多種方式加大重慶紅色旅游產品的宣傳力度。吸引游客的注意力,進一步開拓重慶乃至全國的紅色旅游市場。
(三)深化旅游資源的開發
結合傳統的展板展示,采用高科技手段,充分利用聲、光、電、電影、動畫等表現手法,重現歷史瞬間,讓游客從視覺、嗅覺、聽覺等多方面進行感知,增加參觀游覽的趣味性和互動性。
(四)加強聯系,開展紅色旅游區域合作
重慶的紅色旅游要打破行業、部門、行政地域的界限,多方位開展合作,共同打造紅色旅游產品,以形成覆蓋面廣、吸引力強、影響全國的紅色旅游精品。
(五)堅持文化興旅戰略,繼續打造“紅巖”品牌,帶動重慶紅色旅游發展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活動只有和文化相結合才充滿魅力。重慶的紅色文化有著深厚的內涵,我們不能流于表層,應從參觀內容、形式、方式、體驗等各方面深度挖掘。以“紅巖聯線”為代表的“紅巖”系列旅游產品取得一定的成效,應當繼續打造這一重慶紅色旅游經典產品,以此帶動市內其他紅色旅游產品的發展。
四、結語
從對重慶紅色旅游的SWOT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當前重慶市發展紅色旅游既有自身的獨特優勢和良好發展機遇,同時也存在著制約其發展的劣勢、面臨著不少挑戰。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內旅游市場上,政府和有關部門應當充分利用現有優勢,抓住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揚長避短,采取系列措施以促進重慶紅色旅游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家發.李鵬軍.重慶紅色旅游的發展思路與措施[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07,(6).
[2]江燕玲.張果.李玉榮.重慶市紅色旅游產品開發研究[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2008,(1).
[3]曹勇.何顯燕.重慶紅色旅游市場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思考[J].當代旅游,2009,(7).
[4]冉燕.打造達州紅色旅游的對策思考[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9,(6).
[5]喬云志.郭安禧.陳曉強.瑞金發展紅色旅游的SWOT分析和對策研究[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09,(6).
[6]劉辛田.盛正發.體驗型開發:紅色旅游可持續發展的選向[J].商業研究,2010,(1).
[7]閻友兵,陳非文.方世敏.劉建平.2009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現狀調查與思考[J].湘潭大學學報,2009,(6).
作者簡介:
雷巧莉:(1981-),女,廣西橫縣人,重慶航天職業技術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