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秀娟 肖志強
近年來,企業危機事件激增,從東航返航危機、抵制家樂福事件到三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企業危機事件,不僅折射出了企業的誠信、社會責任履行等問題,更反映出了公眾對企業危機管理的高度關注。最近一項調查表明,我國超過半數以上的企業處于中高度危機狀態,在眾多危機中,人力資源危機首當其沖。有一半以上的企業正面臨或曾面臨過人力資源危機的困擾,人力資源危機不僅會引起中高層管理人才的流失,員工士氣的下降,而且還會使企業人力資源整體效用下滑,影響企業的競爭力。因此,如何預防和消除企業人力資源危機成為學術界和企業界高度關注的問題。
一、委托人監管成本模型的構建
1.模型中的效用假設。根據經濟學基本假設,委托人和代理人的行為是理性的。因此,在模型中,設定委托人和代理人的期望效用線是分別以其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趨勢變化的直線。然而根據委托代理理論的基本假設:代理人與委托人之間存在著信息的不對稱和利益目標的不一致問題,致使委托人和代理人能夠達到的實際效用與其期望效用并不一致,根據邊際效用遞減規律,在模型中,設定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實際效用線斜率遞減的曲線。
2.模型的變量設定。模型的研究對象是多重委托代理關系中的一對委托人和代理人。代理成本應該包括三部分內容:委托人的監督支出;代理人的保證支出,即代理人所支出的欲令委托人相信其將忠實履約的成本;委托人的剩余損失,即因代理人的非最佳決策,致使委托人財產上所受的損失。顯然,代理成本是一種不利于委托代理關系建立并有效運作的最大的障礙性因素。當代理成本達到其值相當于建立委托代理關系給委托人帶來的凈效用時,委托代理關系就會遭到破壞并停止運作。所以委托人通過委托代理關系得到的凈效用PNU等于其在此關系中得到的總效用PTU減去代理成本,包括委托人的監管成本PME ,代理人的保證成本ABE和效用損失RL。委托人的監管成本PME的效用可以用效用函數U(PME)來表示, 代理人的保證成本ABE的效用也可以由U(ABE)來表示。這里,由于代理人的保證成本ABE,是委托人與代理人事先約定好的金額一定的成本,如保證金、違約金,所以通常為常數,因此ABE的效用也可以定義為常數,由C來表示。
所以得出的委托人凈效用關系等式如下:
PNU=PTU-U (PME)-RL-C (1)
3.模型的基本假設。要注意的一點是,這里提到的委托人的監管成本PME,效用損失RL,委托人得到的總效用PTU以及其凈效用PNU,都是短期水平下衡量委托代理關系有效性和決定契約是否能繼續的指標。跟據上述的代理成本理論,當委托人凈效用PNU 等于0時,委托代理關系終止,契約無法繼續進行。而企業是內部各個層次的契約集合體,如果任一層次的契約關系無法達成,企業危機就會爆發。所以,對于模型,在此要提出一個基本假設:如果任一管理層次上的委托代理關系終止,企業人力資源危機就會發生。
二、委托人監管成本模型分析
1.委托人監管成本和其效用損失的關系模型。如果委托人付出監管成本的目的在于限制代理人的行為,使代理人的決策能夠無限接近于委托人的最大效用,那么,可以看出,委托人投入的監管成本越多,代理人決策就越接近委托人的最大效用,則其效用損失就越小。因此,委托人的監管成本PME 與其效用損失RL 是負相關的。但是,通常情況下,委托人不會完全信任代理人能夠在不用監管的情況下也能以委托人的利益出發做出最優決策,所以極限情況是委托人的監管成本PME=0時,其凈效用PNU 為 0, 因此監管成本的效用 U (PME)=0, 所以委托人的效用損失 RL=PTU-C;并且,委托人為獲得最大利益而希望代理人做出的決策,與代理人實際做出的決策之間的差異始終存在。因此,當委托人監管成本PME趨近于無窮大時, 其效用損失RL接近于0。委托人監管成本PME及其效用損失 RL之間的關系由圖1來表示。隨著委托人監管成本PME的增加,代理人所做的決策就會越來越接近委托人的最大效用;同時,委托人的效用損失就會越來越小。
