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供銷合作社黨組書記、理事會主任 高 璋
山西省委、省政府確定的由山西省供銷合作社、商務廳組織實施的全省農村便民連鎖商店 “兩年全覆蓋”工程,是省委、省政府2011年確立的 “五大惠民工程”的重頭戲之一,同時也是山西省委、省政府考核供銷合作社目標責任的重要指標。這不僅是國務院 “新網工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重要的是解決農民群眾買難出現的 “不經濟、不安全、不方便”民生問題的一項重大舉措。今年以來山西省社黨組按照省委、省政府農村新“五個全覆蓋”工程安排部署,把農村便民連鎖商店 “兩年全覆蓋”工程作為貫穿全年工作的一條主線統攬工作全局,并傾注全系統之力,采取強力措施,科學部署規劃、精心組織實施,圓滿和超額完成了當年全覆蓋工作任務,得到了省政府農村新 “五個全覆蓋”領導組辦公室的充分肯定。
截至2011年12月底的統計顯示:2010年底前已建便民店15502個,除不具備覆蓋條件的村4271個,兩年全覆蓋任務數為8427個村,其中供銷合作社兩年任務5571個,商務廳兩年任務2856。2011年供銷合作社任務3519個,商務廳任務1950個,兩家合計任務數為5469個。年底兩單位合計完成7310個,超額完成1841個,完成年度任務總數的133.7%。累計完成22812個村,累計完成覆蓋率96%。
整體上講,目前農村便民連鎖商店“兩年全覆蓋”工作特點是:各級黨政部門普遍關注和重視;供銷合作社、商務廳積極參與和實施;廣大農民迫切要求和歡迎;工作開展艱難而健康;階段成效凸現而欣喜。具體講,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動手早。山西省供銷合作社在2011年3月24日即召開了各市社主任和部分縣社主任工作會,部署了這項工作。大同市供銷合作社在省政府農村新 “五個全覆蓋”工程動員會之前的2011年4月12日就召開了全市便民連鎖商店 “兩年全覆蓋”動員大會,并和各縣社簽訂了責任制,出臺了 《“兩年全覆蓋”實施意見》。芮城縣于2011年4月份就下發了 《關于成立全縣新農村便民連鎖商店建設 “兩年全覆蓋”領導組及2011年任務分解通知》,把需建便民店的35個行政村的任務和責任落實到分管領導和科室,并制定了獎懲措施。
二是速度快。目前全省有太原市清徐縣、晉城城區、沁水縣、永濟市、安澤縣、侯馬市、長治城區、潞城縣、襄垣縣、大同新榮區、大同南郊區、大同縣等60余個縣 (市)當年已實現全覆蓋。晉中、陽泉、太原、長治四市兩年任務已一年完成。
三是效果好。襄垣縣供銷合作社在對全縣323個行政村實現農村便民連鎖商店全覆蓋的基礎上,及時組建了全省目前最大的物流配送中心。目前已正式投入運營,該物流配送中心占地面積1.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為9150平方米,投資總額1300余萬元,該物流配送中心是集農資、日用消費品、農副產品、食鹽、果蔬、煙花爆竹配送等商品為一體的綜合物流配送中心,配送中心設有商品采購部、物流配送中心、質保倉儲部、信息服務部、農副產品購銷部以及商品展示廳、物流配送商品區以及六個商品儲存區。年可出動配送車萬余次,配送輻射全縣142個農資銷售網點,330余個日用消費品銷售點,80多個煙花爆竹銷售點。農資商品配送率可達到90%以上,配送量2萬余噸,配送額達到2600萬元;日用消費品配送率達到60%以上,配送額達到9000萬元;食鹽配送率達到95%以上,配送量1400噸,配送額達到380萬元。農副產品配送額1000萬元,煙花爆竹配送額300萬元,配送率達到98%。以上五項配送額可達13280萬元,年可實現利稅780萬元。該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為全省便民店全覆蓋后如何管理、鞏固、充分發揮效用提供了可行途徑。河津市供銷合作社投資1.2億元,目前也正在建設山西省更大的物流配送中心。以上兩縣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都為農村便民連鎖商店實現全覆蓋后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平臺。平順縣供銷合作社今年和商務部門共同完成121個村的任務,除20個店屬于社會加盟店改造外,其余101個店全部是在原供銷合作社分銷店和代銷店的基礎上建店,這既有利于對便民店的管理,又有利于發揮便民店應有的作用。并且縣供銷合作社建有自己的配送中心,按政策規定,經測算每個店政府補貼6000元,配送中心每發展一個店補貼5000元,市政府配套補貼2000元,縣政府配套補貼1000元,合計完成今年任務該縣共享受補貼 169.4萬元,剔除加盟店所享受的財政補貼30萬元外,其余139.4萬元全部給予供銷合作社建店補貼。
