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軍英
上海市奉賢區中心醫院,上海 201400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且嚴重威脅其健康。高血壓腎病在我國發病率也在日趨增多。有資料顯示[1],反映腎小球濾過率(GFR)理想的內源性標志物為胱抑素C(CysC)。我們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血清胱抑素C(CysC)、尿微量白蛋白檢測并與健康對照組比較,以探討在診斷老年高血壓患者早期腎損傷的臨床應用價值。
選取62例于2011年1—6月在該院就診及住院的新發老年原發性高血壓病患者,男 33例,女 29例,年齡 70~85歲,平均(77.27±7.67)歲。 另取 49 例無高血壓、糖尿病及腎病的老年人作為對照組,男 31 例,女 18 例,年齡 71~89 歲,平均(79.92±8.63)歲。排除服用可能影響尿蛋白排除藥物的患者。2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測血壓(測量2次取平均值),并留取當日24 h尿,血尿標本按操作要求處理。CysC測定采用免疫比濁法,尿微量白蛋白測定(ALB)采用散射比濁法,應用Beckman Dxc800和 Lx2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0.54~1.25mg/L為 CysC正常參考值。
本實驗的所有數據的統計學處理均用SPSS 17.0軟件包進行分析,用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組間比較用成組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量資料。 P<0.05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高血壓組血清 CysC、尿 mALB 分別為(1.64±0.77)、(31.5±9.9)(mg/L);正常組血 清 CysC、尿 mALB 分 別 為 (0.74±0.11)、(5.5±2.1)(mg/L),高血壓組明顯高于正常組(P<0.05)。
在基礎治療的基礎上,高血壓組服用纈沙坦80mg/d(血壓在149/90 mmHg以上,可加量至160 mg/d)。在治療的過程中,沒有不妨反應發生。6周后重復測量血清CysC、尿mALB水平較治療前均有明顯下降(P<0.01),見表 1 。
表1 高血壓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ysC、尿m ALB水平比較(±s)

表1 高血壓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清CysC、尿m ALB水平比較(±s)
治療前 治療后 P值血清 CysC(mg/L)尿 mALB(mg/L)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1.64±0.77 31.5±9.9 145.96±17.85 88.61±10.47 0.92±0.17 15.5±4.1 134.10±18.41 80.52±12.32<0.01<0.01<0.05<0.05
結果呈顯著正相關(r=0.6142,P<0.01)。 表明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歲隨血清CysC水平的升高而增高。
微量蛋白尿(mALB),低于臨床常規方法可檢測到的蛋白水平。高血壓發生mALB的機制:①在高血壓時腎小球基底膜發生功能改變而失去屏障特性,增加了mALB的通透性;②腎小球基底膜由于嚴重高血壓而引發結構損傷;③腎小球內壓增高和濾過分數在高血壓時隨之增加。本組研究結果與有關資料報道[2]一致。合并mALB增高的高血壓患者,不僅預示著早期的腎損害,同時也預示著全腎血管內皮受損、血管硬化。因此,對高血壓患者進行mALB的檢測可早期發現和預測病情,進而給予及時的干預和治療。
由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C亦稱胱抑素C的血濃度和生成速度穩定且不受其他病理變化的影響,腎臟是其唯一的代謝和濾過器官,所以將它作為的一種理想的內源性指標來反映腎小球濾過率[3]。PREM[4]研究發現跟第一次缺血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CysC水平明顯相關,在糾正了影響傳統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之后,這種關系仍存在,本實驗表明隨著高血壓病進展,血中CysC水平逐漸升高,與PREM[4]的研究結果相一致。本實驗還表明高血壓病患者CysC水平與 mALB呈顯著正相關(P<0.01),表明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隨血清CysC水平的升高而增高。老年高血壓患者通過治療血壓恢復正常后,微量白尿是可以治愈的。
綜上所述,在高血壓患者腎功能早期損傷診斷中,CysC能與mALB互為補充,能夠及時發現早期腎功能出現的損傷,從而有利于早期的干預和治療。因此,對于老年高血壓的治療,在定期監測血壓的同時,還要做好mALB和血清CysC的早期監測,以減少臨床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沈清,甘華.一種新的反映腎小球濾過率的指標:Cystain C[J].國外醫學:泌尿系統分冊,2002,22:6-9.
[2]Ramon C,Hermida,Carlos Calvo,et al.Decrease in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associated with the normalization of nocturnal blood pressure in hypertensive subjects[J].Hypertension,2005,46(9):960-9681.
[3]朱雪明,單衛民,張國平.乳膠增強散射免疫比濁法測定血清Cystain C[J].臨床輸血與檢驗,2002,3(3):29.
[4]Shlipak NG,Fried LF,Crump C,et al.Elevations of inflammatory and procoagulant biomarkers in elderly personswith renal insufficiency[J].Circulation,2003,107(1):87-92,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