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曼志,王 茜,葛召華
(山東省水利信息中心,山東 濟南 250014)
我國水利信息化工作“七五”期間起步,“九五”期間啟動“金水工程”。2001年,水利部提出“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2002年,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將“金水工程”作為十二個優先實施的重要業務系統之一。2003年,水利部召開第一次全國水利信息化工作會議。2011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推進水利信息化建設,全面實施“金水工程”。
經過多年努力,全國水利信息化建設取得了明顯成效,完成了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一期工程、水土保持監測網絡和信息系統一期工程,開展了水資源實時監控與管理系統試點、灌區信息化試點等工作,初步形成了水利信息化綜合體系,在水利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全國水利信息化工作已經從重點推進基礎設施和基本業務應用建設階段,逐步進入到全面促進水利與信息化深度融合的新階段。加快水利信息化發展面臨大好機遇,全國水利系統將要進入一個提速與提質并舉的新時期。
山東省水利信息化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單機到網絡、從局部應用到協同應用的發展過程。水文信息的計算機處理開始于上世紀80年代,引黃濟青工程通訊自動化系統在上世紀90年代處于全國領先水平,“九五”以來水利信息化建設陸續推開。近兩年,省廳進一步理順了管理體制,將水利信息化列為現代水利和現代水網建設的重要內容,加大了工作力度,加快了發展步伐。基層水利部門不等不靠,信息化工作亮點紛呈。
總體上,山東省水利信息化雖然起步較早,但是步子不夠快,成效不夠顯著。從全省區域分布來看,強弱穿插,沒有明顯的梯度;與條件相近的東部省、市相比,處于較為落后的梯隊;在國家、省和基層的縱向分布上,兩頭強、中間弱,屬于比較典型的“蜂腰狀”分布。主要問題:一是“帶”得不夠,尚未形成能夠明顯提升水利業務應用水平的現實成果。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剛剛從概念轉化到了頂層設計和統一規劃,帶動性強的項目還沒有正式實施。二是“融”得不夠,尚未形成將信息化作為水利業務必要內容的落地機制。在規劃實施等工作環節上仍把信息化當作“軟”項目,還沒有與工程建設融為一體,導致信息化投入不足、渠道不暢,信息化建設滯后于水利建設。三是“統”得不夠,尚未形成網絡互聯互通、資源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信息傳輸網絡“干強支弱”,基礎信息不完整、數字化程度低,數據資源和管理行為沒有在同一平臺上匯集和運行。四是“化”得不夠,尚未形成以信息流為主線的管理模式。水利業務應用開發數量少、分布散、水平低,局限于對現有業務流程的數字模擬,沒有觸及管理創新、流程再造,信息化對業務管理的革命作用沒有體現出來。
水利現代化就是在現代治水理念指導下,運用當今時代最先進的科學技術、法律制度、體制機制來打造現代水利工程體系。水利現代化是特定歷史階段水利改革發展的奮斗目標和實踐過程,具體到山東省,就是發展現代水利、建設現代水利示范省的奮斗目標和實踐過程。
從水利信息化的角度看水利現代化:水利信息化依存于水利改革發展的各個方面,寓于水利現代化實踐的全過程之中,其生命力來自于水利業務的需求和應用。水利現代化是水利信息化的生存環境和成長載體。
從水利現代化的角度看水利信息化: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現代化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水利現代化,在一定意義上就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武裝和改造傳統水利的實踐過程;武裝和改造傳統水利,水利信息化既是整合資源、推動和加快發展的技術基礎,更是孕育管理革命、提升和引領發展的革命力量。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現代化的重要基礎和主要標志。
水利信息化與水利現代化的關系,如圖1。

圖1 水利信息化與水利現代化相互關系
水利信息化是關于水利發展的命題,推進水利信息化是關于水利改革的命題。在水利現代化進程中,水利信息化具有基礎性、成長性、創新性和革命性。以水利信息化帶動水利現代化,是一個關系水利改革發展的重大命題。
影響水利信息化進程的因素眾多。經過初步梳理,按3種方法將影響水利信息化進程的因素進行分類,并列出了各項主要內容,見表1。

表1 影響山東省水利信息化進程的因素
1)從類別一來看:影響水利信息化進程,內部因素起基礎作用,外部因素起關鍵作用,關聯因素起重要作用。
2)從類別二來看:非自主變量和準自主變量,多數具有剛性約束,體制、政策、投入、市場、技術均關乎水利信息化全局,對發展速度、發展水平起決定作用。自主變量和準自主變量中,領導、投入、應用、管理和人才是具有決定作用的影響因素。領導和投入對發展動力起決定作用,規劃和評估對系統性、持久性起決定作用,技術標準和應用開發對發展質量、效益大小起決定作用。
3)從類別三來看:對于水利信息化進程,思想認識、基礎設施、資源狀況、隊伍素質以及市場、技術、專業隊伍是基礎性影響因素;組織領導、管理機制、管理水平、內部合作以及服務商、雙向合作是保障性影響因素;政策、行政體制、投入是決定性影響因素;突發事件是不可預見性影響因素,有時可能成為決定性影響因素。
4)從主要內容來看:一是有些具體內容有著重要影響。例如,資源狀況中的信息資源是否豐富,決定著信息化的前景;服務商中的第三方服務市場發育程度,決定著信息化服務的能力和水平。二是某些具體內容可能上升為主要影響因素。例如,基礎設施中的信息安全保障;投入中的資金配置使用方式;應用系統中的社會服務項目。
5)綜合對比3個類別及主要內容:9個自主變量中,7個是內部因素,其余兩個也與內部因素有關;在體制、政策、投入、技術等外部環境和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組織領導、認識水平、規劃編制、基礎設施、業務應用、隊伍素質等,是水利信息化發展的決定因素,而且都是內部因素。這說明,內部因素是造成水利信息化發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一個地方的水利信息化發展速度、質量、檔次、水平、效益,主要取決于自己的決心、思路和工作力度。
水利信息化發展,既有業務需求巨大、發展動力強勁、具備后發優勢的一面,也有問題長期積累、矛盾錯綜復雜、制約阻力不減的一面,對全國水利信息化工作者的態度、膽識、魄力和理念、智慧、能力,是一次全面的考驗和檢驗。綜合集成、通盤考慮水利信息化發展的各種影響因素,深刻認識各項要素的作用和聯系,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把握發展方向和規律,減少工作偏差和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