四是力度大。安澤縣縣委、縣政府及各有關部門對便民店建設全覆蓋重視程度高、扶持力度大。截止目前全縣共建成標準化便民店106個,實現了行政村全覆蓋。在財力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縣政府總投資1060萬元,店均補助10萬元,營業面積6610平方米,其中新建56個、改建50個,鄉級8個、村級98個。現擁有1家日用消費品配送企業,為縣社參股企業,配送商品1000余種,年銷售額達2000萬元。堯都區區政府今年計劃投資935萬元用于便民店全覆蓋建設;蒲縣縣政府撥付16萬元用于全縣便民店建設;太原古交市2011年新建14個農村便民店,按照每平方米1000元的補助標準給予了56萬元的補貼資金,店均4萬元的補貼;太原市尖草坪區供銷合作社新建36個便民連鎖店,區政府每店給予5000元的補貼,并配備1臺電腦;潞城、襄垣等縣 (市)政府都在便民店建設方面給予資金大力扶持。
五是工作實。長治市供銷合作社分別于5月、7月兩次召開動員大會,分解任務指標,層層簽訂責任書,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職能科室直接抓,工程責任人蹲點抓,一環扣一環、層層抓落實的良好工作機制。8月份組織全體機關人員分赴13個縣開展調研督查工作,并實行下鄉檢查、蹲點、簽字制度。每檢查到一個便民店必須留有店主簽字和聯系方式,對供銷合作社今年新建的300余個便民店逐一檢查不留死角。于8月19日在襄垣縣召開全市農村便民連鎖商店 “兩年全覆蓋”現場會議,出臺了 《加盟店管理辦法》、《便民連鎖商店管理標準》、《“兩年全覆蓋”工程獎懲辦法》以及 《領導分片科室包縣目標責任制》等一系列推進工作制度及措施。陽泉市供銷合作社一次投資38萬元,更換門店標識1017塊。
加快推進農村公共事業新 “五個全覆蓋”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確定的 “五大惠民工程”,為了保證工作任務的順利完成,山西省供銷合作社黨組3月24日及時召開了黨組會議進行專題研究,并多次與山西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商務廳等有關部門共同協調研究,為迅速貫徹會議精神,及時落實文件內容,加快推進便民連鎖商店 “兩年全覆蓋”工作,主要采取了以下工作措施。
一套組合拳措施實施。山西省供銷合作社黨組把農村便民連鎖商店 “兩年全覆蓋”工程作為今年重中之重的工作統攬工作全局,給予高度的重視,并采取了一套組合拳舉措推進和實施。在2011年3月30日召開了山西省各市供銷合作社主任農村便民連鎖商店建設 “兩年全覆蓋”專題座談會議;4月15日會同商務廳組織了一次全面調查摸底工作,分解了工作目標任務;7月1日在全省率先出臺了第一家 《“兩年全覆蓋”工作實施方案》;7月6日創辦了第一份 《“兩年全覆蓋”工作簡報》;7月26日在全省統一了門店標識制作和管理;7月29日實行了 《“兩年全覆蓋”工作處室包市目標責任制》;8月7日、10月10日在全省開展了兩次大型調研督查活動;9月5日《山西日報》頭版頭條加編者按刊載了《建得起、管得好、服務優農村便民店便民又富民》的報道;10月制定了 《便民店管理辦法》和 《獎懲制度》,11月16日實行了向農村便民連鎖商店統一發放《食鹽許可證》,11月24日推廣了在全省便民連鎖商店建設中設立農資代理店。
