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利剛 宋琳 王成
創先爭優活動開展以來,陜西省各級黨組織始終把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作為提升非公黨建工作,促進企業科學發展的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來抓,堅持組織覆蓋和發揮作用并重,體制建設和引導作用雙驅,全省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工作呈現出黨建與企業發展同頻互振、互利雙贏的良好局面。
近年來,陜西省非公企業在實踐探索中,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黨建與產業提升、人文培養及文化建設結合起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發揮企業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推動企業科學發展。
截至目前,陜西省有非公企業34008家,非公經濟占全省國民生產總值的50.1%,有黨員46120人,建立黨組織的企業有7260家,組建率達21.3%;其中規模以上非公企業2350戶,有黨員23519人,建立黨組織的2289個,組建率達97.4%。新建黨組織819個,向企業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5350人次,建立領導干部企業聯系點2289個,開展技術革新項目948個,提合理化建議8226個,為群眾和社會做好事實事6968件,完成急難重任務1637件,生產銷售額突破810多億元,實現利潤70多億元。
雙向進入交叉任職 建設了一個領導班子
黨建工作的優秀與否離不開領導者對黨務工作的認識程度和決策魄力。是否在企業經營中堅決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是否把黨建建設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是否把班子治理提上管理議程,是非公企業搞好黨建、力爭先進的重要前提。
2004年,陜西省委成立了省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辦公室,建立了由省委組織部牽頭、相關部門參加的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黨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負責指導和定期研究全省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通過專題動員會、經驗交流會、舉辦企業論壇、媒體宣傳、典型示范等形式,教育引導企業領導人、企業黨組織負責人進一步明確非公有制企業中黨組織的職責定位、任務作用,增強黨組織和黨員參與企業發展決策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同時,把“企業認可度、黨員認可度、職工認可度”作為評判企業黨建工作的重要指標,建立系統的、科學的考評體系,把考核結果與對企業的優惠政策掛鉤起來,提升企業黨建工作地位,促進企業黨組織作用發揮。此外,建立健全企業黨組織與企業董事會雙向例會制度,企業主定期向黨組織通報企業重大事項和生產經營中遇到的困難,企業黨組織及時向企業主反映職工的思想狀況及提出生產經營的建議意見。
共謀發展才是硬道理。目前,陜西省65%的非公企業建立了黨組織與企業決策管理層“共謀發展機制”,董事會與黨委會形成合力,搭建強有力的領導班子,推行黨組織成員與經營管理層成員“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形成了企業黨組織班子成員與經營管理層相互融合、和諧互動的領導格局,為黨組織參與決策提供了體制保證。陜西八魚油脂工業有限公司黨支部在黨建工作中,達成了“抓好黨建促生產、凝聚人心興企業”的管理共識,堅持了“為企業所需要、為客戶所理解、為職工所擁護、為黨員所歡迎”的工作原則,讓黨建工作成為了“一面鏡子、一把尺子、一只梳子”,鑒言行、量差距、理思路,推動了企業的科學發展。
據統計,非公企業黨組織中58.1%的黨員企業家親自擔任黨組織書記,黨組織班子成員與經營管理層成員交叉任職比例達到80%以上。
多措并舉 擴充渠道 構筑了一個戰斗堡壘
一個黨員就是黨的一面旗幟。在新的經濟條件下,陜西省非公企業逐漸認識到黨員的重要作用,積極推進黨組織的組建,努力擴大黨組織覆蓋面和黨的工作覆蓋面,提升了參與黨建工作的積極性,實現了“要我建”向“我要建”的轉變。近三年來,全省非公企業主動要求建黨組織的申請年均增長1.5倍以上,不斷創新形式促進組建,通過公開選聘、內部選拔、推薦委派以及鼓勵從領導崗位上退下來的老同志、年輕機關干部到非公有制經濟黨組織中任職等措施,大力加強非公企業黨的隊伍建設。
目前,規模以上非公企業中的中高層管理人員的黨員比例達到65%以上,相當數量的非公企業中80%以上的黨員處于管理崗位和關鍵崗位,成為技術能手和生產標兵。經驗豐富、黨性強、善于做職工工作,與其他員工相比較,黨員思想覺悟高,工作責任心強。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提升黨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使之成為企業的政治核心、思想工作骨干和業務技術骨干,在企業生產經營中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陜西省非公企業不斷創新隊伍建設形式,依靠組織“抓”,選派黨員“幫”,通過領導“促”,依托群體“推”等措施,暢通非公企業黨員選拔培養渠道,把企業中的高級管理人才、高科技人才及生產一線崗位技術能手和優秀青年等骨干員工納入黨組織培養教育范圍,進一步擴大黨員隊伍規模,提高黨員發展質量。
