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云龍
(山西焦煤集團 宣傳部,山西 太原 030024)
秉承優良傳統 豐富精神內涵全力推進煤炭企業大發展
張云龍
(山西焦煤集團 宣傳部,山西 太原 030024)
煤炭是山西的主導產業,這一鮮明特點必然決定了實踐和推進煤炭文化在我省文化強省戰略中的突出位置。建國60多年來,山西煤炭行業的廣大干部職工艱苦奮斗、自強不息,在奉獻光熱的同時,創造和培育了煤礦工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激勵著一代代礦山兒女投身煤海、揮灑熱情、報效國家。當前,全省煤炭行業凝練出“忠厚吃苦、敬業奉獻、開拓創新、卓越至上”的“山西煤炭精神”,在山西焦煤的改革發展實踐中得到了深刻的印證,為進一步豐富和發展我們山西焦煤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指導。
忠厚老實、吃苦耐勞,是三晉兒女的優秀品格,也是社會對煤礦工人的一種普遍認知。在長期的歷史積淀和特有的產業文化熏陶下,山西焦煤廣大干部職工的身上集中體現著這樣一種優秀的品質。
山西焦煤目前擁有20萬職工及100萬職工家屬,僅在井下作業的職工就有10萬余人,他們長年累月堅持奮戰在井下一線,不怕臟、不怕苦、不怕累,敢于和大自然和各種困難作斗爭,體現了工人階級吃苦耐勞、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在整個煤炭行業,乃至全社會都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關德印、傅昌旺、亢龍田、秦斌青、栗俊平、伏軍、張華濱、陳永生、胡紅華、楊曉敏、黨素珍、崔春霞、廉愛新等一大批先進人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從這些楷模的身上,從這些普通礦工身上折射出來的這種忠厚老實、吃苦耐勞的煤炭人精神,正是山西焦煤文化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正是在這樣一種精神文化的激勵支撐下,才有力地推進了山西焦煤的健康快速發展。
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是煤所蘊含的精神;勤勉敬業、無私奉獻是煤礦工人以煤為鑒、凝心熔鑄的優秀品質。明代政治家于謙曾用“但愿蒼生俱飽暖”等詩句對煤炭蘊涵忠心,品質堅韌,發光發熱,造福人民的品格加以贊賞。這種品格、這種精神伴隨著煤炭的流轉、伴隨著煤炭事業,融入到了山西焦煤人的血液中,融入了山西煤炭人的血液中。
幾十年來,山西焦煤一代又一代的礦山兒女,把青春和熱血獻給了礦山,礦工的敬業奉獻精神代代相傳。井下生產,作業環境艱險,勞動強度大,工作時間長,兩頭不見陽光,礦工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把地質條件和自然環境變化造成的困難默默地自我承受,將合格產品源源不斷地運往四面八方,為社會奉獻著光和熱。危急關頭,英勇的礦工總是沖在最前線,奮力搶救工友,搶救國家財產,排除險情,排除各種困難,表現出崇高的犧牲奉獻精神。當水、火、瓦斯等重大災害事故發生時,我們礦工的身體受到嚴重傷害,有的造成終身殘疾,有的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但煤炭人敬業的精神、奉獻的熱情卻絲毫沒有減弱。煤炭市場,潮起潮落,跌宕起伏,為了生產的穩定和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擴大,煤炭營銷人員長年離家在外,把愛情、親情埋在心里,把熱情和笑臉送給用戶,使企業的市場影響力逐年擴大,市場形象日益提升。大集團要組建發展,面對變化中的崗位變動和利益調整,干部職工顧全大局,遵守紀律,愛崗敬業,服從組織安排調動,不計個人名利,不講個人困難,不給組織增添麻煩,充分表現出為煤炭事業英勇奮斗和勇于犧牲個人利益的奉獻精神。
“團結奉獻、求實進取”是山西焦煤的企業精神,“奉獻社會、造福員工”是山西焦煤的企業宗旨,這些正是山西焦煤不斷克服困難、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和輝煌的寶貴財富,感召和激勵著山西焦煤全體員工奉獻智慧、奉獻青春、奉獻力量、奉獻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在2008年抗擊南方雨雪冰凍自然災害時,山西焦煤舍棄企業利益,在短短34天時間向災區突擊搶運電煤98萬t,以5億元的經濟效益解決了南方電廠的燃眉之急。“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山西焦煤捐款2488.42萬元,上繳特殊黨費725萬余元,向災區人民奉獻一片愛心。2011年,山西焦煤向低收入農戶供煤196.9萬t,減利11億元,把溫暖輸送到千家萬戶……敬業奉獻的精神在山西焦煤的發展過程中得到了有效彰顯。
創新是企業發展壯大的不竭動力,也是山西焦煤始終強化的一種精神和要領。山西焦煤從成立運作、初創奠基到深層次改革轉型的發展歷史就是一部厚重的創新史。
山西焦煤成立以來,以市場化的方式,加快企業經營創新,推進企業重組改制,使企業的管理體制得到大整合,綜合優勢得以充分發揮。按照《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要求,完善了法人治理結構,明確了集團公司與子分公司的管理體制、管理序列和運行機制,創造性地建立了集團公司、子分公司、礦(廠)三級管理模式。推行“責任法人”制度,明確所屬單位所應承擔的經濟、法律、社會、政治四大責任,定期進行嚴格考核和獎懲。整合銷售體制,實行集中統一管理、統一調配、統一銷售。通過體制整合和市場化的改革,使山西焦煤的企業競爭力大大增強,品牌形象大幅提升,體制機制活力不斷迸發。