一批先進典型推出。一店多能的榜樣——陽城縣岳莊供銷合作社便民店;一網多用的先進——陽泉東南舁便民連鎖商店;雙向流通的楷模——襄垣縣石峪供銷合作社便民連鎖商店;社會化服務的模范——河津市小梁供銷合作社便民連鎖商店;標準化建店的標兵——平順西溝供銷合作社便民連鎖商店;規范化管理的典型——朔州市應縣供銷合作社;社區綜合服務的新星——太原市尖草坪區陽曲鎮、趙道峪、北下溫村三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在建設工作中服務內容社會化、系列化 (解決農民生活用的、花的、玩的、走的、看的);服務項目綜合化、多元化 (建立農村購銷活動場所、培訓教育基地、休閑娛樂廣場、科技信息平臺);服務設施規范化、標準化 (硬件設施高標準、規范服務 “五統一”)等工作亮點。三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的創建,不僅是全山西省社系統農村便民連鎖商店 “兩年全覆蓋”工程建設成果、實力、形象、品牌的全方位展現,而且也是省政府農村新 “五個全覆蓋”工程的濃縮。首先,現實指導意義:提供了一條可借鑒的經驗。三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創辦的有益實踐和探索,為全省農村新 “五個全覆蓋”工程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那就是:以覆蓋經營性便民連鎖店為契機解決民生問題,以創辦公益性綜合服務社為方向共建和諧社會。其次,呈現了三個明顯工作特點。單項工程突破與優化資源整合相協調;行政手段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眼前覆蓋與長遠可持續發展相同步。第三,蘊含了四個方面現實指導意義:三個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的創辦,使 “五個全覆蓋”工程得到全面延伸和升華。它不僅為山西省社農村便民連鎖商店 “兩年全覆蓋”工程建設樹立了樣板,而且為深化全省農村新 “五個全覆蓋”工程提供了新模式。它不僅對如何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統籌城鄉經濟發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并堅持整體規劃。先行、優化資源配置,一次性規劃、一次性到位、一次性解決農村實際問題,統籌推進新農村建設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和推廣價值,還將對全覆蓋工作進行戰略性、整體性和方向性轉移產生積極的影響。第四,產生了五個方向性轉變效果:由單純的追求完成數量任務向綜合提升發展質量方向轉變;由單一的財政補貼向多元化投資主體方向轉變;由單向的平面工作推進向全方位立體規劃建設方向轉變;由單純的解決民生工程向農村穩定、和諧、幸福工程方向轉變;由單調的“一店多能”向 “一網多用”方向轉變。以上 “五個方向性轉變”真正使農村新“五個全覆蓋”工程達到了 “建得起、用得上、管得好、留得住”的良好效果。
一系列階段性成效顯現。一是政府滿意。山西省政府2011年6月24日召開了關于全省農村 “五個全覆蓋”總結表彰暨新 “五個全覆蓋”動員大會并下發 《山西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全省農村公共事業新 “五個全覆蓋”工程的意見》文件,一周之內山西省供銷合作社便迅速貫徹執行會議精神,及時落實文件內容,很快與省商務廳、省財政廳協調溝通,于2011年7月1日第一家正式出臺了 《關于落實省政府農村便民連鎖商店全覆蓋工程的實施意見》,王君省長閱后作出重要批示: “省供銷合作社工作積極主動,圍繞全省中心任務,立足供銷合作社實際做好本部門、本系統工作,有這種良好的精神狀態,相信會有新的作為,取得新的成績。”7月11日牛仁亮副省長做出重要批示:“省供銷合作社抓新五個全覆蓋有力度、有章法,請省發改委總結推廣”。7月13日原副省長劉維佳作出重要批示: “省供銷合作社對農村便民連鎖商店全覆蓋工程重視程度高,實施意見具體實在,下一步要認真抓好落實,特別是要總結前幾年的經驗,解決存在的問題,配送網絡建設要與便民店覆蓋緊密結合,務求實效”。 2012年1月13日全國供銷總社楊傳堂主任在 《山西省供銷合作社全面推進農村便民連鎖商店 “兩年全覆蓋”工程》的信息上批示: “山西省供銷合作社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狠抓農村便民連鎖商店 “兩年全覆蓋”工程,有成效、有經驗、有亮點。