西安中菲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黃美珍表示,自深入開展以“建組織、強作用、樹形象、作貢獻”為主要內容的創先爭優活動以來,集團以實現企業發展和黨建工作互贏互利為目標,充分發揮集團黨委的政治優勢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扎實開展基層組織建設年活動實施“黨員先鋒”、“人才搖籃”、“黨企共建”三大工程,積極探索加強非公企業黨建工作的新途徑、新路子,推動企業快速發展。
陜西德祥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安全風險管理、工程投資咨詢為主題的專業投資咨詢機構。據董事長薛興敏介紹,早在企業成立之初,就有成立黨支部的想法,但由于種種局限,這一愿望推遲了整整6年,而在去年黨支部成立之時,依然是全省工程咨詢業首家成立黨支部的民營企業。黨支部的成立為德祥工程咨詢公司的黨建工作提供了重要指導和政策保障,使得該公司更好地貫徹黨的方針政策、維護各方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為社會的發展貢獻力量。
近年來,陜西省非公企業不斷創新活動載體,多措并舉的搞好黨的隊伍建設工作,組織活力進一步加強。廣泛開展主題豐富多樣的黨建活動,實施“黨員先鋒崗”、“質量爭優崗”、“黨員責任區”等亮牌示范活動和“雙倍雙提高”工程,深化黨員承諾制,提高黨組織在企業的凝聚力、戰斗力,提高了黨員在員工中的影響力和帶動力。
融入中心 齊抓共管 建立了一套管理機制
非公企業對推動全省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黨建工作也呈現出良好的局面。其關鍵在于陜西省把開展基層組織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高度融合,與創先爭優活動相互促進,與已有特色工作有效銜接,有力推動了非公經濟黨組織建設。體制建設與引導教育雙驅,不斷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工作體制和監管機制。
2012年6月,陜西省委組織部結合陜西省實際情況,起草了《關于加強和改進非公有制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意見》的方案,《意見》中指出,陜西省非公企業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推動科學發展、富裕三秦百姓、建設西部強省”總體戰略,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以推動企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實現科學發展為目標,完善基層黨組織書記目標責任考核管理、領導干部聯系基層服務群眾、流動黨員管理等制度,出臺“三級聯述聯評聯考”實施細則,進一步完善直接聯系企業的工作機制。各市區委也都能結合實際,建立完善黨建工作體系,普遍成立由組織部長和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的非公企業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及協調協商機制。逐級建立黨員領導干部黨建聯系點、非公黨建聯席會議、定期匯報通報等制度,強化責任要求,加大督導力度,促進工作落實。對相對集中的非公有制企業區域,打破轄區限制,成立專門黨工委,實行區域管理。西安、寶雞、安康等市建立以屬地管理為主、行業管理為輔的領導體制,使非公黨組織隸屬關系更為明確。銅川、渭南、商洛等市針對新成立的工業園區非公有制企業相對集中的實際,成立工業園區黨工委,負責抓好入駐園區企業黨建工作。
與此同時,陜西省非公企業也緊密跟隨相關政府職能部門的引導,積極參與,加大力度,結合企業自身情況,長期有效的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黨建機制。積極建立完善黨支部議事規則、“三會一課”、黨組織選舉、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規定,不斷創新黨建管理方式。金花集團根據企業黨員數量和企業發展情況,積極向上級申請成立企業集團黨委和紀委檢查機構,進一步建立完善黨組織,確保黨建工作在企業發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不動搖。建立了黨組織和企業管理層聯席會議、黨員職工建言獻策等制度,明確要求把黨管干部原則與企業實際結合,由企業紀委負責對黨員干部實行教育和管理,管理層黨員簽訂《黨風廉潔自律責任書》,基層黨員簽訂《廉潔從業承諾書》,在民營企業中探索實行黨管干部制度,建立了企業科學選人、用人、管人機制,為企業經營發展帶來了強勁的動力,企業產值規模連續兩年保持了25%的平均增長速度,企業轉型發展成效顯著。
抓載體,促創新,陜西省非公企業在搞好經濟效益的同時,也不斷強化黨建的陣地建設,呈現出“有人辦事、有錢做事、有場所議事”的良好局面,開展黨群共建,發揮紐帶作用,不斷完善黨建群建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深入推進黨建帶工建、黨建帶團建、黨建帶婦建等黨群共建活動,營造了陜西省非公企業黨建與企業和諧發展的“雙贏”工作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