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蘇州附屬中學(215021)王晨光
【課標解讀】
課標要求“舉例說明產業轉移及其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產業轉移及其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是要達成的知識目標,“舉例”要求采用案例教學的方法。
【設計思路】
教學案例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載體,案例本身不是重點,重點是案例所詮釋的原理。人教版教材以東亞為例,在東亞選擇了不同地點的多個實例,來說明產業轉移的概念、影響因素與對區域發展的影響。考慮到本節是在昆山上的一節教改展示課,選擇以昆山作為案例。昆山是發展外向型經濟的一個典范,對昆山的同學來說,產業轉移就是發生在身邊可感可見的事實。以昆山為例學習產業轉移,學生對區域地理背景熟悉,能降低學習的難度,突出對地理原理和方法的把握,并激起對家鄉的自豪感,使學習在一種愉悅的狀態中進行。
情境學習理論認為,知識的獲得必需鑲嵌在相關的情境中,知識是活動、情境和文化的產品。本課設計了一個回顧昆山之路,總結經驗,以期把昆山建設得更加美好的教學情境,有效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并通過傳承昆山精神,給學生帶來對生活的感悟。
教學設計貫穿著明暗兩條線,昆山的發展歷程是明線,暗線則是本節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開拓創新、敢為人先,抓住機遇、快速發展”對應著產業轉移的概念與影響因素,“轉型升級、騰籠換鳥、魅力昆山”對應著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采用了角色扮演、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讓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學習、感受生活。運用視頻資料,結合昆山實際,使內部交易成本等抽象知識形象化。
【教學目標】
1.結合昆山實例,了解產業轉移的概念,理解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2.通過角色扮演,體驗、歸納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3.了解昆山之路,傳承昆山精神,熱愛家鄉、建設家鄉。
【教學難點】影響產業轉移的內部交易成本因素。
【教學重點】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教學方法】合作探究、角色扮演。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來到昆山,我心里油然而生敬意,佩服昆山人。因為昆山創造了社會經濟發展的一段傳奇。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昆山還是個農業縣,很落后,在蘇州六縣中經濟排名倒數第一。請看今天昆山:
蘇南小城昆山,以占全國萬分之一的土地,集聚了全國近1/50的外資和1/9的臺資,創造了全國2.8%的進出口總額,被列為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多年蟬聯全國百強縣之首,走出了一條聞名遐邇的“昆山之路”。
昆山的崛起是一個奇跡!今天我們嘗試從地理學科產業轉移的角度,在更廣闊的時空范圍內去觀察昆山的發展歷程,總結昆山經驗,傳承昆山精神,把昆山建設得更加美好。
1984年昆山創辦了一個工業區。當時省里的領導不理解,不支持,農業縣搞什么工業!怎么辦?再加兩個字——昆山縣“自費”經濟技術開發區。昆山人自籌資金搞開發區建設,這在當時引來了許多質疑和嘲笑。
[承轉] 昆山最先吸引的是上海的一些企業,后來逐漸吸引外資和臺資企業。
①1988年,日本蘇旺你株式會投資創辦了全省第一家外資公司(公司主要生產各種勞保用手套,產品全部返銷國外)。
②1990年10月,昆山首家臺資企業順昌紡織有限公司正式投產。
[探究1] 以上兩家企業為何遷移到中國大陸來?
[認識產業轉移概念] 產品的生產要經歷研發、設計、制造及市場銷售等環節。產業轉移是企業將產品生產的全部或者一部分轉移到其他國家或地區。
市場經濟中,產業轉移企業自發的行為,目標是擴大銷售,降低成本,最終增加利潤,產業轉移是企業在生產要素和市場條件變化時的適應性選擇。
[猜猜看]
根據下列條件猜昆山的一家著名企業。
①臺資企業②在座的各位都消費過其產品③食品企業④方便面飲料很著名。
[承轉] 昆山統一是統一集團在大陸投資規模最大、投資項目最多的企業。
[探究2] 統一企業到大陸來,主要看中中國大陸的什么條件?(市場)
學生例舉類似的昆山著名企業(如捷安特自行車、櫻花衛廚、正新輪胎,三得利啤酒等)。
1991年,與當時全國14個正宗的國家級開發區相比,昆山這個自費開發區居然排第三位。
付出就有回報。昆山人的務實肯干,終于得到了認可,1991年1月被列為省重點開發區,1992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成為國家級開發區,2000年設立昆山出口加工區。這是我國第一個出口加工區,為這件事,昆山努力爭取了整整三年。
出口加工區位于國家級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內,規劃建設面積2.86平方公里,2007年完成進出口總額315.78億美元,其中出口208.52億美元,平均每平方公里進出口超過100億美元; 2007年筆記本電腦產量3800萬臺,占世界產量近40%,數碼相機產量1000萬臺,手機、導航儀產量1000萬臺。