這是供銷合作社為農服務的直接體現,是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省社要在政府統籌下,狠抓質量服務,狠抓便民利民,加強配合協調,確保圓滿完成任務。請發改部、財會部閱處并給予支持。呈純清同志、王君同志并迎光同志閱示。”領導的關心、支持極大地鼓舞了我們更加堅定做好工作的信心和決心。二是農民高興。汾陽市肖家莊供銷合作社主任武勝耀在全鄉17個村完成農村便民連鎖商店建設,得到了當地鄉鎮領導的肯定和村民的擁護,村民們主動提出要武勝耀出任該村村主任。忻州市忻府區紫巖村農村便民連鎖商店的建成,開業剪彩時,村民自發贈送鑼鼓隊一臺為開業助興。中陽縣寧鄉鎮姚家嶺村解放60多年從未建過商業門店,如今他們在供銷合作社幫助下將村集體的窯洞改造成了便民店,開業時就像過節一樣熱鬧,當地村民圍在窯洞旁,一派喜悅氣氛。臨縣供銷合作社幫助坪鄉永豐村殘疾人高小平辦起了便民店,小店除養活著一家老小還供養著兩個大學生,店長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忻州市忻府區蘭村鄉小王村支部書記說: ‘五個全覆蓋’后現在農民過得真的很幸福!”沁縣牛寺鄉王泉村地處偏僻邊遠山莊窩鋪,建國以來因交通不便,有十幾任鄉鎮書記未到過該村,老百姓生活必需品須到25公里外的鄉鎮購買,路上來回需要一天時間。供銷合作社雪中送炭,幫助建設了便民店,為全體村民提供了便利,老百姓都萬分感激供銷合作社的恩情。在便民店開業時全村百姓歡聚一堂,鞭炮齊鳴,共同慶賀便民店的開業。村支部、村委會干部代表全體村民送上錦旗,感謝供銷合作社 “幫建便民連鎖超市,助推農村社會發展。”三是供銷合作社形象提升。長治市平順縣供銷合作社在革命老區西溝村投資30萬元建成便民連鎖商店后,全國人大代表申紀蘭剪彩時高興地說: “供銷合作社又回來了。”呂梁市貧困山區石樓縣供銷合作社多年來黨政領導平時不多過問供銷合作社工作,自今年由供銷合作社牽頭啟動便民連鎖商店 “兩年全覆蓋”工程以來,石樓縣委常委張建峰、分管供銷合作社工作的劉硯文副縣長多次來縣社調研并召集供銷合作社和新農村建設相關部門的同志,專門召開農村新“五個全覆蓋”工程協商會,并協調確定此項工作由供銷合作社全部承建。石樓縣政府就便民連鎖商店建設召開常務會議,聽取縣社便民連鎖商店建設情況匯報。忻州市許多鄉鎮干部聽說由供銷合作社牽頭組織實施農村便民連鎖商店“兩年全覆蓋”工程,都主動找上門來,要求供銷合作社優先給他們鄉鎮布點建店。總之, “五個全覆蓋”農村便民連鎖商店工程實施以后,目前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許多邊遠山區的農民村干部講:便民店發展數量鋪天蓋地,農村面貌翻天覆地,農民群眾歡天喜地,省政府為民感天動地。調研所到之處,廣大農民形象地把省政府提出的農村新 “五個全覆蓋”工程形象地比喻為解決廣大農民群眾用的 (便民連鎖商店全覆蓋)、花的 (社保全覆蓋)、玩的 (體育場所全覆蓋)、走的 (街道硬化全覆蓋)、看的(圖書室全覆蓋)民生工程。
針對全覆蓋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應注意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一是要注意處理好建設便民店與同步發展配送中心的關系。目前全省發展便民店普遍存在建店速度快與配送中心發展慢、不同步、不配套等問題。因而,造成便民店配送率不高。加之,邊遠山區便民店建設規模小、品種少、購買力弱、距縣城遠等因素制約,使配送企業成本與利潤嚴重失衡,大部分商品配送企業不愿承擔農村便民連鎖商店配送業務,參與進來的企業也因為效益不佳而逐漸退出或倒閉。這就直接威脅到便民店的生存與可持續性發展。由此,要把便民店建得起、用得上、留得住、管得好,建議省政府切塊投入專項資金扶持發展縣級供銷合作社配送中心,逐步建立和完善起山西省新農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在完成覆蓋率的同時強化配送中心建設以提高配送率。否則,花大力氣建的便民店會前功盡棄。
