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波 □呂 磊(中國水利水電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小孟村排洪渡槽位于河北省內丘縣境內的小孟村河上,其中心線與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渠道中心線交叉樁號為126+936,斜交角67.5°。渡槽主要由進口段、槽身段、出口段、左右岸跨槽交通橋等部分組成,其中槽身段長69 m,上部為三跨3×23 m預應力混凝土雙槽矩形槽身,多縱梁結構,縱梁為預制預應力T型梁,雙槽總寬為31.7 m。T梁為2槽×3跨×7片,共計42片,每片T梁長23 m,梁高1.7 m,翼板總寬2 m,單片梁最大自重72 t。
小孟村河為淺寬式河谷地貌,河底高程約87 m,兩岸地面高程約90 m。多數時節為無水狀態,沿河谷有一條地方煤礦的運輸公路,所以渡槽不僅承擔著汛期或洪水來臨時的排洪任務,還是跨總干渠的一條重要交通要道。圖1為渡槽縱斷面圖。

圖1 渡槽縱斷面圖
T梁吊裝前,渡槽進出口混凝土護底墊層已施工,南側緊鄰繞行輔道,北側為預制梁廠,渠底渡槽擴大基礎基坑已回填至設計渠底高程,距北側制梁場地高差約12.6m,兩邊跨之間渠坡換填土尚未施工完成。由于受施工區場地的限制,無適合于大噸位吊車或架橋機的停放場地。考慮場地條件以及經濟適用的原則,最終選定由兩臺75t履帶吊車雙機抬吊架設,由兩臺50t輪胎式吊車在預制梁廠雙機抬吊預制梁裝車,預制梁運輸設備為運梁拖車。
預制梁存放場緊鄰渡槽,運梁道路均為場內臨時道路,泥結碎石路面,新修道路路線保證運梁轉彎半徑,使用過程中及時對路面進行檢修,確保其平順性。
T梁運梁車停放位置:在渡槽北側平行于渡槽軸線修建一施工平臺,平臺高度85.5 m,寬度≥8 m。
可供吊車吊裝作業的場地狹小,邊跨吊裝時,兩臺吊車只能一臺站在進(出)口護底87.7 m(87.6 m)高程平臺,另一臺站在渠底77.6 m高程平臺;中跨吊裝時,兩臺吊車均站在渠底77.6 m高程平臺。
首先,吊車、運梁拖車進場和檢查、維修;對施工班組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布置各施工人員的分工;機械設備試運行,檢查電動卷揚機運行狀況和吊裝索具、吊耳是否符合吊裝要求。
其次,檢查構件質量是否合格,各部位尺寸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檢查吊裝孔的通暢,明確吊裝位置和順序,準備好施工工具及材料,如方木、橡膠墊塊等。
最后,按設計要求,對橋墩上支座進行驗收。驗收時須檢查其尺寸、位置與標高等參數。
梁廠采用兩臺汽車吊起吊,運梁拖車運輸T梁。
掛好鋼絲繩扣后,兩臺吊車均勻受力提升,拆除梁體存放時的臨時支撐。鋼絲繩與梁底棱角接觸處,采用橡膠墊片保護,防止鋼絲繩被割傷或梁體劃傷。
將預制梁吊離臺座約20~30 cm,靜置一段時間后,確定吊車、鋼絲繩扣、卡環等各種受力起重索具安全可靠后,方可正式起吊。
預制構件在運梁車上放置時應準確放在固定卡槽內,并填充方木等物使梁體固定牢靠,保證梁體運輸的安全、穩定性,防止運輸時產生滑移。
運梁車在道路上勻速行走,行駛速度≤15 km/h,運輸過程中由專人指揮。
渡槽T梁按照先邊跨后中跨的順序進行吊裝,單跨起吊順序由南向北依次就位。預制梁板吊裝流程見圖2。

圖2 橋梁吊裝流程圖
4.2.1 支座安裝
吊裝梁體前對槽臺(槽墩)及支座墊石和橡膠支座標高進行復核,確認無誤后放出支座中心線及每塊梁體邊線、端線,同時在臨時支座上標注好中心線,以保證支座及梁體位置正確。
4.2.2 吊車就位
首先,邊跨吊裝時機械站位:一臺輪胎式吊車站位于進(出)口護底,一臺履帶式吊車站位于渠底槽墩側,運梁拖車停在北側平臺的對應位置。
