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可菊 尹紅 杜順珍
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療效分析
陳可菊 尹紅 杜順珍
目的 探討腹腔鏡行子宮肌瘤切除術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為臨床治療子宮肌瘤提供參考依據。方法 選取陜西省安康市中心醫院婦科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子宮肌瘤患者,按照手術方法分為觀察組(40例)與對照組(40例),對照組行常規開腹手術,觀察組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術后比較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胃功能恢復時間以及術后并發癥。結果 在手術時間方面比較,兩組患者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術中出血量、胃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方面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低于對照組。結論 腹腔鏡行子宮肌瘤切除術效果顯著,手術切口小,減少了術后出血,減輕了對患者的創傷,縮短了患者的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臨床效果;分析
子宮肌瘤又被稱作子宮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當中最為普通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臨床多見于中年女性。選取陜西省安康市中心醫院婦科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80例子宮肌瘤患者,其中40例患者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臨床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80例患者按照治療方法分為觀察組與治療組。觀察組40例,年齡28~67歲,平均47.5歲;其中單發肌瘤18例,多發肌瘤22例;肌瘤直徑:5cm以下18例,5~7cm 20例,7cm以上2例;肌瘤部位:闊韌帶肌瘤1例,漿膜下肌瘤24例,肌壁間肌瘤1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7~68歲,平均47.5歲;單發肌瘤20例,多發肌瘤20例;肌瘤直徑:5cm以下15例,5~7cm 23例,7cm以上2例;肌瘤部位:闊韌帶肌瘤1例,漿膜下肌瘤21例,肌壁間肌瘤18例。兩組患者在年齡以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本組患者行傳統開腹式子宮肌瘤切除術,麻醉方式連續硬膜外麻醉,麻醉藥物為2%利多卡因。消毒鋪巾,取患者膀胱截石位,腹部皮膚常規消毒,依照常規開腹子宮肌瘤切除術進行手術操作。術后給予常規抗感染及止血治療。
1.2.2 觀察組 麻醉方式與藥物同對照組,進行常規腹部皮膚消毒。取患者頭低臀高位,于臍孔上緣弧形水平大約1cm處取一個橫切口,穿入10mm套管一個,充入二氧化碳后做人工氣腹,要將氣腹壓力維持在12~16mm Hg,術中巡回護士嚴密監測,然后置入腹腔鏡,根據患者子宮形態與宮底高度的不同,在兩下腹部位放入一個6mm的套管作為操作孔。余手術操作步驟按照常規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進行。術后給予常規抗感染及止血治療。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住院時間、胃功能恢復時間以及術后并發癥。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13.5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手術情況 兩組患者均完成了手術,在手術時間方面比較,兩組患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術中出血量、胃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方面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優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比較
2.2 術后并發癥 觀察組有2例患者出現腸功能紊亂,無1例患者出現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5.00%;對照組有5例患者出現腸功能紊亂,有3例患者出現切口感染,并發癥發生率為20.00%。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近幾年以來隨著女性生活與工作壓力的增大,以及環境污染加劇與性觀念的轉變,子宮肌瘤的發病率呈現出逐年上升的趨勢,調查發現發病率在20%~25%。同時,子宮肌瘤患者也在向著年輕化的發向發展,患者的年齡越來越低[1]。
由于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操作較為麻煩,手術時間要長于傳統的開腹式手術,在術中出血量、胃功能恢復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均低于傳統的開腹式手術。由于腹腔鏡手術視野開闊,病灶暴露清晰,在手術過程當中減少了對其他臨近組織的損傷。因此,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減輕了患者的負擔。但是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對于術后設備的要求較高,手術花費方面也高于傳統的開腹式手術,導致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不熟悉或經濟條件較為困難的患者選擇傳統的開腹式手術。
同時,一些研究學者也認為[2],如果子宮肌瘤過大(10cm)以及位置較深或者盆腔粘連較為嚴重的患者也不宜行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同時對于肌瘤位置較深在手術過程當中難以找到的肌瘤也要謹慎處理。因此,在實施子宮肌瘤切除術之前選擇術式的時候,要嚴格掌握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的手術指征,保障患者的安全[3]。
[1] 戴小萍.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112例臨床資料分析[J].海南醫學院學報,2010,15(12):1579-1580.
[2] 翟建軍,張毅,呂秋波,等.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331例臨床療效研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1,10⑷:226-228.
[3] 謝建萍.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切除術80例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08,14(21):34-35.
book=90,ebook=39
10.3969/j.issn.1009-4393.2012.26.063
725000 陜西省安康市中心醫院婦科 (陳可菊 尹紅 杜順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