2.代理人的有效委托代理關系模型。根據圖2,直線EAU是代理人的期望效用線,曲線AU是代理人的實際效用線。剛開始的時候,監管費用PME很小,也就是說委托人給予代理人的權利和自由行為較多,代理人則可以按照自己的利益以及行為方式行事,會帶給代理人很大的效用。隨PME的增加,委托人對代理人的干預增多,相應的,代理人不得不按委托人的利益而不是他自己的利益行事,所以代理人的實際效用AU是遞減的。在履行契約的過程當中,代理人存在其心目中的期望效用EAU,它也是隨著PME的增加而遞減的。當代理人的實際效用AU低于其期望效用EAU時,作為理性人,代理人將終止該委托代理關系,而尋求其他的委托代理關系,也就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提到的“跳槽”。如圖2所示。為了確保代理人的委托代理關系成立,PME的取值范圍是從0到PME1。
三、委托人的有效委托代理關系
類似的,對于委托人來說,如圖3,直線EPU是其期望效用線,曲線PU是其實際效用線。剛開始的時候,委托人增加監管成本PME帶來的是其實際效用的增加,所以開始的時候,實際效用曲線的斜率為正。由于邊際效用遞減,隨著PME的增加,委托人實際效用線的斜率會逐漸趨于0,這時不會使委托人的實際效用增加,再追加監管費用,反而會使其實際效用減少。
為了說明委托人的凈效用變化,將效用損失曲線和委托人效用曲線擬合,擬合曲線如圖4,當PME為0時,委托人的凈效用為0(PNU=0)。根據經濟學中效用的邊際效用遞減原則,所以當委托人監管成本 PME增加時,其效用損失RL在減少, 并且由于監管成本增加的速度要低于委托人效用損失減少的速度,所以委托人的凈效用是增加的。當委托人監管成本 PME增長到P點,使得PME的增長等于效用損失RL的減少, 委托人凈效用PNU 就開始減少了。跟代理人相似,委托人的期望效用(EPU) 隨著監管成本的增加而增加,也就是說,委托人投入的監管成本越多,他希望得到的效用越大。如圖4,委托人的委托代理關系成立的有效范圍是從PME1 到PME2。
四、有效的委托代理關系模型
委托人在最優化其期望效用函數時,必須面對來自代理人的兩個約束。第一個約束是參與約束,即代理人在接受該委托事務時預期的效用至少不低于其從事其他任何事務的效用;第二個約束是代理人的激勵相容約束,即委托人為實現自身效用最大化而要求代理人的努力程度必須也使代理人自身的效用最大化。
在圖5中,作者合并了圖2和圖4,用虛線來表示代理人的委托代理關系,用實線表示委托人的有效委托代理關系。可以看出,在“激勵相容”和“參與約束”兩個條件下考慮能夠同時保證委托人和代理人委托代理關系都成立的委托人監管成本PME的有效取值范圍是從PME1 到PME1。
五、企業人力資源危機形成機理
由于企業是一系列契約關系的集合體,構成了多重委托代理關系體系,每一層次的委托代理關系中,委托人都會發生監管費用來制約代理人的行為按照委托人意愿做出決策,而實際上,各層次所有監管費用歸根結底,都是有企業的所有者,即股東來支付的,為的是使企業按照股東利益最大化的目標來運作。但是,由于各個層次各部門不同工作的工作性質,個人能力,個人素質等方面的差異,為了使監管工作能夠更加有效,所以監管成本總量TME并不是平均分配的。因此,對于不同的代理人以及不同的管理層次將被賦予不同的權重。實際情況中,監管費用總額TME是企業經過預算準備了的,按照不同的代理人以及不同的管理層次賦予的不同的權重分發到各委托代理關系當中。這里,作者定義Fi是賦予第一層各委托代理關系的權重,并且ΣFi =1,i=1,2,…,n,但通常情況下,i的取值為1,代表企業的所有者和經營者;類似的,Sij是來自第二個管理層次的第j個代理人,為來自第一層次的第i個委托人工作時,分配到的監管成本的權重,且有ΣSij =1,i 是確定值,j=1,2,…,n,同理可推Tijk,并且 ΣTijk =1, i and j 是確定值, k=1,2,…,n, 等等。根據企業中管理層次數目的不同,則各層級每一對委托代理關系要付出的監管成本是:
然后所得的監管成本PME的值將于PME模型確定的相應一對委托代理關系的有效范圍進行比較,如果該值不在有效范圍之內,則委托代理關系將終止,此時,企業危機就會爆發,如之前假設所說。
企業人力資源危機往往是導致企業其他類型危機的根源或重要因素,對企業人力資源危機的研究不能僅停留在對危機事實、現象的歸類、預警以及應對,更應該研究人力資源危機的產生機理,這樣才能從根源上避免或減少企業人力資源危機的發生。本文通過構建委托人監管成本模型,推導企業人力資源危機形成的條件和概率。
(作者單位:威海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