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振 陳伯泉 楊掌娣 肖超 曾慶取
微創經皮腎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300例效果觀察
黃振 陳伯泉 楊掌娣 肖超 曾慶取
目的 探討微創經皮腎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效果。方法 將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300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50例,對照組給予輸尿管鏡取石治療,觀察組給予微創經皮腎鏡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結果 兩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結石清除率、Ⅰ期手術成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微創經皮腎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具有確切的臨床效果,手術方法簡便、有效,減少了患者在治療中的痛苦,結石清除率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微創;皮腎鏡;輸尿管上段結石
由于微創經皮腎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臨床應用時間比較短,再加上輸尿管上段結石因為其空間位置的獨特性[1],在手術治療上均有一定困難。因此,此種方法還沒有被臨床普遍使用,本文選取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期間我院收治的300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照組給予輸尿管鏡取石治療,觀察組給予微創經皮腎鏡治療,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150例。其中,男性182例,女性118例;年齡最大的61歲,最小的34歲,平均年齡(42.36±2.25)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3年,平均病程(2.13±0.25)年;合并腎盂結石25例,中盞結石19例;所有患者的結石均位于第1~3腰椎之間。兩組患者在數量、年齡、性別、病程、結石大小等一般資料上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應用Olym pus F8/9輸尿管鏡,科以人鈦激光碎石系統碎石。
1.2.1 觀察組 給予微創經皮腎鏡治療,在術中先在患者的患側輸尿管處插入輸尿管導管,后改俯臥位,在B超引導下,經患者腋后線的第11或12肋下區域,進行中盞穿刺,將通道擴張到F14~16,在直視下尋找輸尿管開口,擊碎結石后使用鉗夾或沖洗法將破碎的結石沖出[2]。
1.2.2 對照組 給予輸尿管鏡取石治療,患者取截石位,插入輸尿管鏡,在直視下進到患側的輸尿管,較小的結石進行鉗夾,較大的擊碎后沖出,碎石后如有較大的殘石(直徑>4mm)沖入腎臟,必要時可行ESW L。手術結束后常規留置雙J管4周[3]。
1.3 觀察項目[4]比較兩組平均手術時間、結石清除率、Ⅰ期手術成功率(成功:在術后經平片顯示碎石的最大直徑小于4mm,成功率=成功病例數/總病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將數據結果錄入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時間 觀察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為(50.25± 10.85)m in,對照組患者的平均手術時間為(69.26±16.25)m in,兩組平均手術時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10.2569,P<0.05)。
2.2 結石清除率 觀察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為100%,對照組患者的結石清除率為81.3%,兩組患者結石清除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58,P<0.05)。
2.3 Ⅰ期手術成功率 觀察組患者Ⅰ期手術成功146例,Ⅰ期手術成功率為97.33%,對照組患者Ⅰ期手術成功120例,Ⅰ期手術成功率為80%,兩組患者Ⅰ期手術成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7.52,P<0.05)。

表1 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比較
微創經皮腎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對患者創傷小、手術后恢復快、并發癥較少、手術時間明顯縮短,本文通過對2009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300例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結果可見,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結石清除率和Ⅰ期手術成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
輸尿管鏡取石術主要適用于輸尿管中下段結石,并能夠清除結石區域的息肉,尤其是使用鈦激光能夠處理輸尿管扭曲的嵌頓性結石、腎下盞結石。其療效較好,安全性較高,損傷少,治療費用低。對兒童和妊娠女性均可以使用。但是對復雜的、輸尿管上段手術則較為困難。
微創經皮腎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主要適用于以下幾種情況:⑴患者結石直徑較大,且合并有嚴重腎積水,預計使用輸尿管鏡碎石較為困難且效果不佳。⑵使用輸尿管鏡等手術方法碎石失敗,患者不愿意進行開放手術。⑶患者有前列腺增生,有輸尿管膀胱再吻合手術等,尋找輸尿管的開口較為困難。⑷患者不但有輸尿管上段結石,還有同側的腎結石,且通過判斷可以同時處理。⑸患者采用開放手術后殘留了結石,結石下移到輸尿管上段,且有腎造瘺管?;颊咴谑中g后常見并發癥為大出血,主要原因是腎段和葉間動脈的損傷,因此,醫生在手術中要避免對腎內粘膜的損傷,如發現術中損傷要及時止血。此外,手術后可發生腎穿孔和周圍器官損傷等并發癥,發生率較低。
本研究我們發現在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時,一定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選擇手術方式,在手術前,一定要充分的評估患者實際身體條件和手術風險以及手術難度,根據客觀條件選擇最適合患者的手術治療方案。
綜上所述,微創經皮腎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具有確切的臨床效果,手術方法簡便、有效,減少了患者在治療中的痛苦,結石清除率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 劉應清,陶凌松,江雪峰,等.超聲引導微創經皮腎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應用[J].安徽醫藥,2011,15(12):1548-1549.
[2] 楊雪松,曾德朗,龔志勇,等.微創經皮腎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1,36⑶:362-363.
[3] 任勝強,劉星明,方建軍,等.微創經皮腎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體會[J].東南國防醫藥,2006,8⑴:31-32.
[4] 馮海航,黃小佳,許詳.微創經皮腎鏡治療輸尿管上段結石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2,50⑵:137-138.
Objective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for treatment of ureteral calculi clinical effect. Methods from 2009October to2011October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or upper ureteral calculi in 300 cases,150c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150cases,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ureteroscopic stone removal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comparing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ect. Results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in the average operation time, the stone-free rate, one-stage operation success rate has signi fi cant difference, P<0.05, w ith statistical signi fi cance. Conclusion m 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for treatment of ureteral calculi w ith definite clinical effect, operation method is simple, effective, reducing the patients in the treatment of pain, the stone-free rate high,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M 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nephrolithotomy; Upper ureteral calculi
book=57,ebook=43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6.039
513036 英德市醫院泌尿外科 (黃振 陳伯泉 楊掌娣 肖超 曾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