[探究3] 據圖說明出口加工區內的企業是如何組織生產的?
[探究4] 目前我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有54個,還有大量的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高科技園區。21世紀以來,在中國全面開放的背景下,昆山有何魅力,能獨領風騷,成為海內外客商競相投資的一方熱土?
看視頻1,小結——昆山有親商、安商、富商的服務理念,電子信息產業有良好的配套條件。看視頻2,小結——昆山有主動、高效的行政服務。
[認識內部交易成本概念] 企業組織生產要招聘工人,利用道路、水電等基礎設施,要和其他企業協作,和政府相關部門打交道,還要對職工進行生產培訓,甚至考慮職工的居住、休閑娛樂。企業在這些方面的所有支出統稱內部交易成本。
昆山政策優惠、產業配套能力強、基礎設施完備、服務高效,這樣就使企業在這些方面的花費減少,內部交易成本大為降低。
[總結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看新聞,學地理]
資料一 從“昆山制造”轉向“昆山創造”“昆山服務”
電子信息產業更是開發區一塊響當當的“金字招牌”,在外界眼中風光無限:300多家IT企業落戶區內,總投資超過40億美元,形成配套功能較為完善的產業集群。2007年,區內電子信息產業共完成工業產值1650億元,占整個開發區工業產值的64%。
但對開發區人來說,這些大頭產業只集中在了零部件生產或整機加工,真正的核心部件生產則并沒有涉及;區內企業就像“高級技術代工”,生產出成品,卻沒有擁有電腦芯片、液晶顯示面板生產技術、軟件設計知識產權等最重要的部分。
2004年,昆山開發區開始規劃建設光電產業園,成立于2005年的龍騰光電成為其中的龍頭企業,主要從事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第五代薄膜液晶顯示面板,還成立江蘇省(龍騰)平板顯示技術研究院專門進行新產品的研發。
資料二 “產業微笑曲線”
“產業微笑曲線”表明:在產業鏈中,附加值更多聚集在兩端即設計和銷售,處于中間環節的加工、制造附加值最低,

[探究5] 借助微笑曲線,說明為何要從“昆山制造”走向“昆山創造”、“昆山服務”?
[承轉] 昆山的產業升級被形象的稱作“騰籠換鳥”。昆山的土地已經大都被早來的企業占據了,籠子如何騰出來?原來的企業如何安置?
資料三
蘇旺你公司是一家生產勞保用手套的日資公司,也是1984年昆山引進的第一家外商獨資企業。2006年,昆山中國蘇旺你有限公司謀劃了第二次搬遷,這一次它搬到了蘇北,把昆山作為中國區總部,負責研發等工作,而把勞力密集的加工環節轉移出去。
與它有著同樣情形的還有25家勞力密集型的外資企業。從2004年底開始,備受土地緊張、能源短缺困擾的昆山市由政府出資實施“騰籠換鳥”計劃,陸續搬遷改造資源消耗型工業企業騰出土地用來發展高科技、高效益、低污染的產業。
資料四
蘇北地區投資貿易洽談會昆山市產業轉移推介項目 (2006.11)

