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賀莉丹 |
衛生部長陳竺的詩詞情結
| 賀莉丹 |
“九州風雷動,醫改傳佳音。最愛鵬城勝景,雨后天尤晴……深淵何所懼,英雄敢渡津。”近日,中國衛生部部長陳竺在《健康報》頭版報眼位置刊發了其所作的《水調歌頭》詞牌的詞,引發爭議如潮。
《健康報》是由衛生部主管的全國性衛生行業報。媒體評價稱,改革開放后,在部委機關報紙的頭版發表詩詞,陳竺是部長中的第一人。
陳竺的這首《水調歌頭》在網絡上被廣泛轉發,受到“圍觀”。一些網友評價道:“不合詞韻處較多,難登大雅之堂?!钡嘤芯W友認為,陳竺作為一名專家型、高學歷官員,突破了謹言少說的官場禁忌,以詩言志,“既是傳統的回歸,也是現代語境下官員個性的釋放”。
據報道,陳竺此次撰詩完全是個人主動所為,在詩稿見報的兩天前,《健康報》一位記者的手機收到了陳竺秘書發來的短信,內容就是這首詞。初稿發出后,陳竺又對詞本身的文字進行了修改。

7月9日,國家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身為衛生部部長的陳竺在衛生部主管的報刊上發表詞作的做法,讓他深感吃驚,“作為一個內閣部長,他在他主管的報刊上發表了這種不嚴肅的、很浪漫的詩詞,而且他寫的是贊揚醫改很成功的詩詞,這非常荒唐,這個風也不可以長”。
竹立家認為,“首先,醫改的效果好不好,應該是老百姓說了算,他要認識到他的公共身份,他的任何言論都將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弄不好就會引起群眾反感;其次,他是內閣部長,是政策制定者,他的任何言論都代表了政府,他可以在他主管的報刊上發表政策解讀以及一些公務講話,但是他不能以文學形式在其管轄的報刊上發表詩詞。”
在一些研究公共行政體制的專家看來,官員在其主管的報刊上發表詩歌,或有以權謀私之嫌。
但一些官員詩人則對此表達了不同的看法。
“文學藝術是提升精神境界的一個領域,任何人在業余時間都可以參與文學創作,通過文學創作來提升自己的精神修養,這是很好的事情。不能因為陳部長的這種公職人員的身份就剝奪了他在文學創作上的權利,他以詩言志,寫一些文學作品,這是他個人的一種愛好。我覺得,他這種以詩言志的寫作,實際上對于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形成一種高尚的情操是有好處的?!苯?,武漢市紀委書記車延高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車延高本身就是中國作協會員,他曾多次在《人民日報》《青海日報》發表詩作。
車延高也看了陳竺的這首《水調歌頭》,他認為,陳部長是在工作之余寫點文學作品來表達自己的心志,“他的這首詞沒有對自己歌功頌德,他是在表達一種心志,比如,他寫道:‘胸存社稷疾苦,魂牽民生國運,良策暖人心。深淵何所懼,英雄敢渡津。’這說明,醫改確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是一種與同仁共勉的心志,我覺得是很正常的情況,不應有什么指責?!?/p>
在車延高看來,衛生部部長陳竺在業余時間寫這么一首詞,肯定、鼓勵基層改革的成功做法,把自己在醫療改革中的體會用文學藝術方式表達出來,跟衛生系統的同志分享,“這挺好的。而且他表現的精神也是積極向上的,對于我們振奮民族精神是有好處的。至于他選擇在哪個刊物上發表這么一首小詞,這也不重要”。
“最愛鵬城勝景,雨后天尤晴。胸存社稷疾苦,魂牽民生國運,良策暖人心。”在這首《水調歌頭》中,陳竺特意點出了深圳這個地名,以表達對深圳啟動公立醫院改革試點的期望。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也讀了部長陳竺寫的這首詞?!霸娙藢懺姛o非是言志吧,這首詞也充分地表明了陳部長的一種豪情壯志。我認為,詩只是一種感情的抒發,如果說與現實的點點滴滴相對應,可能難免有點勉為其難。”近日,廖新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就陳竺詞中提到的深圳醫改,廖新波認為,深圳的醫改是在眾多城市的醫改中做得比較好的,“但并不是說深圳是做得最好的,也并不是說深圳的醫改已經完成。所以,詩人通過這樣一種感情的抒發也告訴我們如何繼續奮進,在這個基礎上怎么樣去完善它。這是我的一種觀點?!?/p>
