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艷玲
下移重心“六抓”支部
文/崔艷玲
2011年以來,大連市西崗區委積極落實大連市委“下移重心”抓支部建設的工作要求,大膽實踐,多措并舉,以強組織、增活力為目標,以“六抓”為重點內容,全面推進各領域黨支部建設,黨的執政基礎更加堅實。
一是抓“領頭雁”隊伍建設強素質。支部書記是支部建設的關鍵。實踐證明,好的支部書記是好支部的關鍵。為此,西崗區委始終把黨支部書記隊伍建設作為支部建設的重點常抓不懈。一方面提高標準嚴把入口關。抓住社區總支換屆,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黨支部大力組建的有利時機,選好配強以社區黨總支書記為主體的各領域黨支部書記,一批年富力強、知識結構優、懂黨建、愛黨建的新任黨支部書記充實到黨支部書記隊伍中,黨支部書記隊伍的綜合素質明顯提升。另一方面,多措并舉抓強化提升。對于能力較弱的支部書記采取兩種方式提升:一是嘗試從機關事業單位選派優秀黨務干部到社區“代理”支部書記,以強帶弱,適時放手;二是集中輪訓。開辦支部書記培訓班,對全區800多個支部書記分領域、分批次集中輪訓,努力打造一支黨性強、業務精、懂管理、講奉獻、敢創新的支部書記隊伍。
二是抓分類指導重實效。分類指導是確保支部建設取得實效的前提。為了徹底解決好支部建設中長期存在的“一刀切”、“一把抓”抓不深、抓不透的實際問題,西崗區委組織部下大力氣,對全區所有支部進行一次地毯式摸查,采取支部自評、黨員群眾評議、上級黨組織評定三結合方式,按照“五好標準”和 “好”、“較好”、“一般”、“較差”四個類別,對全區機關事業單位、社區、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4個領域的881個支部進行分類定級,認真為每個支部“把脈”,根據各支部存在的癥候,采取“一支部一對策”的辦法,對“好”和“較好”的支部量體裁衣,使之錦上添花;對“一般”、“較差”的支部,對癥下藥,采取個性化跟進指導,促使晉級提升,同時區分領域指導:對社區領域的黨支部,采取先進社區與后進社區結對子、上級黨組織選派黨建指導員等方式以強帶弱;對機關事業單位領域的黨支部,采取加強支部書記培訓,提高兼職支部書記待遇,激發機關黨支部“帶頭人”積極性和創造力;對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黨支部,以提升支部活動規范化水平為重點,在發揮作用上下功夫,引導確立黨支部在新經濟、新社會組織中的政治核心地位。
三是抓陣地建設成網絡。充足的黨建陣地是黨組織開展活動的重要平臺。多年來,西崗區十分重視黨組織活動陣地建設,打破了支部活動陣地建設的資源瓶頸,探索出符合城區實際、富有城區特色的“三線五點”基層黨建陣地建設立體工作法。“三線”是指室內(自建的)、室外(如日新街道60個升旗臺、北京街道流動車)、共建(包括免費共享和市場租賃兩種方式)三種建設方式;“五點”是指區、街、社區、樓院、中心戶5個層級。“三線五點”形成惠及全區各領域黨支部的黨建陣地網絡。目前,全區7個街道、45個社區都有黨組織活動陣地,高標準建成街道黨組織活動陣地3個,社區黨員服務站3個,全區共享的黨組織活動陣地已突破500個。
四是抓組織建設廣覆蓋。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組織覆蓋是前提。作為主城區基層黨建的四大領域之一,西崗區一直重視抓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在大連各城區中最早成立了非公企業黨工委,作為區委的派出機構,主抓全區的新經濟組織黨的建設。僅去年一年,就新增新經濟組織黨支部 140個,其中單獨組建62個,聯合組建78個,組織覆蓋率達到71.8%。 目前,全區有黨員的非公企業黨組織組建率達到100%。

五是抓載體建設增活力。好的載體是彰顯黨組織生機與活力的重要途徑。西崗區結合區情實際,在全區19個直屬黨組織、萬余名黨員以及236名處級以上領導干部、450余名在職黨員中,廣泛開展了“八百支部進樓院,萬名黨員進萬家”、“區級領導干部及處級單位黨政主要領導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在職黨員亮身份進社區”等支部下移重心、黨員干部深入基層等主題實踐活動。區屬800多個、駐區市直單位21個黨支部以及萬余名黨員與社區黨組織結對子,所有的處級以上領導干部分別與20名群眾建立長期聯系,目前這些載體活動已經固化為長效機制,各領域黨支部活力得到激發,凝聚力、戰斗力明顯增強。
六是抓經費投入作保障。充足而持續的投入是加強支部建設的物質保障。多年來,西崗區已經構建了以財政投入為主體的多元投入機制。采取政府投入、黨費劃撥、社會統籌相結合的方式,切實保證資金的長效持續投入。每年用于社區黨建的黨費占下撥黨費的比例達25%以上,全區社區黨建經費投入每年的增長率都不低于15%。建立了黨建項目化管理工作資金,用于基層黨建創新獎評比表彰,對于按計劃完成并達到預期目標的黨建項目給予資金上的支持和獎勵。優化社區黨建工作經費使用機制,在保障社區黨總支每年至少2萬元工作經費的基礎上,針對社區黨支部,出臺了《西崗區社區樓院黨支部工作經費的意見》,對支部書記和委員(黨小組長)實行工作補貼。
(作者系大連市西崗區委組織部副部長)
book=347,ebook=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