二是要注意處理好供銷合作社 “系統工作”與 “政府作為”的關系。供銷合作社發展便民連鎖商店既是供銷合作社本職的系統工作,也是落實山西省政府農村新 “五個全覆蓋”民生工程的政府作為,不僅需要主動組織和實施,更需要各市縣政府的配套資金來扶持。但從目前情況來看,市縣配套資金不到位、沒落實的情況比較普遍,建議省政府給予有力協調。
三是要注意處理好一店多能與一網多用的關系。目前,全省發展的便民連鎖商店大部分都屬于單一的經營日用消費品便民店,不能充分發揮和利用便民店的多功能作用和網絡資源優勢。如全省便民連鎖商店都能像陽泉、襄垣、潞城便民連鎖商店那樣積極開展農副產品收購、再生資源回收業務及農村網絡業務、并代辦移動通信、旅游產品、人壽保險、農行惠民卡、農村養老保險等業務,只有這樣才能使其便民店功能不斷放大,又不失浪費現代流通網絡資源。
四是要注意處理好建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關系。由供銷合作社牽頭組織實施的農村便民連鎖商店 “兩年全覆蓋”工程,所有建店資金的撥付都是由配送企業直接到便民店,但所發展的便民店80%屬于社會加盟店,從解決農民 “不經濟、不安全、不方便”問題方面講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深受農民歡迎。但對各級供銷合作社來講,多年來推動此項工作所投入花費的人力、物力、財力也是一筆相當可觀的數字,并沒有享受到政府給予的任何經費補貼。加之,便民店建設屬于先建店,年底驗收后再撥款,所以各級供銷合作社需要先墊付啟動周轉資金來建店。因此各級供銷合作社是在沒有專項工作經費,還需要先付墊啟動周轉資金建店的情況下完成 “兩年全覆蓋”任務實屬艱難。特別是貧困邊遠山區供銷合作社。如太原市婁煩縣供銷合作社從2006年至今共建便民店220多個,背負外債達14余萬元。建議省政府切塊推動工作經費給予各級供銷合作社補貼。
五是要處理好眼前建店與長遠可持續性發展的關系。供銷合作社發展便民店建設已有六年時間,可以說前五年建設便民店都是在經濟發達、條件比較好的地區建店,相對比較容易,速度也比較快,目前實施 “兩年全覆蓋”工程也就是掃尾工程,大部分屬于邊遠貧困山區,基礎設施差,建店環境惡劣,因此不可能保持持久性的快速建店,相對難度越來越大,即使是到明年年底前完全能夠保證完成 “兩年全覆蓋”目標任務,但從長遠看還有好多困難急待解決。如便民店門頭標識經過四、五年的風吹日曬已經陳舊看不清模樣,直接影響到便民連鎖店在農村的形象,而新更換標識每店需要2000—3000元,便民店店主和配送企業也不愿自己掏錢更換,這給便民店后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以上建店過程中問題的存在給今后的發展工作提出了以下幾點思考:一是應注意把握好行政手段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原則。農村便民連鎖商店建設,既是一項經濟工作,也是一項政治任務。作為一件農民生活方式改善和農村享受城市改革成果的新生事物,無論對經營者和消費者都有一個接受和適應過程,尤其需要附加必要的行政手段來推進,而便民店建設又必須按照農村市場需求來運作,否則,違背市場規律就會使供銷合作社再次背上新的包袱。因此,在便民店建設中,利用行政手段推進的同時應注意考慮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二是應注意把握好發展網點與組建配送中心相同步原則。各級供銷、商務部門在農村便民連鎖商店建設中,必須把配送中心組建與便民店發展同步進行。否則,有網點無配送中心,或者有配送中心無網點,都會使便民店建設工作陷入僵局。三是應注意把握好組建便民店與開展綜合服務提升功能相配套原則。各級供銷、商務部門在農村便民連鎖商店建設中應注意發揮 “一店多能、一網多用”的綜合服務功能,積極開展農副產品、再生資源收購業務,也可代辦保險、通信、旅游等業務,實現日用品下鄉和農副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的功能放大效應。四是應注意把握好便民店建設 “系統工作”與 “政府作為”相協調原則。農村便民連鎖商店建設雖然是一項系統工作,但與當地政府新農村建設的戰略目標相一致,這就要求各市供銷、商務部門必將便民店建設系統工作與當地政府作為相協調,經常匯報,爭取支持,真正使農村便民連鎖商店建設達到農民受益、政府滿意,供銷合作社形象提升的良好效果。