廖新波也曾經跟隨著陳竺到深圳做過醫改實地調研,“當時陳部長約見了包括深圳市委書記、市長和主管衛生的副市長在內的當地市委、市政府領導班子,在聽完深圳的匯報之后,他希望深圳的公立醫院改革有所突破,成為全國的一個標桿。當時我也在場,深圳的領導也表示,不辜負陳部長的期望?!?/p>
在廖新波看來,目前,深圳醫改最突出的一點是,“政府的責任是到位的”,這表現在,“首先,在投入機制方面,深圳市政府投入給公立醫院的總額和百分比也是全國最大的、最高的,而公立醫院沒有貸款去搞擴建,這充分體現政府辦醫院和公立醫院的公益性;第二,在激勵政策方面也做了一個嘗試,雖然在體現醫生的價值方面有待改進,但是畢竟對原有的政策有所沖擊;第三個方面,在廢除‘醫藥養醫’方面,深圳也做了一個大膽的嘗試,不是單純的一種廢除而不建立(的做法),而是在廢除舊政策的同時建立一個新政策?!?/p>
在廖新波看來,上述三點可能就讓部長陳竺看到了希望,“所以,由心而發寫出一首《水調歌頭》。”
廖新波已想好,他會將《滿江紅》的第一句填成,“躊躇滿志,拍濤處,遙看浪飛?!?/p>
“當然,我們除了看到目前的成績之外,更多的應該看到面臨的問題。也正如陳竺部長自己所說,‘公立醫院改革進入深水區’,他也感覺到我們的五項重點改革里面,每一項都有驚濤駭浪之處。所以,從陳竺部長的心態回到我自己的一種感覺,我認為他是這樣的一種心情?!绷涡虏ǚ治?。
“我認為,陳竺部長是一個嚴謹治學的科學家,更是一個有政治抱負的政治家,在目前醫改困難重重的情況下,他仍然看到光明,看到希望,有一種鍥而不舍的精神,勇挑重擔,勇往直前。”廖新波評價。
在2008年3月履新衛生部部長之前,喜愛舊體詩詞的陳竺填過《沁園春》與《憶秦娥》的詞,也曾填過多首《水調歌頭》詞牌的詞。
2004年3月24日,中國科學院的官網上發布了時任中科院副院長的陳竺寫給該院武漢病毒所的一首《水調歌頭》,其中有云:“最愛諸將士,巾幗勝須眉,偉業奠厚基”,“但盼賢良廣濟,志在研發一體,江夏演新文。夕君若復歸,乘鶴奏悠曲?!标愺米允鲎髟~緣由為,“看到武漢病毒所的進步,喜不自禁?!?/p>
2006年6月30日,為祝賀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饒子和在《Cell》雜志、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所長高福在《Science》雜志上分別發表的論文,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陳竺填詞《水調歌頭·賀捷》,其中寫道:“問鼎尖端何難,豪氣沖云天。將帥身先士卒,群英斬關奪隘,比翼本無間。慰我中華魂,創新倚天劍”“耐得歲寒寂寞,方收梅香甜。奮舟天涯學海,心存社稷冷暖?!?/p>
半年后,欣聞中科院上海藥物所暨國家新藥篩選中心王明偉課題組在糖尿病新藥研制中取得重大階段性突破的捷報,時任中科院副院長的陳竺自稱“心潮難抑,乃成拙章”,寫下:“九州創新大業,最盼是良藥”,“十萬化合雄兵,無數篩選快道,俊杰看今朝?!?/p>
這些昔日詞作近日亦被翻出,網友仔細檢視了這位衛生部部長所作之詞的詞律問題。而另一些人則看重這位部長的真性情,“‘高高在上’的官員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這將有助于解構權力的神秘性?!?/p>
官員寫詩,多少被賦予附加含義,但事實上,不獨陳竺,在中國,一些詩人官員已深耕多年。
摘自《新民周刊》2012.7.13
book=6,ebook=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