在強化經營創新的同時,堅持“兩條腿走路”,山西焦煤的黨建工作在途徑上轉型、在模式上創新,努力實現黨建工作和經營工作有機結合,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山西焦煤創新制度管理模式,把黨的統籌優勢轉變為企業發展的制度環境優勢;創新黨管人才模式,把黨的組織優勢轉變為企業發展的人才資源優勢;創新創先爭優模式,把黨的先進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的攻堅克難優勢;創新思想滲透模式,把黨的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的價值取向優勢;創新聯系群眾模式,把黨的服務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的文明和諧優勢;創新主題教育模式,把黨的活動優勢轉化為企業發展的能力競爭優勢,為大集團生產經營創新和轉型跨越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治保障。

礦工自編自演的井下“音樂會”
多年來,山西焦煤正是堅持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因勢而動,鼓勵創新,支持探索,才形成了敢于領先、勇于創新的良好局面,山西焦煤的經營理念不斷更新、體制機制不斷革新、經濟指標不斷刷新、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進步。
秉承卓越至上的發展理念是推動山西焦煤發展的關鍵因素,也是山西焦煤人多年形成的優良傳統。我們的員工行為規范中有一條就是“追求卓越”,倡導和要求廣大干部職工卓越至上,永不滿足,干一流工作,創一流業績,做一流員工。
這些年來,山西焦煤堅持倡導和弘揚“干就干好,爭創一流”的理念,把握發展趨勢,抓住發展機遇,取得一個又一個的輝煌業績。我們堅持“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的理念,在產品質量、工程質量、工作質量和服務質量方面創山西焦煤優質品牌,山西焦煤的產品在用戶群中享有很高聲譽,“山西焦煤,世界瑰寶”響徹海內外,山西焦煤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評為“守合同重信用企業”,被世界生產力大會中國組織委員會評為“世界市場中國(煤炭)十大年度品牌”。 我們堅持走循環經濟、綠色經濟的發展道路,大力發展以煤炭深加工為主的產業鏈和產業群,延伸煤-電-材、煤-焦-化兩條產業鏈,致力于建設和打造15個特色產業及循環經濟工業園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結構調整突出貢獻企業”,被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授予“節能減排先進企業”。我們以科學管理為手段,推進了管理體制的逐步完善,加快了管理模式的不斷轉變,實現了管理手段從手工書寫、手工印刷到計算機網絡OA系統的全面轉變和提升,山西焦煤駛入信息化、現代化高速路,在2011年8月首屆全國煤炭行業信息化會計競賽中榮獲多項團體及個人獎項。我們堅持“科技興企”的理念,裝備了國內外先進的巖石作業線、大功率掘進機、中厚煤層智能化綜采工作面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全自動薄煤層刨煤機,實現綜采率達100%;建成了全國最大的燃用洗中煤坑口電廠;建成了全國單套產能最大的煤焦油加工項目;建成了國內首家采用焦爐煤氣配水煤氣生產工藝的甲醇生產裝置,開工建設了我省第一套年產60萬t甲醇制烯烴項目等等。正是在“卓越至上”理念的推動下,2010年12月25日,山西焦煤實現“雙億”跨越目標,成為山西省第一家煤炭產量過億噸,第二家銷售收入超千億的省管企業,成為全國第二家“雙億”級的煤炭企業,幾代人的夢想和愿望變為現實。
追求卓越,永無止境。山西焦煤按照這一指向確立了“十二五”發展的宏偉藍圖:狠抓“五建設”、確保“五翻番”、實現“五轉型”,牢固奠定億噸級現代型國際化能源化工大集團的基礎,全面建成山西省品牌支柱企業、中國一流能源企業、全球五百強企業。按照這一宏偉藍圖,去年,我們以“安全、項目、管理”為主題,狠抓安全生產、資源整合、項目建設、管理提升四項重點工作,實現了“十二五”規劃的良好開局,原煤產量達到1.1億噸,焦炭產量達853萬噸,發電量達115億度,銷售收入實現1203億元,保持了平穩健康快速的發展態勢,為“十二五”目標任務的完成奠定了堅實基礎,山西焦煤人以實際行動詮釋著“卓越至上”的價值追求。
當前,山西煤炭工業正處于轉型發展、跨越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孕育形成、凝練鍛造出的“忠厚吃苦、敬業奉獻、開拓創新、卓越至上”的“山西煤炭精神”,不僅是山西煤炭人優良傳統和作風的高度凝結,也是對太行精神、呂梁精神、右玉精神為代表的“山西精神”的繼承、豐富和發展,更是推進山西轉型跨越發展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在這一精神鼓舞下,山西煤炭工業一定會取得新的更大的勝利,“再造一個新山西”的宏偉目標也一定會早日實現!
圖片提供:山西焦煤集團宣傳部
編輯:張 輝
1672-5050(2012)05-0034-03
文章編號:1672-5050(2012)05-005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