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電視臺 崔帥
高標清素材的幅型變換及其應用—以鄭州電視臺為例
鄭州電視臺 崔帥

目前,鄭州電視臺全臺網采用高標清格式,通過實行全文件體制來實現網絡化制作。全臺網系統支持高標清同播和網絡化備播,使用高清播出服務器以兼容高、標清文件的播出,其內部具有信號的上、下變換功能,并可輸出標清或高清信號。為了照顧當前廣大標清用戶的收看習慣,并適應高清頻道的發展,鄭州電視臺已逐步過渡到全高清播出,臺里大部分的新聞、專題類節目采用以4∶3構圖為主兼顧16∶9構圖的高清制作模式,大型晚會采用以16∶9構圖為主的高清制作模式。
1.高標清幅型變換模式的分析。對應現在本臺高、標清同播的播出狀態,下面分析幾種常用的幅型變換模式。
(1)4∶3構圖高清制作。兩側切邊(EdgeCrop),下變換標清播出,畫面左右兩側被剪切,清晰度好,畫面比例正常,但損失了一部分的畫面內容。4∶3構圖高清制作如圖1所示。

(2)16∶9構圖高清制作。畫面上下加邊(LetterBox),下變換標清播出,在畫面的上下兩側加黑邊,保留了全部的畫面內容,畫面比例正常,但清晰度有損失。16∶9構圖高清制作如圖2所示。

(3)擠壓(Squeeze)高清制作。將畫面橫向壓縮,保留了全部畫面內容,清晰度好,但畫面會產生變形。擠壓高清制作如圖3所示。

圖3 擠壓高清制作
(4)左右兩側黑邊(PillarBox)標清制作。上變換高清播出,在畫面的左右兩側加黑邊,保留了全部畫面內容,畫面比例正常。左右兩側黑邊標清制作如圖4所示。

(5)16∶9遮幅標清制作。上下切邊(FullWidth)上變換再高清播出。16∶9遮幅標清制作如圖5所示。

(6)拉伸(Stretch)標清制作。將畫面橫向拉伸,保留了全部畫面內容,但畫面會產生變形。拉伸標清制作如圖6所示。

圖6 拉伸標清制作
2.國內各大電視臺的高標清變換方式。通過上面的高標清變換圖形,可以看出在節目策劃過程中,需要對最終的效果布局進行考慮,通過匹配制作和播出的幅型變換,最大程度地消除了幅型變換對構圖的影響。并且在參考各兄弟臺的幅型變換模式后,該臺確定高清制作的新聞類、專題類自辦節目和央視高清《新聞聯播》默認為左右切邊下變換,自辦節目、綜藝類節目、高清電視劇和高清廣告節目默認為上下加黑邊下變換并在標清中播出。現有標清電視劇、標清廣告等節目默認左右加邊上變換高清播出。各臺高清轉標清變換方式如表1所示。

表1 各臺高清轉標清變換方式
各臺標清轉高清變換方式如表2所示。

表2 各臺標清轉高清變換方式
該臺為了避免由于幅型變換不當造成播出事故,統一采用了活動圖像格式描述符(AFD,ActiveFormatDescription)標識,以提高幅型變換的自動化處理程度。主要用來描述在視頻編碼幀中人們感興趣的那部分活動圖像的顯示格式。簡而言之,AFD信息描述了用戶在進行畫幅變換后希望保留的有效區域。
1.記者通過文稿工作站寫稿,并在配音工作站中完成配音。
2.通過非編工作站上的讀卡器完成素材上載。素材由高清攝像機或高清轉播車拍攝,采用P2卡或高清藍光盤記錄,將高碼率的節目素材上載到高清新聞網的中心存儲體上,非編站點同時完成低碼率文件的生成。
3.節目編輯完成后,打包服務器對高碼率節目進行后臺打包合成。并根據需要在文件中添加AFD信息。將打包合成后的新聞條目半成品下載到存儲卡上,用于演播室的備播。
4.審查人員通過審片工作站完成對節目的審核。
5.遷移服務器負責將中心存儲體中的新聞條目遷移到演播室播出服務器,進入切換臺完成演播室節目的合成。
6.直播節目通過切換臺的方式傳送到總控矩陣調度播出。回采工作站負責將其回寫到全臺網,經修改后以文件的形式送到骨干網中的媒資庫存儲,經總編室播出指令調度送往播出二級緩存。
7.非演播室節目,完成節目成品的打包合成后將其遷移到媒資庫,由總編室播出指令調度送往播出二級緩存。同時下載到存儲卡上用于播出機房備播。
1.單機拍攝和轉播車記錄藍光格式的節目素材,通過光盤驅動器以文件的方式上載到中心存儲體,非編站點同時完成低碼率素材文件的生成。
2.對低碼率素材文件進行編輯。
3.節目編輯完成后,打包服務器對高碼率節目進行打包合成。
4.打包合成后遷移到媒資管理系統,由總編室播出指令調度送往播出二級緩存。同時下載到藍光盤上用于播出機房備播。
5.由于新聞類節目的播出下變換器已設置成默認兩邊切邊方式下變換,晚會或大型活動按16∶9構圖制作的節目必須在打包時添加AFD信息,確保下變換器執行上下加邊變換。
6.磁帶節目素材通過有卡工作站進行上載。
鄭州電視臺高標清同播了辛卯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高標清同播中使用了按16∶9構圖拍攝高清視頻,在后臺打包中添加了AFD信息,應用兩邊切邊的方式用于標清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