企 業 名 稱 屬 地 項目名稱 投資額(萬元)尚志造漆(昆山)有限公司 昆山 漆制造項目 2000昆山城東化工有限公司 昆山 化工項目 3000昆山金紡印染助劑有限公司 昆山 印染助劑項目 3000昆山市凡人玩具有限公司 昆山 布絨玩具項目 1500昆山珍興鞋業有限公司 昆山 鞋業生產 2000
[探究6] “籠子”是如何騰出來的?外遷的主要是那些類企業?
[角色扮演,各抒己見]
昆山企業向經濟相對落后的蘇北地區轉移,對昆山和蘇北都有多方面的影響。通過角色扮演,嘗試從不同的角度來感悟產業轉移的影響。
角色分配:蘇北連云港招商局局長(宣傳本地優勢);昆山市長、遷移企業董事長;蘇北連云港環保局官員、連云港外出的農民工、江蘇省長。
活動要求:①角色扮演的依據是材料三、四和本課已學知識。研讀材料,思考、分組討論。②發言一定要符合你扮演的特定角色。
[活動總結] 從學生的表演中歸納出:
(1)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除了勞動力、市場、內部交易成本,還有轉出地區政策轉變(產業升級)、用地緊張、地價昂貴、環境污染等因素。產業轉移是企業綜合考慮多種因素,做出的適應性選擇。
(2)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①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通過產業轉移,昆山實現了產業升級,從昆山制造轉向昆山創造與服務;蘇北地區也得到了發展工業的良機。
②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昆山經濟發達、科技先進,生產高技術高效益產品,從事設計與營銷。蘇北利用自己勞動力、土地價格低的優勢,發展勞動密集性產業。先進與落后地區之間的這種分工,從江蘇經濟的整體發展來看,也是一種合作。
③工業的發展帶動城市化進程,落后的農村變成了繁華的城市。可以預見,昆山的今天就是蘇北的明天。要注意引進有污染企業時,事先做好評估,嚴格環境管理,實現經濟、生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④產業轉移會改變勞動力的就業狀況。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地區率先接收產業轉移,產業發展吸引了中西部大量農民外出打工。隨著勞動密集型產業進一步向中西部地區轉移,農民工回流的現象會越來越明顯。
[承轉] 視野放大一些,看國際產業轉移例子。20世紀50年代以來,東亞是世界上國際產業轉移最明顯的地區。

[探究7] 比較上述四類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總結產業轉移的順序。
新興產業總是在發達地區誕生,不斷從發達地區向落后地區轉移,實現了世界范圍的產業分工與合作,促進了世界經濟一體化,昆山的發展就處在這樣一個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中。
今天的昆山有兩張名片,一是百強縣第一名,二是中國最具魅力城市。昆山不僅經濟發達,還做到了社會、環境保護的全面協調發展。
[看美景、猜地點、感受魅力昆山] 欣賞昆山美景圖片,競猜拍攝地點。
[活動1] 學生配樂朗誦2004昆山獲得中國最有魅力城市的頒獎詞。
古老的昆曲聲中,演出的是迅猛發展的經濟步伐;悠閑的生態環境,嫁接出世界經濟格局中重要的現代產品。這是一座剛柔相濟、兼容并包、以人為本的城市。昆山,以其充滿活力和動力的發展底蘊,創建著中小城市眾多之最的輝煌業績,成為2004年中國最有魅力的城市。
[活動2] 創建昆山之路的過程中,昆山人展示了哪些優秀品質值得我們繼承和發揚?寫關鍵詞相互交流。
展示昆山精神:開放、融合、創新、卓越

[總結] 昆山的成功在于抓住機遇,敢為人先,奮力拼搏,爭先創優。高中階段精力旺盛,是人生發展中的一次機遇。希望大家能珍惜青春時光,努力讀書、鍛煉身體、磨練意志,為幸福人生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