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衛生學校 寇婕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低自尊狀況成因及對策
周口衛生學校 寇婕

通常來說,自尊是人們贊賞、重視、喜歡自己的程度。心理學上認為自尊是個體對自己是否有價值、是否重要的評價,是自我體系中的核心成分之一。它的發展不僅與個體的心理健康直接相聯系,而且對整個人格的發展有重要影響。中等職業學校學生(以下簡稱職校生)的年齡大多在14~19歲,與高中生處在同一個年齡層次,他們的心理發展處在一個不成熟的階段,自我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但他們卻要比普通高中生更早進入社會。因此,除了要解決好學習問題外,他們還要和大學生一樣面臨著人際關系和職業選擇等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職校生的自身狀況與現實環境會發生許多不相融,這一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解決,不僅會影響職校生在校的發展,還會影響他們的自尊,影響他們人格的形成和身心的健康。
從筆者所在學校2000多位學生中隨機抽樣400名所做的“自尊”程度測試結果看(表1),提高職校生自尊程度的任務仍十分艱巨。

表1 筆者所在中等職業學校400名學生自尊程度測試結果%
從表1可以看出,筆者所在學校400名學生中,有65%的學生時常感到自己毫無用處,有50%的學生有時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有28%的學生傾向于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傮w來看,現有低自尊水平的學生比例已超過學生總數的20%。這一比例與各專業被列為后進生的學生比例相當,即學生低自尊水平與其學風不正等消極行為共存。
1.學校課堂教育未能有效糾正學生的自我認知偏差。產生上述問題的原因,筆者認為與目前學校教育特別是理論教育脫離社會實踐,同時脫離學生個人生活特點,缺乏理論聯系實際的做法有直接關系。目前,許多學生難以認清自我社會角色要求,導致個人的理想設計與現實自我狀態脫節失衡。
2.師長的評價未能切實幫助學生正確自我認知。自我認知通過以下途徑形成:根據社會上其他人對自己的態度評價自己;通過與社會上和自己地位、條件相類似的人的比較來評價自己;通過個人心理活動的分析來評價自己。自我認知特別在乎與自己親近的社會關系,即個人最重要的支持源(父母、教師、同學和親密的朋友)的評價。調查研究顯示,當前,許多學生經常感受到的是家長和老師的批評,而不是表揚。當孩子無法獨立處事或被過高要求而難以成事時,家長發出的“你怎么那么笨?”“這么簡單你怎么都學不會?”“你真是沒出息!”等評語司空見慣。
從筆者所在學校中搜集來的學生表示最不愛聽又常常不得不聽的教師語言有“你再這樣就完了!”“你怎么這么懶?”等。所有類似的負面評價與學生自我形象的消極印象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學生說出的話中常有“反正我也讀不會!”“就這樣笨,怎么樣?”等等。這些無疑是學生無可奈何的“悲嘆”。這種結果與師長們缺乏人本主義理念,以單一的人才觀指導教學,采取拔苗助長的教學方法直接相關。因此,改變師長認知,代之以尊重學生的人本主義觀點指導育人工作,以激勵、鼓勵的方法促使學生從師長肯定進步發展的評價中認知自身價值,是中等職業學校目前要努力實現的一個目標。
3.學生缺乏科學分析“自我認知結構”的能力。從筆者所在學校調查的結果看,較多學生自我意識狀態處于生理、社會自我階段。學生“自我認知”形成雖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但中低自尊水平學生所重視的自我意識成分有明顯的相似性。他們日常表現出不重視道德修養,傾向于通俗文化消遣,追求懶散輕松的生活,拒絕且未能體驗奮斗鉆研過程的快樂。從筆者在課堂上發起的討論的結果也可以看出,學生自己基本上沒有“自我實現”層次的需求,自尊需要的滿足感不足。因此,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指導學生建立較高水平的需要心理是教育工作者迫在眉睫的任務。
1.教師要養成尊重學生的習慣,科學育人。以靈魂工程師為職業特征的廣大教育工作者應該切實樹立起“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的成人理念,從反思教人者自身入手,養成尊重被教育者個人人格的心理和行為習慣,遵循青少年成長規律,實施科學育人工程。
2.學校要建立起有利于學生人格健全的教育體系。學校在教育中要指導學生建立個人成長史分析檔案,以富有實踐指導意義的理論教學幫助學生確立科學世界觀、方法論,引導學生根據個性狀態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學會正確比較自身與他人各自的優勢劣勢,在正確認識自我中建設自我,并在體驗自我中實現富有個性化的身心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