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世界上關于轉基因的爭議和話題一直沒停止過,最近有國內網站發布消息稱,美國某知名保健品的一款產品中含轉基因成分。該公司發表聲明進行否認,稱該產品獲得國際認證,證明其不含轉基因成分。究竟國際上有哪些機構能認證轉基因?美國民眾對轉基因又持什么態度呢?
有報道稱,美國人餐桌上超過80%的加工食品是轉基因食品。消費者別無選擇,也不很排斥。不過,在美國超市琳瑯滿目的食品中,很難發現有“轉基因食品”標簽。記者在超市隨機采訪了幾個顧客,大部分表示不知道轉基因標志什么樣。美國負責監督和認證轉基因食品安全的機構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規定,對轉基因食品的審核與對傳統食品采用同一框架和同一標準。因此,FDA對產品是否應該貼上“轉基因食品”的標簽沒有作硬性規定,是否標識由廠家自行決定。如果企業認為轉基因食品很安全,實際上卻產生了安全問題,則需要負法律責任。美國企業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損害賠償數額十分驚人,企業在開發轉基因食品時很謹慎,只有經過嚴格的實驗和評估,確信安全后才敢投放市場。
“你接受轉基因食品嗎?”湯森路透所做的一份民調顯示:只有1/4美國人說他們完全明白轉基因食品的含義。21%的人確信轉基因食品是安全的;64%的人不確定,15%認為不安全,90%的人認為有轉基因原料制成的食物應被特別注明。
目前在美國、加拿大等國,轉基因食品無需作任何特殊標志即可上市。歐盟、日本、澳大利亞和馬來西亞等國則要求在轉基因食品標簽上注明,其中一些國家在進口時規定,需向海關和檢疫部門提交由獨立檢驗機構作出的轉基因成分檢驗鑒定書。目前世界上并無統一的轉基因認證機構,因此要求哪個檢驗機構各國并不一致,較常見的有瑞士通標(SGS)、法國國際檢驗局(BIVAC)和德國有機產品認證公司(BCS)等,尤以前兩家最為普遍。在中國,企業主動進行非轉基因認證的尚不多見,主要還是一些跨國企業在華機構在做。比如SGS就認證過安利紐崔萊在中國銷售的蛋白質粉原料為非轉基因大豆。分子生物學測試法,包括DNA微列陣和定量PCR測試法,是檢測轉基因食品和飼料的國際通行方法。
【環球時報駐美國特派記者張旸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宋巖】
環球時報2012-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