其次,中跨吊裝時機械站位:兩臺履帶式吊車并排站位于渠底2#、3#槽墩內側,運梁拖車停在北側平臺的中跨對應位置。
最后,吊車作業前,全部伸出支腿,并在支腿下墊方木,支腿定位裝置必須有效、牢靠。調整支腿必須在無荷載時進行,并將起重臂轉至正前或正后方可再行調整,作業中嚴禁扳動支腿操作閥。
4.2.3 荷載試吊
應就吊車停放位置進行荷載試吊,也可根據吊車性能及與吊點位置關系判定吊車停放位置是否滿足吊裝要求,如不滿足應適當調整。
4.2.4 梁板吊裝
4.2.4.1 吊裝方法
結合現場實際場地情況,采用以下方法吊裝:
邊跨T梁吊裝:由于單跨分左右兩槽,單槽寬度15.85 m,總寬度31.7 m,右槽吊裝時無法一次到位,T梁需要在左槽臨時放置,吊車挪位至右槽附近理想位置,然后再進行吊裝,直至梁體停放至的理想位置。左槽T梁可一次吊裝到位。
中跨T梁吊裝:兩邊跨吊裝完畢后進行中跨T梁吊裝,中跨采用兩臺履帶式吊車,可以實現吊梁行走。兩臺吊車首先站位于左槽渠底,起吊位于85.5 m平臺上的T梁,吊起并處于安全狀態,然后各先后向南側轉動90°,使吊臂朝向南側,再緩慢向南行走至右槽適當位置,落梁就位,完成一片梁吊裝。收回吊車吊臂,行走至左槽開始吊裝下一片梁,依次循環完成中跨T梁吊裝。
4.2.4.2 梁體起吊
梁體起吊吊點嚴格按照設計預留位置固定鋼絲繩,T梁及空心梁均采用兜底起吊。鋼絲繩與梁體接觸部位增設橡膠墊片、方木等防止鋼絲繩對梁體損傷。
梁體吊裝要求指揮統一明確,以使兩臺吊車協調一致,吊裝平穩緩慢,避免較大晃動。將預制梁吊離運梁車約20~30 cm時,確定吊車、鋼絲繩扣、卡環等各種受力起重索具安全可靠后,方可正式起吊。
4.2.4.3 梁體就位
吊鉤轉至吊裝位置后,靜置一段時間穩定后,緩慢下落。梁體下落時注意保護邊角不受磕碰損傷,必要時先用橡膠塊墊塞,待梁體穩定、梁體標記和支座標記對齊后再抽出墊塊,落梁到支座上。安裝允許偏差:梁支座中心允許偏差5 mm。
4.2.4.4 梁體臨時固定措施
每跨第一片梁采用兩端對稱臨時固定梁體,第二片架設之后,將相鄰梁梁端部位的橫隔板鋼筋焊接連接,第三片梁臨時固定措施同第二片梁,以此類推。
T梁運輸應采取可靠加固措施,運輸道路應平坦,轉彎時應緩慢,防止傾覆。安裝前檢查墩臺帽、墊石、梁板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吊裝過程中注意對成品和半成品的保護,如梁體、墩臺帽、墊石等。安裝就位后應采取構件穩定措施,平面位置、高程、垂直度經檢查校正符合設計要求后方可焊接固定,構件固定后方可摘去吊鉤。運梁前對道路進行修整,對車輛剎車系統進行檢查,確保下坡時車輛可控性。吊裝作業由專人統一指揮,人員分工明確,必須做到四個明確,工作任務明確、施工方法明確、吊裝物體的重量明確、安全注意事項明確。吊裝作業前嚴格檢查起重設備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進行試吊,各種起重機具不得超負荷使用,作業中遇有機械故障或其他特殊情況,應將板梁落至地面,不得懸在空中。對起重吊車及器具(鋼絲繩扣、卡環等)經常檢查,注意起重器具是否磨損或損壞,發現不合格的起重索具立即更換,嚴禁在吊裝物下方或在受力的鋼絲繩等起重索具旁站立、通行或逗留。在吊裝區域設立警戒區,嚴禁無關人員進入。起吊或落梁時,速度要緩慢、均勻、平穩、保持機身的穩定,防止重心傾斜,嚴禁在吊梁施工時與其它梁片碰撞。遇六級以上大風、大霧、大雨等惡劣天氣,禁止吊裝作業,高處作業設置可靠的防護措施,系好安全帶并拴掛在穩固點上。
在小孟村渡槽T型梁吊裝施工中,針對施工區所處的地形、地理位置對梁體吊裝方面影響因素的分析,通過對現場的合理規劃布置,選擇適宜的起吊設備和吊裝方法,利用履帶式吊車可帶載行走的優勢,安全順利的完成了T梁吊裝任務,為渡槽上部結構施工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